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看重朋友的孝心

中國傳統社會以孝立國,把孝當做人倫之首,“百孝圖”和“二十四孝”的故事千古流傳。

“孝”為道德之根。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魚有填腹之情,何況人呢?

老烏鴉全力喂養小烏鴉,當小烏鴉羽毛豐滿,已能自食其力之時,老烏鴉就快精疲力盡了。這時候,老烏鴉就不得不縮在窩巢內休養生息,以待體力恢複,以等羽毛換新。此時,它暫時喪失了覓食的能力,隻能靠已長大的小烏鴉覓食喂養了。小烏鴉要把老烏鴉養到完全恢複之時,才能離去。是謂反哺之義。

小羊羔降生於地,滿身羊汙,四腿尚軟,難以站立,是羊母親一點一點舔幹了小羊羔身上的血汙,用頭依著,用身體靠著,小羊羔才能慢慢地站起來。為了感謝羊母親的生育,扶持之恩,小羊羔總是深情地望著羊母親的肚子,前蹄跪著吃奶。是謂跪乳之恩。

孝魚,又名墨魚,身帶有孝字,是胎生的魚種。孝魚的繁殖頗有些悲壯的味道。當老孝魚生完小孝魚後,老孝魚的眼睛就暫時看不見了,自然就喪失了覓食的能力。此時,小孝魚們就圍聚在老孝魚嘴邊,爭相讓老孝魚吃掉。直到幾天後,老孝魚眼睛複明後,剩下的小孝魚才肯離開。是謂填腹之情。

在自然界中,類似這樣充滿孝道色彩的現象很多。古人就從中領悟到“百行孝為先”,“孝”自覺就被當做人倫的根本了。

“忠”和“孝”,為做人之本。一個人,能為父母盡孝,一定會為國盡“忠”,相反,一個人連生身父母都不孝敬,讓他為國盡“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科舉製創立以前,自漢代開始,做官基本靠推薦,稱為“舉孝廉”,顯然,“孝”是推薦的最重要的標準。到了科舉興起後,“孝”行如何仍為考核官員的主要條件,“忠”、“孝”一體,豈容分離?!

“孝”既然能換來烏紗帽,那“父母在,不遠遊”就有不少“孝子”能做到。如果父母不在了,守喪三年,也有不少“孝子”能守住。做出“晝夜悲號,與狐兔為伴”的守孝樣子,為喪父母,更為自己。一旦“孝行”換來了烏紗帽,那就破涕為笑了。

因此,惟有不為換烏紗帽的“孝”才是真正的“孝”。

45.看重朋友的誠心

與朋友相處,誠為根本。有誠才有情,有誠才能長久。

交心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用石頭換心的,那是惡狼,是魔鬼,不是朋友;用心換石頭的,那是十足的傻瓜,百分之百的蠢人。惟有用心換心的,才是真誠的朋友,可以患難與共的朋友,能夠終生依托的朋友。

“麵交”的朋友,有情無心,即使有情也是做出來的,是貌似真誠的假情,是做出來的停留在麵上的“戲”;

“口交”的朋友,隻停留在嘴上,隻是“說說”而已,做不做尚不可知。有時說了白說,有時說了可做可不做,有時說了從來未打算做。

但“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麵不知心。”那口口聲聲稱交心的朋友,可能隻是“麵交”或“口交”的朋友,隻想以無心的付出換取交心的回報。誰若與這類人交心,肯定會隻有心痛、心苦、心碎、心死了,因為以假換真若成功,那真心不是破碎了就是丟失了,怎能不惶惑,怎能不失落?怎能不絕望?惟有心和心交換才是等價的,別的什麼都不能替代。

46.看重朋友的善心

“人之初,性本善。”那些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並不是一出娘胎就心毒手辣,那些野心家和陰謀家並不是從小就擅長玩弄陰謀詭計,他們的善心為何會變成虎狼之心呢?

他們的人性是在現實中逐漸泯滅的。麵對種種難以抵擋的誘惑,他們靈魂中惡的一麵就膨脹起來了,原有的善良之心就蛻變為惡毒了。

邱經理和盧經理口頭談成了一筆生意,為表示祝賀,邱經理請盧經理吃猴宴。在席間,當邱經理說完幾句客套話後,一隻活猴子被拉到了席前。邱經理興致勃勃地介紹說,這隻猴子非常聰明,長著一顆機靈的大腦,人若吃了它的腦汁一定大補。說罷,掄起鐵錘就砸向猴子的腦門,隻聽一聲慘叫,猴子的腦殼破了,邱經理拿起勺子,並催促盧經理也學他的樣子去掏冒著熱氣的猴腦汁吃,並連連稱讚這種吃法如何如何益智健腦,促進身心健康。看著邱經理如此心安理得地大吃活猴腦汁,盧經理心裏一陣陣悸動,他被邱經理的殘忍震驚了。由此,而想到邱經理的為人,他既然已經是一個沒有善心的人,那與他合作肯定是極其危險的。他能生吃活猴腦汁,怎麼不會獨吞合作項目的和約呢?如果他認定生吃活人對他的健康有利,那他也會像生吃活猴子腦汁一樣去吃活人。想到這裏,盧經理事慶自己尚未與他正式簽約,便以身體不適為由離席而去。

喪失了善心的邱經理失去了生意,也失去了朋友的信任。

善心是人的本性,一旦喪失或扭曲,那這個人也就變了。

小譚決定與男朋友小賈分手了,一夜未眠,以淚洗麵。熱戀兩年的男友,為何突然說分離就分離了?昨天發生的一件小事,讓小譚看出了男朋友小賈久藏不露的惡的一麵。事情經過是這樣的。當倆人一起下了地鐵,沿著通道向外走時,在拐角處一雙粗糙的顫抖的手伸到了眼前,一位盲人老大娘在向他們行乞。小譚的心不由一顫,本能地去摸錢夾。這時,男朋友小賈搶先一步,掏出了幾張花花綠綠的紙張塞到了老大娘手中。靠觸摸麵對世界的老大娘立刻就分辨出來了,她的眼眶裏湧出了大滴大滴的淚珠,嘴裏在喃喃地說:“孩子,你不願給我就算了,為啥要這樣捉弄我這個可憐的老太婆?!”看著這一幕,小譚的心碎了。她上前掏出了一張百元大鈔換下了那幾張廢紙,然後用顫抖的聲音向老大娘道歉:“對不起,請原諒,是他掏錯了。”然後,狠狠地瞪了小賈一眼,頭也不回地走了。也正是這一眼,決定了倆人愛情的命運。

小譚不願與一個沒有善心的人做朋友,更不會和他在一起生活一輩子,她的選擇顯然是明智的。

一個人若喪失了善心,誰與他為伍,那還不和虎狼在一起一樣嗎?

47.看重朋友的恒心

結交朋友,看朋友有沒有恒心也非常重要。

朋友在一起,不可能隻聊天、品茶和吃飯,肯定要共同做一些或大或小的事兒,而做事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波折,怎樣麵對那些做事不可避免的難處,對自己對朋友的恒心都是一種考驗。

如果朋友是一個知難而進的人,你與他合作就不必擔心半途而廢;如果朋友是一個遇到困難就泄氣的“軟蛋”,那你若與他共同做事,必然難以成功;如果朋友習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你和他在一起肯定什麼事也做不成一…·恒心,是成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