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鱉甲、夏枯草、王不留行、石見穿、生牡蠣各30g,天花粉24g,海藻、丹參、瓜蔞仁、苦參各15g,昆布、桃仁、生地、蜂房各12g,幹蟾皮9g。日1劑,治1例,腫塊明顯縮小,隨診3年,未見增大複發,全身狀況良好(方源於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劉嘉湘教授)。
治療肝癌
方用①製鱉甲30g,炮山甲、桃仁、廣木香、青皮、鬱金、白芍各12g,紅花②半枝蓮、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生牡蠣、海藻、昆布、紫草各30g,莪術、三棱各12g,生地榆15g。黃疸加茵陳,腹水加澤瀉、滑石。扶正加白芍、白術、黨參、黃芪等。日1劑,兩方交替使用。共治3例,結果顯效1例,有效1例,無效1例(方源於湖北孝感縣人民醫院)。
治療甲狀腺癌
生鱉甲、生牡蠣、銀花各60g,天花粉、白花蛇舌草、公英各30g,連翹15g,三棱、莪術、海藻、昆布各9g,生大黃、天花粉(衝)各3g,全蟲4.5g,蜈蚣5條,水煎4次,每次取藥汁500防1,日3次口服,分2日服完。觀察1例,服藥70劑,症狀消失(方源於安徽省合肥市西市門診部)。
治療子宮肌瘤
鱉甲、龍葵、白英各30g,半枝蓮30~60g,蛇毒、蒲包草各15g。腹痛加木香、烏藥、玄胡索;腹脹加大腹皮、厚樸、枳殼;腹水加車前草、澤瀉。日1劑,經觀察有一定效果(王冰等抗癌中藥方選人民軍醫出版社)。
七、助陽藥
海馬(《本蓽拾遺》)
本品為海龍科動物克氏海馬招的幹燥本。
【性味歸經】
甘、微鹹、溫。歸腎、肝經。
【功能主治】
溫腎壯陽、調氣和血、祛瘀生新。傳統用於腎陽虛衰所致的陽痿,遺精、早泄、腰膝酸軟、性欲低下、女子宮冷不孕、年老衰弱、尿頻、夜尿多,癥症瘕積聚等。
【主要成分】
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等。
【藥理作用】
實驗證實海馬提取物表現有雄激素樣作用,可增加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並可延長正常雌小鼠的動情期,能使去勢鼠出現動情期,使正常小鼠子宮及卵巢重量增加。研究表明海馬可提高性腺功能,其作用部位可能是腦——下丘腦——垂體——性腺軸。
【主治腫瘤】
某些腫瘤,與抗癌藥配伍使用。
【兼治疾病】
慢性腎炎、白帶增多、膿皰瘡、催生、防治衰老、跌打損傷。
【抗癌療效】
試用。
【用量】
煎湯3~6g,散劑1~1.5g。
【臨床治驗】
1.治療乳腺癌海馬10g,穿山甲12g,蜈蚣10g,全蟲10g,上藥焙幹研末,每次)8,日2次,黃酒送服(王冰等抗癌中藥方選人民軍醫出版社)。
治療多種腫瘤
海馬與活血、消癥、抗癌藥配伍可治惡性腫瘤(胡小江等中醫藥延緩衰老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鹿角霜(《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鹿角熬膏後所存殘渣。
【性味歸經】
鹹、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
溫腎助陽、收斂止血。傳統用於睥腎陽虛遺精、遺尿、尿頻、吐瀉、帶下痰核、崩漏、創傷出血。
【主要成分】
含膠質、磷酸鈣、碳酸鈣、氮化物等。
【藥理作用】
收斂、止血、抗炎。
【用量】
9~15徑。
【臨床治驗】
治療顱骨黃色瘤鹿角霜、骨碎補、灼白芍、炒白術、當歸、雲苓、黨參各10g,桑寄生、製女貞各15g,淮小麥30。邪氣未清、鬱而化痰、腫塊疼痛甚者加黃菊6g,嫩鉤藤15g,丹皮,海藻、昆布、夏枯草各10g,水煎2次分服,日1劑。觀察1例,用藥近1年,腫塊完全消失,X線攝片複查,顱頂部、前額部病灶已消失(徐福寧等當代著名老中醫秘驗單方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鹿茸(《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脊椎動物鹿科梅花鹿等雄鹿頭上尚未骨化而帶毛的幼角。
