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交朋友應互惠互利
共同的利益,把大家凝聚在一起,隻有互惠互利,人人都能得到理想的回報,朋友關係才能維係下去,否則,朋友不僅不存在,而且還可能轉變為仇敵。
獨占,是扼殺朋友關係的第一殺手。
在朋友之間,若出現一個獨占欲望強烈的人,那其他朋友可要遭殃了。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不得不被卷入爭戰之中。結果是,獨占者,不能獨占;被侵害者,不甘侵害,什麼矛盾也未解決,什麼利益都損害或消除了。
同樣,爭鬥也是葬送朋友的墳墓。
若把朋友當做爭鬥的對象,把朋友圈當作爭鬥的戰場,那就沒有什麼朋友了,隻有不共戴天的仇敵在廝拚、在殘殺……
如此,不僅原有的利益在爭鬥中損耗殆盡,雙方誰也沒有得到想得到的,而且還白白錯過了再創造的時機,麵對一片廢墟,還能立刻握手言和,重新成為朋友嗎?
爭鬥,損耗了共同的利益固然值得痛惜,而挫傷了朋友之間無價的友情,就等於葬送了彼此的未來,那損失就無法彌補了。
仇恨的種子一旦發芽,長出來的惡果,會比初始時的爭鬥瘋狂一萬倍!
友情,還有生長的土壤嗎?
因此,飽經爭鬥之苦的心靈,才倍加珍惜友情;忍受不了痛失朋友之苦的胸懷,才時刻盼望著朋友的擁抱。
隻有互惠,人人才有好處;
隻有互利,大家才能雙贏。
把互惠互利這一純粹的商業原則,應用於做人處事,朋友才會越來越多,朋友才會越做越長久。
這就和做生意一樣,隻要大家有錢賺,生意才能做下去,大家才好交朋友。
經營朋友必須互惠互利。
這其中的利害是不言而喻的,用一個最簡單的算式來表達,就更直觀更明白了。
比如:現有100元,是10個朋友每人拿出10元湊起來的。如何使用這100元,就大有學問了。
有一朋友提出,大家去喝酒,用100元為每人換回滿嘴酒氣,朋友同樂一場;雖是好意,但錢花了,大家不同意。
有一朋友建議,用這100元去押賭,也許會贏來1000元或10000元呢,這主意也不錯,但輸了就一分錢也沒有了,風險太大,不足取。
於是,有一朋友主動要求,由他來保管這100元,如何使用,其他9位就不用過問了,他會給大家帶來豐厚回報的。這不是公開獨占嗎?其他朋友群起反對。已拿錢在手的那位也翻臉了,“你們既然這麼不相信我,就休怪我不認人了。誰能敵過我的拳法,誰能把錢拿去。”這不是公開挑戰嗎?其他朋友一擁而上,與那位獨占者打開了。
就這樣,隨著錢由一個人之手轉入另一個人之手,拿錢的人就變成了群毆的對象,互惠互利的黃金定律被破壞了,殘酷的爭鬥變成了對朋友誠信和友情的莫大諷刺。
爭鬥的經過可以想像,爭鬥的結果無非是這樣:一個人若擁有了100元,等於使自己原有的10元增加了10倍,可以算得上獲暴利了。但另9個人就什麼也沒有了,等於各自白白損失了10元,變得一無所有的同時,連合作的意向和創造的激情也沒有了,他們當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於是,就永無休止的爭鬥下去了。如果拿錢在手者,甘願讓出100元中的一半或1/3或1/4或1/5,這樣既保證自己占有絕對優勢,又能爭取瓦解和利用反對者,那就由絕對的少數演化為絕對的多數或絕對的勢均力敵,爭鬥就升級為戰爭了。
同樣,過程可以想像,結果依然是部分人占有了原本屬於大家的財富。占有者在誌得意滿的同時,時刻處於恐懼之中,不得不全力提防被剝奪者的報複;被剝奪者為了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財富,就聯合起來從事殊死的戰爭,爭鬥不停,財富未增;仇恨日深,友情無存。
如果按互惠互利的黃金定律,那結果會完全相反,會創造一種人人喜歡的局麵,會出現一個人人稱道的奇跡,人人都會有黃金,人人都會創造黃金。
誰還會為區區的100元而大打出手,去傷害無價的朋友的友情呢?
