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許多皇帝們,是天下第一大君子。他們一個個自稱奉天承運,繼承大統,是所謂的真龍天子,但其中有多少不是殺父屠兄才坐上龍廷的?就連所謂的明主聖君,不也比小人還小人嗎?為了占有皇位,迫不及待把還坐在龍椅上的父親拉下來,送上西天;為了排除異己,可以把兄弟一刀刀剁成肉泥……這樣的天下第一大君子實乃天下第一大小人,讓他們做“天下共主”實乃天下蒼生莫大的悲哀!

他們連小人都不如,與狗相比差得就更遠了。

因此,對於勢利小人,首先要有識別的火眼金睛,千萬不要被其偽裝所蒙騙,否則,就會自食其果。

在這方麵,春秋時,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給後人留下了血的教訓。當時,他身邊有一個叫易牙的人,對他百般諛媚,曲意逢迎,但齊桓公不以為奸,反以為大忠。易牙不論國事,不問民情,隻一味滿足齊桓公吃喝玩樂的食欲,自然被貪圖享樂的齊桓公視為知己了。有一天,齊桓公歎息,他什麼肉都吃過了,就是未嚐過人肉的滋味。本來,齊桓公隻是隨口說說,並不一定真要吃人肉。誰知,第二天早上,易牙就端來了一大盆鮮嫩的肉讓齊桓公吃,並說,這是自己兒子的肉,連夜殺了兒子煮熟送齊桓公吃。已對易牙深信不疑的齊桓公,不僅把此等慘絕人寰的行徑視為正常,而且還被易牙的所謂忠誠所感動,隨即把一切大權就交給易牙了。過了不久,已羽毛豐滿的易牙,就把齊桓公關起來,活活餓死了。

而死於小人之手的,又何至於齊桓公一人呢?

因此,識人難,識小人更難。感慨的多,有火眼金睛的少,小人才如此猖狂。

識小人,要識在初始。隻要是狐狸,肯定有尾巴,無論怎樣藏,都無法使尾巴消失,因此,對於那過分的諛媚,就不能視為忠誠,而要引起警覺,決不可被其馴服和逢迎所惑,而鑄成大錯。

識小人,要識在平時。小人可能會隱藏於一時,不可能會欺騙長久。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醜惡嘴臉就會暴露出來,隻有平時用心,才能在關鍵時刻,撕下小人的麵具。

就一般情況而言,小人無德無才,靠的就是阿諛逢迎、投機鑽營和見風使舵,隻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是不難洞悉其奸的。即使某一個人能被小人所蒙騙,成千上萬的人小人就難以兜售其奸了。因此,讓眾人監督小人,也非常必要和有效。

同時,一旦發覺了小人的蛛絲馬跡,絕不能輕易放走,要一查到底。隻要不給小人一點可乘之機,他就不會興風作浪了。

65.要討論不要爭論

朋友之間,不可能沒有爭議,如何對待和處理爭議,直接關係到朋友和自己的利益,不可采用簡單的方法,也決不能抱著不負責任的態度敷衍應付,必須采用務實的策略,對朋友都會有益。

個人對個人是這樣,團體對團體、國家對國家也是這樣,而尤以國家對國家的外交策略最為典型。

擱置爭議,是外交中常用的處理曆史遺留問題行之有效的辦法。諸如領土爭奪、戰爭責任、邊界糾紛、民族仇恨等,在一時誰也拿不出成熟的解決方案的前提下,先把敏感的有爭議的部分擱置起來,尋找雙方合作的共同點,積極發展互助關係,這不失為一種務實而明智的做法。

如果雙方都糾纏著有爭議的曆史遺留問題不放,那雙邊關係就難以發展了。而擱置的積極意義在於,不會因此影響合作,也沒有表示放棄該負的曆史責任,隻是把解決問題的時間表延後罷了。雙方在把影響雙邊關係的曆史遣留問題擱置的前提下,建立合作關係,可以在存異的情況下更好地求同,為最終圓滿地解決懸案創造機會和條件。因此,合作的過程,也是雙方進一步增進了解的過程,友情加深的過程,走出更成熟的過程。

擱置是策略,也是考驗,人與人,民族與民族的本質都會充分暴露。

比如中俄邊界,就是直接影響兩國關係的主要問題。沙皇時代,從腐敗的清政府手中侵占了我國150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約相當於3個法國、12個捷克,比15個江蘇省還大。20世紀20年代末,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列寧曾公開宣布歸還這些領土,但由於當時我國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未能實現。顯然,邊界問題,變成了影響兩國關係的懸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如果提出先要求索還這些領土再建交,那顯然是不現實的,不僅被占領土難以收回,中蘇“兄弟般的友誼”也不會建立。這對百廢待興,尚處於敵對勢力包圍之中的新中國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同樣,對於社會主義陣營中的老大哥蘇聯,失去了新中國這樣一個朋友意味著什麼,那也是再清楚不過了。因此,當時,中蘇采用了擱置爭議的務實方法,創造了中蘇關係史上少有的相當長久的“蜜月”期,對兩國都是有利的。

