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有健康、穩定的個性。個性又稱人格,是指一個人完整的精神麵貌。閃光的人格,具有巨大的潛能。個性好的人性格溫和、意誌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蕩、情緒樂觀,在人生的道路上經得起批評、委屈、挫折、打擊、逆境、疾病以及各種痛苦和不幸。能自我控製、自我調節、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甚至有些特殊人物具有克服困難、獲取勝利的頑強靈魂和不死的力量。如徐州五金公司總經理兼書記韓玉亭同誌就是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自1969年開始,到現在得了5次惡性腫瘤,1次良性腫瘤,前後開了12刀,拿掉了身上14個“零件”!和癌症鬥爭了34年,始終沒有向癌症屈服,一直戰鬥在工作崗位上。她已年過花甲,是全國特等勞動模範,著名女企業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三八紅旗手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聞名全國的“女鐵人”。
亞健康的概念
很多人在生病之前,實際上身體已處在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特殊狀態了。這種狀態被醫學界稱之為“人體第三狀態”或“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在人的一生中可間斷或連續伴隨人們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它往往是人體衰老和疾病產生的誘因和起因。當人們處於“亞健康”狀態時,不但沒有旺盛的精力去工作、學習,而且機體和精神上還會有各種痛苦和不適,而對於這種生理上和病理上的改變,現代醫學生化檢查手段又未能發現器質性病變或不能確診為某種疾病。據專家們預測,目前我國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比例約在50%以上。
亞健康作為一個新的醫學概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才被納入醫學科學視野,它從千百年來固有的健康與疾病的概念中分離出來,是21世紀醫學研究與發展的一個嶄新的課題。我國已在2004年元月份在北京開設了亞健康醫院。
亞健康的表現
亞健康的表現是指與疾病無關或者說不是由疾病所引起的症狀。通常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精神不振、多夢、失眠、易疲勞、情緒不穩定、心態不平衡、頭暈、目眩、頭痛、腰膝酸痛、脫發、項背酸痛、胃腸脹氣、消化不良、便秘、性功能減退、麵部褐斑、總懷疑自己有病等多種多樣的症狀。
引起亞健康狀態的原因
引起亞健康狀態的原因很多,如作息不規律、膳食不合理、疲勞過度、吸煙嗜酒、縱欲、突發性的傷害與事故、人際交往不和、精神壓力大、心態不平衡、家庭不和、婚姻失敗、工作或學習上遇到挫折等。
怎樣防治亞健康
有規律的生活、平衡的飲食、勞逸結合、豁達地麵對現實,保持心態的平衡、家庭和睦、培養興趣、熱愛生活、戒除不良嗜好,注重養生等,都對預防亞健康狀態的發生或糾正亞健康狀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亞健康與健康、疾病之間,亞健康處於中位的動態變化過程。因此,對身體健康者要注重保健養生,對疾病者要偏重治療,而對亞健康者則需要調理。若亞健康與健康重疊則需要偏重於調理養生;若亞健康與疾病相應時則應調理與治療同步進行。
中西醫學與養生
從人體科學上講,實踐的基礎是醫學。說到醫學,人們都會想到中醫與西醫。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養生是以自我修複、自我實踐為基礎的醫學,是一門既古老又新穎的醫學。下麵就把西醫、中醫、養生的各種功能、特點及相互間的關聯作一簡單的論述。
西醫
1.西醫的特點
西醫理論以人體生理解剖學和細菌、病毒學及飲食營養學為基礎,是看重物質作用的外向型醫治方式。
西醫的診病方式多借助於各種儀器的檢查和化驗分析。
西醫治病多采取手術、輸液、打針、化學療法、物理療法及各種化學藥品的服用。
西藥多是用人工方法提取合成的,各種化學藥品都是人為製造的。
西藥對疾病的分類、劃分多是按人體生理解剖及細菌、病毒的侵入人體而命名的。
西醫的防病多是殺菌、滅毒、疫苗接種、講究營養及體育鍛煉等外向型措施。
西醫的長處是對各種危急病症及外傷有很好的搶救措施與治療效果,注射各種疫苗對預防傳染病有獨到之處。
2.西醫的不足
西醫的不足之處便是把本來整體的人體分割開了。分割的缺點也為後來的醫學界所認知。黑格爾也認識到這種分割式方法的缺陷。他指出:“生物機體的各種器官和機能都是處於彼此相互作用的關係中,不應該把動物的四肢和器官機能隻看作是動物的各個部分,因為四肢和各種器官隻有在它們的統一體中才是四肢和各種器官,隻有五解剖家手下才變成單純的部分。但解剖學家這時所處理的已經不是活的軀體,而是屍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