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動物類藥(二)(2 / 3)

(3)牡蠣50g,白花蛇舌草、海藻、鉤藤各25g,柴胡、白芍、赤芍、茯苓、昆布、夏枯草各15g,水煎服,日1劑,亦可製成蜜丸,每丸重15g,每次2丸,日3次、失眠加夜合花、夜交藤各15g,病情好轉後柴胡減至7.5g。用此方共治10例神經纖維瘤,治療15~30天後,贅瘤均呈現不同程度縮小,個別色素斑變淺,治療30~90天,小於黃豆的贅瘤多縮小或消平,遺留粉白色斑(方源同上)。1-治療乳癌牡蠣50g,夏枯草、海藻各20g,露蜂房、花粉各15g,半蜈蚣7.5g,元參10g,川貝5g水煎服(方源於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曙光醫院)。

治療淋巴肉瘤

方用牡蠣、白花蛇舌草各50g,夏枯草、鱉甲、炙山甲各25g,川貝10g、海藻、海帶、元參、花粉、南沙參、丹參、淮山藥、望江南各20g,水煎服。根據病情,此方各藥劑量可增加10~15g,不會出現毒性作用,但夏枯草用至50g可能引起腹瀉(方源於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曙光醫院)。

治療癌痛

(1)生牡蠣、石決明、魚腦石,蛇蛻、蜂房、全蠍、威靈仙、水煎服,日1劑,用於腦瘤初起頭痛、嘔吐有效(鄭玉玲等癌痛的中西醫最新療法)。

(2)牡蠣30g,海藻、昆布、雞血藤、仙靈睥、菟絲子、王不留行、三棱、莪術、皂角刺各15g,丹參12g,柴胡、香附、鹿角、穿山甲各擬,通草6g,水煎服,日1劑,用於乳腺癌痛(方源同上)。

(3)牡蠣30g,川斷、夏枯草、狗脊、海藻、海帶、桑寄生各12g,黨參、黃芪、歸尾、白術、赤芍、丹參、王不留行各擬,陳皮、炙甘草各6g,全蠍粉,地龍粉各4.5g(二藥吞服、小溫中丸(包煎、日1劑。對溶骨性骨肉瘤痛療效較佳(趙建成等腫瘤經驗方安徽科技出版社)。

治療白血病

牡蠣24g,當歸、柴胡各6g,幹地、淮山各12g,地骨皮、鱉甲、秦艽、絲瓜絡、茅根、黃芪、丹皮、黨參各9g,日1劑。經臨床觀察對急白患者表現有發熱、鼻紐等症狀有一定改善作用(方源於湖南省商業職工醫院黃定宇主任醫師)。

治療腦瘤

生牡蠣、生地、蛇六穀、天葵子各30g,熟地24g,女貞子、生南星、白蒺藜各15g,夏枯草、海藻、赤芍、丹皮、象貝母各12g,杞子9g,每日1劑。觀察1例,經二年多連續治療,病情顯著改善,兩次CT複查未見腫瘤病變。患者麵色紅潤,食欲、睡眠皆良好,活動如常人,已存活4年零6個月。為鞏固療效,現病人仍在堅持服藥(方源於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劉嘉湘主任醫師)。

治療上領竇癌

生牡蠣、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石見穿、生地、黃芩、元參各30g,沙參、杭菊、蜜川軍各10g,公英15g,薄荷5g,水煎服,日1劑。上藥渣水煎,趁熱熏患處,每次熏30分鍾,日1次。另服斑蝥片,每服1片,1天3次,連續用藥6個月。1例服上方1年多,連服400劑,斑蝥片2000餘片治愈(方源於山東省惠民地區中醫院鄭鴻誌主任醫師)。

海蛤殼(《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軟體動物簾蛤科文蛤等多種海蛤的貝殼。

【別名】

蛤殼。

【性味歸經】

苦、鹹、寒。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軟堅散結、止痛。傳統用於熱痰喘咳、瘰鬁,癭瘤、浮腫、胃痛泛酸、濕疹、燙傷。

