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3 / 3)

維生素C(VITAMINC)

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防止癌症發生,減少心髒病和中風,有利於牙齦和牙齒,防止白內障發生,加速傷口愈合,緩解氣喘,對治療不育症也有功效。維生素C供應充足可以推遲衰老。花椰菜、甜瓜、青椒、柚子都是維生素C的好來源。多服些維生素C藥片也不必擔心,維生素C過量不會產生毒性。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附屬醫院的研究員伊爾·道森博士認為:每人每天攝入200—300毫克才算足量。有不少研究人員認為美國營養標準推薦表推薦的維生素C日攝入量60毫克(相當於半杯鮮桔汁的含量)遠不能滿足需要,尤其用它防治感冒的時候更覺量少,維生素C可以防治感冒現在已經家喻戶曉。

如果你抽煙,你需要更多的維生素C。抽煙者血液中維生素含量比較低,目前還沒有人能解釋其中原因,既然事實如此,隻好先多服些維生素C以補充不足。

維生素E(VITAMINE)

研究表明維生素E可以降低膽固醇,防止血小板在動脈內集結,提高免疫力,清除體內雜質,防止白內障。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杏仁、花生和山核桃。單從日常飲食中很難獲得足夠的維生素E,幸好服用維生素E藥片比較安全,即使大大超過美國營養標準推薦表所說的10毫克也無妨。聖路易斯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化學專家馬克思·霍維特博士每天服用269毫克維生素E,他認為這個用量十分安全。

水(WATER)

在所有的營養成分中,水最重要,特別是對那些肌肉發達的人來說。肌肉中所含的水份比脂肪中多三倍,(在普通男性的身體中,肌肉占40%;在普通女性身體中,肌肉占23%。)水可以潤滑關節,調節體溫,水還可以向人體供應所含的各種礦物質。普通人每天至少需要2公升水,相當於8個玻璃杯的容量。如果你喜好運動,需要量則增加一倍。從食物中也能得到水:麵包含水36%,馬鈴薯含水80%。

鋅(ZINC)

人體內有足夠的鋅才能保證性欲旺盛,性功能和生殖能力健康正常。醫生們用鋅治療陽萎,鋅對加速人體傷口的愈合,抵抗疾病也有明顯的功效。美國營養標準推薦表上注明男性每天鋅的正常需要量是15毫克,可是實際攝入量往往隻有2/3。如果運動量大,缺鋅更多,因為男人出汗的時候,比女人損失更多的鋅。一塊110克重的瘦牛肉可提供日需要量的一半,其他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火雞、海產品、麥片和豆類。體內鋅量過多時,其他的礦特質便不能發揮正常作用,因此專家們建議:如果需要補鋅的話,日補充量勿超過15毫克。

附件炎是怎麼回事

子宮兩側的輸卵管和卵巢,統稱為子宮附件。由於輸卵管與卵巢鄰近,輸卵管發生炎症時,卵巢往往亦同時受累,因此輸卵管卵巢炎就叫做附件炎。它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以慢性附件炎最為常見,一般是先有急性炎症,未能徹底治療,或體質較差,病程遷延轉為慢性,也有的急性炎症過程不明顯,一經發現就已經是慢性的了。

附件炎的發生多因產後、流產後,或因婦科門診手術無菌操作不嚴格致病菌上行感染所引起;如果性生活在產後發生過早、過頻,不注意月經期衛生,也可以引起感染而發生附件炎。患者表現為低熱,易感疲乏,一側或雙側下腹墜痛,腰骶部酸痛,月經失調,月經量增多,白帶增多,或輸卵管粘連阻塞而致不孕。婦科檢查時感到輸卵管增粗,如有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時,則可摸到囊性包塊。其防治同盆腔炎。

慢性附件炎雖然經過中西藥物、理療等方法治療後,可以收到消炎散腫的效果,症狀減輕,但隻有少數患者的輸卵管可以複通;有的人輸卵管雖然複通,但通而不暢,易發生輸卵管妊娠。大部分患者治療後不久症狀又複發,很難達到根治效果。

子宮肌瘤及表現

子宮肌瘤是由於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其中含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腫瘤,其發病的確切病因不清,但發現與體內內分泌紊亂有關。多發生於30歲以後,一般絕經後肌瘤不會增大,還有縮小的趨勢。肌瘤可生長在子宮的任何部位,多數生長在子宮體部,少數生長於子宮頸部。

子宮肌瘤一般無明顯症狀,多是在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它的臨床表現常與肌瘤的生長部位、大小、生長速度等有關。主要症狀為:月經頻數,經量過多或持續過久;肌瘤長大後可以在下腹摸到腫物,或因肌瘤壓迫周圍髒器而有壓迫症狀,如尿頻、排尿障礙、尿瀦留、便秘、下腹墜脹、腰背酸痛、下肢浮腫等不適;漿膜下有蒂肌瘤發生扭轉時可出現急腹痛,肌瘤紅色變性時,腹痛劇烈並伴有發熱;粘膜下有蒂肌瘤可以脫出子宮頸口發生壞死,致白帶增多或膿、血性臭白帶;肌瘤壓迫輸卵管,子宮變形,影響受孕,導致不孕症;月經過多者可造成繼發性貧血,出現心跳、氣短、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

根據病史、症狀、體征及B超檢查,一般典型的子宮肌瘤比較容易診斷。

婦女須防尿路感染

由於女性尿道短而直,尿道括約肌功能較差,加上緊鄰陰道,極易受到汙染。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潛伏在尿道口附近的細菌就會乘虛而入,沿尿道逆行到膀胱、輸尿管或腎盂,誘發女性尿路感染。所以尿路感染多發於女性,尤其多見於育齡婦女。

