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敲側擊
懷偉是全校公認的壞學生。他聚集了二十幾個夥伴,並作為他們的頭目,常在校園裏搗亂。老師屢勸不聽,甚至還遭報複,校方對他們簡直束手無策。新學期開始後,學校調來一位新老師,他對學生輔導很有一套。這位老師並不從懷偉下手,而是以他的好朋友張明為目標,他對懷偉說:“你的事我不追究,反正我對你也看開了,但張明不同,他是有將來的,而你卻無法對他的將來負責。所以,你應該去說服他改過,因為他隻聽你的。”雖然是壞學生,但能當領導者畢竟有些不凡,聽了老師一番話,隻覺被寄予信賴,於是士為知己者謀,懷偉果真去說服張明,順利地使他脫離了壞學生集團。沒想到這以後,懷偉自己的表現也大為改觀,其他學生的行為也大有收斂。這位老師的絕招就是繞了個圈子,從側麵來攻擊其核心,這就叫“旁敲側擊”。這種方法也適用於其他方麵。
□間接指點
對那些參與意識不強的人,如果要改變他的本性,讓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的確是個難題。但有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借鑒,那就是間接指點。例如,對在討論會中不願發言的人,應先請他旁邊的人發言,增加其緊張感。這樣,如果他左右座的人都發言了,他就會感到壓抑也不能不有所反應,這是人之常情。因此,不管情願與否,都能喚起他的緊張感,使他積極發言。相反,如果直接點他的名字,可能他會覺得你在諷刺他,而使氣氛搞得更糟,達不到激發他發言的目的。
36.怎樣把“不”說出口而又不得罪人呢
陳軍是大三的一名學生,他家離學校不算太遠,經常騎摩托車來上學。他的同學常向他借車子出去玩。剛開始,陳軍很爽快,誰借就給誰。他的同學基本上是新手,經常把他的車子弄出一些毛病,為修車陳軍已花了不少錢。所以,陳軍再也不輕意把車子借給同學了。一次,他的同學路明有急事又向陳軍借車,陳軍很不客氣地說:“對不起,我最近手頭緊,沒錢修車。”路明聽後一聲沒吭,跟陳軍的關係也漸漸疏遠。
有時候,我們有求於別人,別人直接了當地回絕了;我們提出一些看法,別人直接否定了;別人看不慣我們的行為,直接流露出來。這都將給我們的自尊心造成很大傷害,甚至忌恨那些人。如果你不想惹人氣惱,遭人忌恨的話,就不要用上述行為對待別人。即使拒絕別人,也要“有話好好說”。
□避免對立
要拒絕、製止或反對對方的某些要求、行為時,可利用非個人的原因作為借口,避免直接對立。比如,某報社的推銷員登門要求你訂閱報紙,可你不想訂閱。你可以很有禮貌地說:“謝謝,你們的服務很周到,可是我家已經訂閱了其他幾家報社的報紙了,請原諒。”在這裏,強調“你們”和“我家”,而不是“你”和“我”,能有效降低對方的敵意。
□要有同情心
對方很可能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來請你幫忙的,其心情多半是既無奈而又感到不好意思。先不要急著拒絕對方,而應從頭到尾認真聽完對方的請求後,再表示“你的情形我了解”或“非常抱歉”,再說出自己無法幫忙的理由;同時幫他出些主意,提些建議。不管這些主意和建議有沒有用,起碼能表示你的善意。
□用幽默堵對方的口
用幽默表示拒絕既可以達到拒絕的目的,又可以使雙方擺脫尷尬處境,活躍氣氛。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在當海軍軍官時,一次有一位好朋友向他詢問關於美國新建潛艇基地的情況。羅斯福不好正麵拒絕,就問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嗎?”對方回答說:“能。”羅斯福笑著說:“我也能。”對方聽後就不再問了。
□找一個合理借口
借口可能隻是個“善意的謊言”,卻能避免傷對方的自尊心。例如,當遇到異性說“希望加強來往”時,假如對方是你喜歡的人,當然是件好事。如果是你不喜歡的人,可告訴對方“對不起,我已經有女朋友了”,“現在集中精力學習和工作,不考慮其他事情”等等,沉著地謝絕。
□運用緩兵之計
假如對方請你幫忙,你估計辦不了,可說:“暫時我還不能答應你,我得先問問××,看能不能辦,過兩天再跟你聯係。”過兩天,也許你發現可以幫他,那當然更好;即使不行,也表明你盡力了,總比當麵拒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