但邊界之爭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中蘇關係破裂後的一段時期內,兩國都為此付出了相當的代價。蘇聯在中國北方邊境陳兵百萬,虎視眈眈,不斷製造挑釁性事件,窺我神州;我國不得不把對付新沙皇當做“要準備打仗”的第一敵人,結果爭議未決,對抗造成了彼此的敵視。

當雙方都超越了意識形態和曆史的局限,再次握手時,依然按照擱置爭議的辦法,先把邊界之爭放下,發展兩國關係,等到條件成熟時再妥善解決。

中蘇兩度擱置曆史遺留的邊界問題,二度建立了友好的關係的事實表明,擱置爭議是解決爭議的務實的有效策略和辦法。

當然,擱置爭議不是放棄爭議,隻是用時間換空間,空間大了,爭議就小了,解決爭議的辦法就會多起來,爭議也就相應變小了。這裏,必須切記兩點,一是絕對不能一味地等,喪失了時間,更沒有了空間,嚴重的後果有無限的遺恨;二是不能無限擱置,時間太長,空間也就太大了,解決起來就難了,極有可能隻剩下爭,而無法議了。如果爭議的條件和環境變化太大,爭議也就變了。

同樣對於日本侵占我釣魚島,我國曆屆政府都未承認過,這就為後人解決這個懸案創造了條件。記得一代偉人鄧小平當年訪問日本時,有日本記者問鄧小平怎樣看待“尖格列島(日本這樣稱釣魚島)問題”時,鄧小平當即指出他說錯了,中國叫釣魚島。並說明這是曆史遺留問題,不會影響兩國關係大局。我們這一代人智慧有限,留給後人去解決吧。顯然,鄧小平是深諳擱置爭議的妙處的。釣魚島的歸屬問題後人一定會圓滿解決的。但如果“主動放棄”,那後人想解決也不可能了,釣魚島恐怕永遠也不能再叫釣魚島了。

由此可見,當朋友“擱置爭議”一定要堅守爭議的原則,若放棄了原則,自己的損失無法得到,朋友並不一定領情,國家和個人都一樣。

66.對朋友不要求全責備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沒有一些缺點、不足或者壞毛病呢?

就說古代的四大美女吧,美得似乎不能再美了,不僅無數古人為她們流淚流血失眠瘋狂酗酒作戰不止,而且今人仍然以不能一賭其風采為千古撼事,忙著為她們寫傳塑像拍電視劇恢複故居的目的,還不是想讓美長留人間嗎?

但四大美女也有美中不足之處。西施腳太大,總穿長裙掩藏;王昭君是塌塌肩,總披鬥篷蓋;貂嬋耳垂太小,總佩戴大耳環以補不足;楊玉環狐臭熏人,總靠溫泉浴洗去煩惱。她們風華絕代,美豔千秋,有不足才真實,有不足才顯完整。人們想像中的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朋友也一樣!

朋友總有長處,總有短處,十全十美的朋友是找不到的。

喜歡朋友的長處的同時,也要接受容納朋友的短處,惟有如此,才會有真實的、完整的朋友。否則,如果隻喜歡朋友的長處,而不能接受朋友的短處,那朋友的長處也會變成短處,因為長處和短處都來自朋友本身,隻要長處不要短處,就像隻要手和腿不要指頭和腳一樣,結果什麼都得不到,朋友也就不是朋友了。

有一些人希望朋友無所不有,無所不能,作為一種期望本無可厚非,作為現實社會中的真實的人,那就不存在了。這一點,表現最突出的莫過於一些女孩子找男朋友的條件了。她們希望男朋友富如比爾·蓋茨,猛似馬拉多拉,權若布什,這樣的人會在哪裏呢?所以,她們久久養在閨中人不識,總在待價而沽,總沒有期盼中的白馬王子前來。

有一些女孩子連男朋友的小毛病也容不得。比如抽煙,比如吹牛,比如喝酒,比如打呼嚕等等,常常以點帶麵,以一及十,以此及彼地數落、斥責這類小毛病,結果導致了戀情的淡漠,甚至破裂。而對自己的小毛病竟渾然不覺,還以為是長處呢。小毛病固然需要改,但要講求方式方法,不能以此“全盤否定”,更不能由此導致“全麵戰爭”。任何時候,求全責備都是不現實和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