【主要成分】

含碳酸鈣、殼角質。

【藥理作用】

本品能收斂、祛痰、並可製酸。據報道,本品對小鼠肉瘤、肝癌實體型與腹水型及白血病細胞有抑製作用。

【主治腫瘤】

甲狀腺腫瘤。

【兼治疾病】

支氣管炎、肺氣腫、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抗癌療效】

試用。

【用量】

水煎6~15g,多入丸散。

【臨床治驗】

治療甲狀腺腺瘤

海蛤殼、海藻、昆布各20g,夏枯草、生牡蠣各30g,山慈姑、生半夏各9g,天龍3g(衝服)黃藥子30g,旱蓮草12g,日1劑,共治多例有較好療效(方源於香港國際中醫藥研究院)。

治療胸腺瘤

海蛤殼、生地各15g,夏枯草24g,牡蠣、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g,昆布、海藻各12。丹參、赤芍、玄參、桃仁、天龍各10g,日1劑(方源同上)。

治療肺癌

(1)①蛤粉、昆布、海藻、公英各15g,橘紅9g,夏枯草30g;②銀花、丹參、海浮石、瓜蔞皮、板藍根各15g,土茯苓、桃仁、紫草根各9g,兩方交替使用,毎天1劑。(方源於有毒抗癌中草藥)。

(2)海蛤殼、天竺黃、昆布、膽星、赤芍、桃仁、丹參、川芎各10g,生牡蠣、代赭石(先煎)各30g,日1劑。連服10劑。同服全蟲3g,冰片1g,研末,為1日量,分3次服(方源同上)。

六、補陰藥

龜版(《抻農本#經》)

本品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腹甲。

【別名】

龜甲。

【性味歸經】

甘、鹹、寒。歸肝、腎、心經。

【功能主治】

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心補血。傳統用於陰虛陽亢,虛風內動,眩暈痙厥,腎虛所致肌體痿軟,陰虛發熱,心虛驚悸,失眠健忘,血熱崩漏。

【主要成分】

含動物膠、蛋白質、脂肪、角質以及鈣、磷。

【藥理作用】

能鎮睜、解熱、補血與強壯、可增強抗腫瘤免疫。

【主治腫瘤】

鼻咽癌,肺癌。

【兼治疾病】

筋骨不健,月經過多。

【抗癌療效】

試用。可扶正抗癌。

【用量】

煎湯10~30g。

【臨床治驗】

治療乳腺癌龜版數塊炙黃,研成細末,以黑棗肉搗勻製丸,每次6~9g,日3次(方源於腫瘤的辨證施治)。

治療癌癍

龜版、石斛、枸杞子各20g,北沙參、生地、女貞子各30g,當歸身、黃藥子各15g,麥冬、川楝子、黃柏、知母、元參、麻仁、天花粉各10g,蒲黃、炒五靈脂各6g,白屈萊30g。此方用於食管癌痛(謝邦和中西醫結合雜誌)。

鱉甲(《神農本草經》)本品為鱉科動物鱉的幹燥背甲。

【別聖】

鱉殼、甲魚、團魚甲。

【性味歸經】

鹹、微寒。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用於熱病傷陰、虛風內動、痙厥、陰虛發熱、癥瘕、經閉等。

【主要成分】

動物膠、角蛋白、碘、磷酸鈣,碳酸鈣。

【藥理作用】

可抑製結締組織增生,增加血漿蛋白及延長抗體存在時間,並有鎮靜作用。可抑製胃癌、肝癌及白血病細胞的生長。

【主治腫瘤】

用於腫瘤陰虛發熱型。

【兼治疾病】

小兒驚癇、肝脾腫大。

【抗癌療效】

試用。可扶正抗癌。

【用量】

煎湯10~30g。

【臨床治驗】

治療鼻咽癌

炙鱉甲24g,地骨皮1g8,土貝母、海藻、昆布、鳳尾草、敗醬草各12g,龍膽草、地龍各6g,柴胡4.5g,鼻衄目赤加貫眾炭、丹皮、生地各12g,玄參15g,公英1g8,茅根30g,藕節炭、金銀花各9g,日1劑。此方用於鼻側未分化癌。觀察1例,服藥50天腫塊漸小,繼續治療4個半月療效顯著,後加放療,複查腫塊消失,隨訪13年健在(方源於上海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胡安邦教授)。

治療腮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