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安靜的生活裏,雖然沒有血與火的嚴峻考驗,同樣也會麵臨驚心動魄的抉擇。生離死別是考驗,難以抵擋的誘惑何嚐不是考驗?犧牲是考驗,享樂何嚐不是考驗?麵對槍林彈雨挺身而出的人,為何竟在糖衣炮彈麵前當了俘虜?
錢,不僅僅是財富,更是人心的試金石。
朋友相識,不可能不接觸到錢;朋友交往,離開了錢,恐怕是不可想像的。錢,能使朋友親密無間,也能使朋友反目為仇。為了錢,朋友與朋友相識;為了錢,朋友和朋友也會變成陌路人。
生活其實時刻在考驗著每一個靈魂。毋需刻意去出什麼考題,錢就是一道人人必須麵對的課題。
老關落淚了,一個人高馬大的男子漢,刀架在脖子上也不眨眼,為何竟如此傷心呢?原來是因為朋友和錢。
老關的朋友是老牟。
倆人幾十年親如兄弟一般,從未鬧過什麼矛盾,但這次徹底分手了。起因是錢!老牟家裏出事了,老關找人借了一萬元,騎著自行車送去。老牟當時自然十分感激,老關覺得自己人不用如此見外。但事情過去半年了,不見老牟還錢,一年了,連提也不提。被迫無奈,老關隻好直接去問老牟,老牟竟說,未用老關的錢,當時就退了。老關反複陳述當時的情景,試圖喚起老牟的回憶但老牟一口咬定,當時就退還了。倆人爭執幾次後,關係也就漸漸疏離了。最後,為這一萬元,幾十年的交情就斷了。老關自認倒黴,用“丟了”,或“得了一場病”來安慰自己;老牟覺得老關空口無憑,在訛詐自己。這樣,一對老朋友就結怨了。
從表麵看,好像是一場誤會,其實老關和老牟的品行高下,已一目了然了。老關為朋友去借債,送錢上門,原為解朋友之難,當時並未想到要老牟寫借條什麼的,因為老關覺得無此必要,難道幾十年的交情,不值一萬元嗎?老牟卻不這樣想,他對此事的態度,說明他是一個貪財、無義的小人。他再健忘,也不會忘了幾十年的老朋友老關吧?
錢,終於挖出了深藏在他靈魂中的醜。
顯然,不經過嚴峻的考驗是難以認識和結交真正的朋友的。
首先,朋友要經受利益的考驗。
朋友之間,自然會牽扯到各種各樣的利益,如何麵對,能考驗出真假朋友。當朋友共同麵對金錢的誘惑,發展的機遇,是互相謙讓呢,還是彼此爭鬥不休,朋友情份薄厚,一看便知。很多年前,有這樣兩位朋友在一個單位上班,平時親密無間,情同手足。忽而來了一個出國的機會。兩人的條件都差不多,該讓誰去呢?表麵上,兩人都表示要將這一個名額讓給對方,暗地裏,卻都在積極活動,非擠去不可。這樣,上級隻好取消了這一計劃。倆人表麵上又恢複了親密關係,實際上早已沒有什麼朋友情份了。與此相似的,還有這樣一對朋友,生活窘困之極,便幻想摸彩暴發。還真有些時來運轉,真的摸出了一個10萬元大獎。但兩朋友無福分享,一個被一個用刀子捅死了,另一個身陷囹圄,等待他的隻能是正義的槍聲了。原來不是別人,正是這朋友倆,為了得到的10萬元鬧開了。彩票是甲買的,而甲當時身無分文,隻好向乙借了10元錢,原本未抱什麼希望,隻當聊以慰籍被貧窮揉碎的心靈。誰知幸運果真降臨,兩朋友高興之餘,便為誰拿這10萬元爭開了。甲拿出10元錢還乙,稱彩票是自己買的,與乙無關,現在債還清了,乙若想要錢,可向自己借。乙稱這10萬元應該平分一半給自己,並強調如果沒有自己當初的10元,何來現在的10萬?甲堅決不答應。於是,朋友倆由口爭發展到動手,進而激化到動刀子。結果錢誰也未拿到,朋友也沒有了,連性命都不保了。
朋友之情,如果像紙一樣薄,一撕就破,那就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之意,如果像露珠,一見陽光,便消失了,那就沒有什麼誠信可言,還有保持朋友關係的必要嗎?