誰還會為不足掛齒的蠅頭小利,而去拉幫結派,大搞陰謀詭計呢?
如果10位朋友齊心協力,能讓這100元增值10倍,那就是1000元,每人應得100元,而不是初始時的10元,整整增值10倍,哪個朋友能不高興,哪個朋友不對此信心百倍呢?
假若10位朋友的100元,經過合作再增值100倍,那又是多少呢?
大家還會去爭鬥嗎?
不用說,友情會更深,朋友會更長久了。
有如此豐厚的利益回報,誰還會不要朋友隻要小錢呢?
當然,能讓財富和友情都增值的是合作。
10位朋友,隻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會有預想的回報。如果有的全力以赴,有的濫竽充數,有的爭先恐後,有的動嘴不動手,甚至有的還想獨占,有的還想爭鬥,那忘卻的悲劇還會重演。
朋友變成仇敵的悲劇人人都不願看到,但幾乎人人都曾在這個悲劇中扮演角色,這既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完全可以改變的,隻要謹記並實踐互惠互利的黃金定律,就不會失去朋友和財富,而且還會成為物質和精神的大富翁。
54.生存不可沒有友情
在動物世界裏,強大、凶悍的老虎、獅子、豹子及豺狼是難以與弱小、溫順的兔子、羚羊“和平共處”的。強者視弱者為美食而非朋友,強者以征服和消滅弱者為能事,這就是動物界的生存法則。
靠喝弱者的血滋養,強者的健壯是建立在弱者的累累白骨之上。在它們之間,惟有暴力似乎是永恒的。一聲獅吼、一聲虎嘯就足以震懾整個山林,弱者無助的反抗和逃遁,在強者看來,正好是一場嬉弄的遊戲。充分欣賞弱者的怯懦、哀求,是征服者莫大的快慰。
但世間的事,原本是“一物降一物”,弱者先成了強者的口中食,強者接著做了更強者的美餐,誰也不能永遠做強者!就像誰也不能獨占山林和陽光一樣!
征服者反被征服的例子還少嗎?!
動物世界裏的生存遊戲無不充滿了原始的血腥!
可悲的是,人類社會也曾演繹並還在演繹這樣的遊戲!
曾幾何時,開著炮艦四處燒殺搶掠的殖民主義者,把人類社會視為洪荒時代的原始森林。在對貧弱民族的殺戳和征服中,傳播他們所謂的“文明”,但武力雖能一時開拓疆域,劫掠財富,永遠征服不了的是理性。
靠武力得到的,最終還是因武力失去了。
希特勒、墨索裏尼、東條英機,一個個戰爭狂人,把自己的祖國變成了瘋狂的戰爭機器,夢想征服世界。結果如何呢?不是在絞刑架上一命嗚呼,就是在絕望中自殺身亡。是他們的武器不夠精良嗎?是他們的謀略不夠高明嗎?是他們的進攻不夠淩厲嗎?是,也不是!武力征服的開始,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失敗的命運。
把人類社會當做動物世界,自以為暴力會摧毀一切,靠暴力能得到一切,結果除充分暴露自己本性的原始和野蠻外,還為自己掘好了墳墓。
所以,人類毫無疑問地應拋棄“弱肉強食”的動物生存法則,代之以和平有序的競爭與友愛互助。
55.營造一個好朋友圈子
朋友就是關係,自古皆然。“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朋友什麼?靠朋友吃飯,靠朋友謀事,靠朋友介紹朋友,靠朋友結識朋友。朋友是一條線,以線牽線,以線織網,就能進入朋友圈了。朋友也是一條路,會走的會路路通,路路順,不會走的四處碰壁,走投無路。“為人一條路,惹人一堵牆”,此乃經驗之談。“學好數理化,不如一個好爸爸”,“好爸爸”就是好圈子,會受益無窮的。雖然反封建好多年了,但圈子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多了;圈子不是破除了,而是在翻新,真是咄咄怪事!
別的什麼沒有都可以,決不能沒有一個好朋友圈子!
有了一個好朋友圈子,就進入了一個高級利益共同體,朋友好,自已也好。朋友發財,自己也會借光;朋友升官,自己也跟著戴烏紗;朋友在享樂,自己決不會去受苦,好朋友圈子好處當然多了,豈能不削尖腦袋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