女性在嬰幼兒時期,如果尿布更換不及時,又穿開襠褲,使尿道口很容易被汙染。青春期少女如果不注意經期衛生也是尿路感染的常見原因。成年婦女尿路感染的發病率顯著升高,尤其是新婚夫婦缺乏性知識,使女方在生殖器官受到刺激的同時,尿道和膀胱也受到強烈刺激和接觸,細菌極易侵入尿道而引起感染。懷孕後的婦女由於子宮增大壓迫輸尿管,加上內分泌激素孕酮的作用,使輸尿管鬆弛,導致尿路阻塞和尿液返流,為細菌感染造成了機會。絕經後的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粘膜萎縮,也易患尿路感染。

預防女性尿路感染的最好方法就是從嬰幼兒開始經常保持外陰的清潔,勤換內褲,特別是在月經期、妊娠期及產後更應注意,新婚女性為防止蜜月性膀胱炎,避免給新婚帶來苦惱,夫妻雙方在房事前必須洗手、洗淨外生殖器,房事時男方不可動作粗暴。性生活不宜過頻,事後女方應排尿一次,使尿道中的細菌隨尿排出。性生活後多飲開水,也是預防措施之一。

患有尿路感染的女性常有尿頻、尿急、尿痛、尿色混濁、血尿以及發熱、下腹部脹痛和腰痛等症狀。患了尿路感染,應及早控製炎症,口服呋喃坦叮,可有效抑製細菌的繁衍;還可加服顛茄片,可解除膀胱及尿道的痙攣。如果病情嚴重並伴有發熱、腰痛等症狀,應加用抗生素,同時要多飲開水。通過多排尿使膀胱、尿道得到機械性衝洗,以利於細菌及炎症產物的排出,並避免細菌上行感染腎髒。

注意:在症狀消失後,還應繼續用藥1~2周才能有效防止複發,以免變成慢性炎症。

婦女腰痛的原因和特點是什麼?

腰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發病年齡以35-45歲為最多見。腰痛的主要原因是以急、慢性軟組織勞損為主,其次為姿態性疾病、風濕病、關節炎、脊椎裂等。20-30歲女性出現腰痛多考慮先天性腰椎畸形;40歲以上的患者以腰肌勞損多見;50歲以上的患者,以腰椎退行性病變多見。女性患腰痛者較多,約80%的人曾患腰痛,但真正是因為婦產科疾患所引起者卻並不很多。許多病人的腰痛,雖不是婦產科疾患所致,但初次發病卻常在妊娠、分娩、產後和人流等時期,所以很容易被誤認為與婦產科疾患有關。

婦產科疾病所引起的腰痛,其部位較低,大部分集中在骶骨區域,凡該區有疼痛時應詳細查婦科內診和三合診。婦科疾病的腰痛以各種炎症為主,如子宮頸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其次是子宮後位、子宮脫垂及晚期腫瘤。多伴有白帶增多,月經不調或腹部隱痛等症狀。女性絕經後,雌激素缺少導致骨質疏鬆,也會經常腰背酸痛,或伴有關節疼痛等。妊娠時因卵巢內分泌影響,使骨盆關節韌帶鬆馳、關節體位改變等,亦可導致腰部酸痛。因分娩引起腰痛者,要考慮有無恥骨聯合分離。

每日一杯酸牛奶——預防乳腺癌

經常飲用酸牛奶可有效地預防乳腺癌的發生。

這是因為酸牛奶中含有高活性的乳酸菌和嗜熱鏈球菌,它們的產物可以幹預人體內的腸肝循環。腸肝循環與人體對脂肪的吸收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一旦受到幹預,就可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對脂肪吸收量小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比對脂肪吸收量大的女性低得多。此外,由於每天飲用一定量的酸牛奶,可以增加人體免疫球蛋白的數量,有利於提高整個機體的營養水平,從而加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

所了為了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請養成每日喝一杯酸牛奶的良好習慣。

乳房自我檢測法

檢測內容:包括雙側乳房的外觀、對稱性、皮膚顏色及質地、乳頭情況、有無腫塊及乳頭溢乳或溢液等。

檢測時間:最好在兩次月經之間,每月進行自我檢查1次。若能固定在月初或月末更好,這樣不易忘記。

具體方法:

視診:脫去內衣,麵對鏡子,觀察雙側乳房大小、顏色有無變化,是否對稱,乳頭有無異常的凹陷。將雙臂自下向上舉起時觀察乳房能否自然隨之運動,有無局限皺縮。

觸診:觸摸乳房有無腫塊和腋下、鎖骨區淋巴結有無腫大。在洗澡時進行檢查更為方便,用左、右手分別檢查對側乳房。方法是四指並攏,用掌麵指端檢查,自乳房上方開始,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移動,完成一圈後,依次移向乳房中心作同樣檢查,最後達乳頭處。將乳房捏在手中進行觸摸腫塊的方法是錯誤的。用左右手交叉觸捫腋下及鎖骨區淋巴結有無腫大,腫大的淋巴結數目多少,大小如何,可否移動,有無粘連,有無紅腫疼痛。不要把妊娠或哺乳期的副乳腺當作淋巴結腫大。

檢查溢乳與溢液:上述檢查完畢,用拇指與四指分別置於乳暈兩旁,擠壓乳房,觀察是否有乳汁、血性分泌物或草黃色液體自乳頭流出,單側還是雙側。

每次檢查後應詳細記錄腫塊的數目、大小、部位、質地、感覺;溢液的性質、側別,以便與以後的檢查作比較。一旦發現腫塊應該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