一個人,無論他的表白和裝飾如何,隻有在利益麵前,才會露出真實的嘴臉。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朋友的交情究竟如何,不在歡歌笑語中的和睦,不在燈紅酒綠中的沉醉,不在花言巧語的吹捧,而在於風雨同舟的忠誠,患難與共的提攜,相濡以沫的友情,尤其是身處逆境之時,患難之中才能識別朋友。正像大作家巴爾紮克所說的那樣:“一個人倒黴至少有這麼一點好處,可以認清楚誰是真正的朋友。”
如果你正處在患難之中,有的朋友熱情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他真是真正地關心你、嗬護你;而有的朋友漠然處之,無動於衷,甚至惟恐躲避不及,那他就不是真正的朋友;有的朋友競出於保全自身,或撈取某種資本,不僅不幫助,反而落井下石,那就變成了仇敵,根本與朋友不沾邊了。
患難之中的朋友,渴盼真誠的幫助。哪怕接受朋友一衣之暖,一飯之飽,一宿之安,一步之勞,也應銘記於心,終生厚報,這才是回報朋友之道;幫助患難中的朋友,也應清楚自己如此真誠的、無怨無悔的對待朋友,值不值得,有沒有實際意義。如果朋友是知恩圖報的君子,那你的付出就值得,如果朋友是隻知索取,不知回報,甚至忘恩負義的小人,那你的所做所為不僅毫無意義,而且是在助紂為虐,幫助那些不該幫助的人,不僅僅是失誤,更是無法饒恕的犯罪!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句俗語,道出了考驗朋友的真諦。一個人,要結識朋友並不難,一麵之交,一見鍾情,就可以成為朋友,但難的是交知心朋友。
獲得朋友的友情並不難,難的是保持和發展。
時間的長河,會像大浪淘沙一樣,淘汰掉虛假,留下閃光的真誠和摯情。
時間能把朋友,也能把自己的心跡放大,其中的美與醜、真與假都會顯露出來。時間越長,顯露的就越充分。
時間能使新朋友變成老朋友,時間也能使假朋友不成其為朋友。
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真假朋友,在時間的長河裏,自會看得一清二楚。
有一則伊索寓言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王子,養了一些猴子,並訓練猴子跳舞。王子給猴子戴上人頭麵具,穿上華麗的衣服,在台上跳舞時,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是人在表演,每次都能贏得陣陣掌聲和滿堂喝彩,王子很以此為榮耀。有一天,當這些喬裝的猴子在台上表演時,有一位觀眾惡作劇般的向舞台上扔了一些果子,這下亂套了,正在表演的猴子一見果子,紛紛扔掉麵具去搶,台下的觀眾大嘩。猴子貪食的本性立刻暴露無遺了。
貪利的人也和猴子一樣,可能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裝扮成正人君子,對朋友也可能會表現出一定的謙讓,但如果突然有果子飛來,那貪婪的嘴臉馬上就會顯露出來。撕下虛偽的麵具,朋友的情義也被扔到了一邊。
看朋友是不是貪利的人,隻要向他扔幾次果子,就看清楚了。雖然損失幾顆果子有些心疼,但能及早識別出假朋友,比起被這類朋友所出賣和傷害來,那還是值得的,以小的犧牲換取了大的犧牲。
同樣,對於不誠懇的朋友,也隻有靠時間來檢驗了。假話,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攻自破;言行不一,時間一長,不用別人來戳穿,自己首先就難以自圓其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