【性味歸經】
甘、鹹、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
補督脈、助腎陽、益精血、強筋骨。傳統用於精血不足,腰膝酸痛、眩暈耳鳴、筋骨痿軟、畏寒肢冷、小便頻數、大便溏泄以及陽痿滑精、宮冷不孕等。
【主要成分】
含有氨基酸25種,微量元素26種,骨膠質、雄性激素、前列腺素等。
【藥理作用】①強壯作用,以一定量鹿茸粉或浸膏灌服家兔,發現可使動物紅細胞、血色素、網織紅細胞增加,大劑量可促進紅細胞新生。臨床觀察表明,口服鹿茸精能減輕肌肉疲勞,改善飲食與睡眠,從而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可見本品對久病體虛,衰弱以及衰老的病人均有一定的強壯、抗衰老功效。②強心作用,動物實驗證實,本品能增強和加速心髒收縮力,恢複心髒正常節律,並使脈搏充盈,血壓上升,尤其對衰弱心髒的強心作用十分顯著。③抗潰瘍作用。④促進骨折創傷愈合。⑤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主治腫瘤】
白血病等。
【兼治疾病】
房室傳導阻滯、尿路結石、乳腺增生、神經衰弱。
【抗癌療效】
試用。
【用量】
1g,研末衝服,多入丸散。
【臨床治驗】
治療急性白血病
方用①鹿茸37.5g,紅參、丹參、五味子,棗仁各6g,當歸、黃芪各10g,紅花4g,雄黃2g,香油10g,蜂蜜適量,上藥研末,煉蜜為丸,共製1000丸。②銀花、漏蘆、黃芩、黃連、公英、地丁、雞血藤、菟絲子各10g,仙靈脾、丹參各6g,水煎分2次服,日1劑,丸劑,每次1丸,日2次。體質較弱者兩方可同時服用。共治2g例,完全緩解17例,總有效率85.7%。生存期最長3年2個月(方源於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九香蟲(《本草綱目》)
本品為蝽科昆蟲九香蟲的幹燥蟲體。
【別名】
黑兜蟲、瓜黑蝽、蜣螂蟲、打屁蟲、屁巴蟲、屁板蟲。
【性味歸經】
鹹、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
溫腎壯陽、理氣止痛。用於肝腎虛虧、腰膝酸軟、胸脘痛悶氣滯、陽痿等。
【成分】
含脂肪(包括棕櫚酸、硬脂酸、油酸等)。
【臨床治驗】
治療胃癌
九香蟲9g,藤梨根90g,龍葵、石打穿各60麼、鳥不宿、鬼箭羽、無花果各30g,便秘加全瓜蔞30g(打碎);嘔吐加薑半夏15g;疼痛加蘇羅子15g,水煎服,日1劑。共治72例,用藥後症狀改善,病灶基本穩定1個月以上者50例,有效率69.4%。此方適用於中晚期患者(方源於上海市徐彙區天平路地段醫院王佑民主任醫師)。
治療食管癌
九香蟲、雄黃、朱砂、浮石、血竭、指甲、木香、川樸、白芥子各30g,巴豆仁、黑豆、綠豆、乳香、急性子、兒茶、烏賊骨、斑蝥、沉香、元胡各60g,硇砂、硼砂、烏梅肉、內金、輕粉、木通、滑石、川軍、枳實、桃仁、鉛粉、黃米各90g,百草霜、三棱、莪術、靈仙各120g,杏仁、炒木鱉子各150g,鐵甲軍1g0g,蟾酥9g,上藥研粉煉蜜為丸,每丸重9g。每次服1丸,日2~3次。另將靈仙、急性子、鬱金、瓜蔞、山甲、牡蠣各30g,枳殼、薤白、桔紅、海藻、黑芝麻、核桃仁各15g,木香9g,川椒6g,硼砂3g,水煎2次分服,每日1劑。胸痛加黃藥子50g,噎膈加柿蒂,柿霜或雞風藤各30g,青風藤、海風藤各9g。共觀察多例,療效肯定,對其他腫瘤亦有效(方源於天津市第二防治院東興市場防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