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的秘訣
37.不妨做個凡人
你若能與誌同道合的人交往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但世間的事並非都能盡如人意,有時你的付出不一定能夠得到相對的回應,所以你也會有感到心灰意冷的時候。
然而,人是群居的動物,雖然在不如意時不想但也不得不和他人接觸。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抱著厭煩、沉悶的心情,也無法改變人類群居的事實。
你可以試著想像在旅行的時候,與偶然和你坐在一起的乘客閑聊時的感覺,那是一種並非完全無視於對方的存在,但又無法太過熱情的感覺。也許有人會覺得,如果交朋友還得費心注意這些,如何能和對方結成知己呢?
然而,正是平凡的生活中蘊含著成功交際的關鍵。我們每一個人都既非神也非佛,終究隻是凡人,非但要承認這一點,也要清楚地告訴自己,要順乎自然地與他人交往。然而,人們卻常常忘記這一點,因此離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境界越來越遠。
“和他人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乍看之下似乎會造成人際冷漠的屏障,其實這才是對他人關心的表現,亦是成功交際的一個好方法。
成功交際的另一個好方法則是“多看少說”。你可以試著坐在街頭的咖啡座上觀察眼前來來往往的人群,看看自己是否能更客觀地觀察他人的情緒變化。“多看少說”其實就是要你靜下心來觀察、預測對方的行動。不過,一千萬不要做得太明顯,否則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悅。
38.與朋友的交情,看距離就知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允許一般人輕易越雷池一步,而這個距離,是隨著不同的交情而有所差異的。
與他人過於接近就會互相衝擊自己的“勢力範圍”,離得太遠又無法忍受孤獨的煎熬。雖然人們一直在努力摸索人與人之間適當的距離,但都因不能冷靜地判斷目前自己身處的“距離”究竟是否適當,而陷於兩難的抉擇之中。
空間是無聲的,但是在人際交往中,空間卻是有“聲”的,空間的遠近和內外都會說“話”,可以用來輔佐我們的人際交往。花前月下,耳鬢廝磨的戀人,他們的距離是如此之近;密友相談,距離就一定遠比你與上司交談時近得多。一般朋友交往,雙方的距離不能太近,否則會造成對方心理上的不適和反感。你在與人正式場合中的交往中亦應如此。
在正式宴會上,與主人關係密切的朋友,或者地位身份較高,年事較長的尊長,一般都會被安排坐在主桌,或離主人較近的席位上;與主人關係一般的客人則會被安排在離主人較遠的席位上。這說明交往距離的遠近,也與你是否受到重視有關。
因此,如果你主辦宴會,千萬別忘了主動到其他席位上打個招呼,或過去敬酒,表示你對所有的客人都同樣歡迎,同樣尊重。
你與人交往,必須注意空間距離。你為了建立你和朋友間的良好關係,可主動向朋友靠近些。一般來說,親必近、疏必遠。如果你能允許別人進入你的“個人空間”,對方一定會感到非常高興,因為這表示你們的關係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了。
另外,“內外有別”也是眾所周知的人際準則。在辦公室談話,與在辦公室外麵的走廊談話,效果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去探望某人,他在辦公室外或家門口與你談話,而不邀請你進去,你一定能體會到:他不歡迎你。
你與人談話的地點,選在公共場合或是家裏,其意義也大不相同。前者是正式的,後者則是非正式的。一般而言,私人的交往,談話氣氛要較前者輕鬆,關係深度也不一樣。若你邀請或允許別人進入你的“個人空間”,無言地闡明了你與他的關係及你對他的態度。
39.信任是一種勇氣
提到信任別人,就不禁讓人聯想到雜技團中那些在空中飛來飛去的表演者。他們雖然勇敢,且訓練有素,但若是沒有信任別人的心,絕對無法演出那麼驚人的節目。
平常生活也是如此。人活在世上需要信任別人,猶如需要空氣和水。其中有兩個方麵的原因:一方麵,我們如果不信任別人,便無法誠懇對人。我們在社會上生活,如果時時刻刻都必須戴著假麵具,那會是多麼拘束和難受!你要想受他人愛戴,就得先信任他人。另一方麵,如果我們和信任自己的人相處,我們也會放心自在。心理學家歐弗斯屈說:“我們不但可以護衛別人,而且可以影響別人。”
人與人相處融洽,靠的全是信任。老師要是能使墮落的學生相信他對他們是真心關懷,好意為他們著想,那麼他的教育差不多就成功了。精神病學專家必須先花費大部分的時間讓病人相信他們,才能著手進行治療。人對人必須抱有善意,互相信任,日子才不致於過得一團糟。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這麼難以信任呢?主要是因為我們害怕。在飛機上或火車上常有這種情形:兩個人雖並排而坐,卻都怕開口。猶太教法師整布曼說:“我們怕別人傷害我們、輕蔑我們、拒我們於千裏之外,或者揭開我們的假麵具。”信任別人的人,在其日常待人接物的表現上是多麼地與眾不同!有一次,我聽見某人形容他所認識的一位女性:她見到人便伸出兩隻手來迎接,仿佛在說:“我多麼相信你!單單和你在一起,我就覺得非常高興了!”而你遇到她之後,也會感到自己似乎做什麼事都能成功。
我們要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首先必須要有自信。自覺自己不如別人和能力不夠的人,是不能信任別人的。不過,自信並不是以為自己毫無缺點,我們必須相信自己的地方也就是必須相信別人的地方。相信自己確實在盡自己的能力和本分做事,不管有沒有成就。
其次,信任必須腳踏實地。我認識的一個人,曾痛心地對我說:“信任別人很危險,你可能會受人愚弄。”假使他的意思是說,天底下免不了會有一些騙子。那麼他的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信任不可以建築在幻覺上。不懂事的人不會一下子就變得懂事,你與這樣的人交往要小心為妙;你明知某人喜歡嚼舌根,就不應該把秘密告訴他。世界並不是一個毫無危險的運動場,場上的人也不是個個都心懷善意。我們應該麵對這個現實。
因此,真正的信任,並不是天真的輕信。
一個人要是不信任人,就不能成大業;一個人要是不信任人,也不能成為偉人。美國哲學家暨詩人愛默生說:“你信任人,人才對你忠實。以偉人的風度待人,才能表現出偉人的風度。”
40.為他人點起溫暖的火光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終其一生都能一帆風順的人,幾乎沒有。大多數的人,都是5年一小變,10年一大變,有的人自逆境一躍而上,有的人卻從順境墜入逆境。
麵對否極泰來的朋友,我們固然為他感到欣喜,但是,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身處逆境的人?
當一個人身處逆境時,其心田往往是荒蕪的。
若一個人聯考失利,失去了一次上大學的機會,這對一個在生活中初試鋒芒的青年而言,是多大的打擊呀!有些人為此茫然失措,不知如何自處,心靈頓時空虛許多。
若一個人含冤受屈,遭受莫名的打擊,這對一個正直忠良的赤誠君子來說,是多大的不幸呀!有些人為此情緒低落,痛不欲生。
若一個人疾病纏身,病魔殘酷地奪走了健康,留下傷殘留下痛苦,這對一個熱烈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來說,無異於是當頭被澆了一盆冷水。有些人為此煩悶憂慮,終日悲啼。
此時,當事人會殷切地期望有人能為他分憂解愁,正如落水人急切地盼望有人伸出援手一樣,他必定極度渴望友情。如果你能幫助別人開墾荒蕪的心田,就能收獲友誼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