34.懂道理是學問,講道理是藝術
朱安娜相貌平平,平日不怎麼愛說話,在別人眼裏,她隻是一個老實忠厚的人,沒有什麼引人注目的地方。有一次,單位開會,朱安娜突然大開金口,把單位上上下下的事情說得頭頭是道,並為下層員工爭得了一些利益。從此,同事們一下子對她另眼相看了,無論是什麼事,總願意請教於她。
與人交往,光講感情是不夠的,還需懂道理、講道理。有些人懂道理,可惜是“茶壺裏煮餃子,有卻倒不出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陷。以下是講道理的十個秘訣。
□以事喻理
將道理建立在事實基礎上,讓事實講話,避免說大話、空話,有事實為證,即使口才差一點也不要緊。否則,口才再好也沒用,騙得一時,騙不了一世。
□以小見大
於小事情中講寓含著的大道理,於近邊事情中講可望及的遠道理,於淺表事情中挖掘可觸摸的深道理。總之,要讓對方聽得懂,否則豈不是白費口舌?
□設問誘導
把大道理分解成若幹個問題,用問話提出。一則可引發興趣,啟發對方思考;一則用以創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氣氛,使人覺得不是在灌輸大道理,而是在共同探討問題。
□迂回說理
正麵一時講不通,不妨“旁敲側擊”,逐步引導,層層深入,最後“圖窮匕見”。有時也可借題發揮,講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
□以情感人
要擅於聯絡感情,注意反省自己有無令對方反感的地方,並及時克服和糾正。當對方抵觸情緒較大時,先要疏通感情,不要光顧講道理。
□巧用名言
一句含有哲理的名人格言,可以發人深省,給人以啟迪。把大道理與名人名言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以使大道理耐人尋味,富有吸引力。
□注意場合
交談環境對聽者的情緒影響很大。有些話在單獨相處時聽得進,在人多時就聽不進。因此,要選擇一個恰當的場合,與對方真誠、平等地談心交流。
□語言魅力
以適應交談對象的“口味”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口語的魅力,把道理講得有聲有色,生動活潑。美妙的語言是大道理磁石般的外殼,它能吸引聽者去深入理解“內核”。
□點到為止
“冷飯炒三遍,狗都不吃。”生怕人家聽不懂,翻來複去地講一個道理,結果適得其反。該講的一定要“點到”,同時又要留下充分思考的時間,讓對方去領悟。
□言行一致
如果你認為什麼事有道理,就按你認可的道理去做。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等於是在“販賣假冒偽劣產品”,難以讓人信服。
35.勸告絕非易事,除非你說到點子上
高中生馬飛和尹鐵是一對鐵哥們,常常一起出去惹事生非。尹鐵十分崇拜馬飛,對他言聽計從。老師對他們的行為十分惱火,卻拿他們沒辦法。一天,調來不久的年輕教師曉峰,把馬飛叫到他的辦公室說:“尹鐵跟你不一樣,家裏沒有當官的爸爸,也沒有錢,一切要靠自己打拚,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就去勸他不要再去招事生非了,應該把時間放在學習上。”果然,馬飛真的這麼做了。不久後,馬飛也來向曉峰老師保證:“以後我一定好好學習……”
不要用“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格言來作為隨意指出別人缺點的理由。因為“是藥三分毒”,沒有人願意天天吃藥。批評也同樣“有毒”,如果你真想幫助別人,就要盡量降低“毒性”,使其樂於接受。
□指桑罵槐
有一家公司的某一部門,工作效率極差,銷售額也比別的部門差一大截。經理調查發現,問題出在這個部門的部長身上。部長比較不負責任,對下屬不加約束。所以,經理便提醒部長注意,他說:“這怎麼行,你還是單位主管呢!要努力呀!”部長卻依然如故。於是,經理請人事管理顧問做他的工作,這位顧問告訴部長說:“你本身應該是很好的,隻是你的職員上班經常遲到,所以工作效率比較低,你有沒有什麼辦法提高士氣?”從此之後,部長很快改了,那個部門的業績也很快上來了。這位顧問假借指責他人的缺點,把部長趕進不得不自己動手的狀況中。在這種情況下,他才會發現自己的缺點,當然也就便於改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