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來和大家一起座談一下關於“生活方式與健康、老齡化和心血管病”的問題。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50-65歲以內算中年人,65歲至75歲算青年老年人。75歲至90歲才算正式老年人。咱們在座的有中年、青年老年人。”那麼人的生理壽命應該是多大歲數呢?按照生物學的原理,哺乳動物它的壽命是它的生長期的5倍至7倍,人的生長期是用最後一顆牙齒長出來的時間(20至25歲)來計算,因此人的壽命最短100歲,最長175歲,公認的人的壽命正常是120歲。那麼應該怎麼度過呢?在這個120歲當中應該是健康7、8、9,百歲不是夢;70歲、80歲沒有病,90歲也很健康,沒有病;那麼活到100歲不是夢,人人都應該健康100歲,這是正常的生物規律。可現在的情況呢?應該平均活120歲卻隻有70歲,整整少活了50歲。本應該70、80、90歲很健康,好多人40多歲就不健康,50多歲冠心病,60多歲死了,也整整提前得病50年。現在提前得病、提前殘廢、提前死亡成為當今社會普通現象。
我在北京調查,小學生已經有了高血壓,中學生開始動脈硬化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所在。為什麼我們經濟發展了,錢多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反而死得更快呢?有人就以為現在心腦血管病多、腫瘤、糖尿病多都是因為經濟發達了,生活富裕造成的。錯了,完全錯了!我認為這些病並不是因為物質文明提高了造成的,而是因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識缺乏而產生的。美國的經濟表明:白人跟黑人相比,白人錢多,物質生活好,但是白人高血壓、冠心病、腫瘤明顯比黑人要少,壽命要更長;美國白領人地位高,收入也高,可是他們各種疾病遠遠低於藍領人,壽命也長。說明什麼呢?因為白領人受到較好的健康教育,精神文明、衛生知識、自我保健意識高。因此,現在我們得病越來越多,並不是因為物質文明好,而是精神文明不足,一手硬一手軟。如果我們提高了衛生保健知識,那麼我們就可以在經濟發達的同時更健康,而不是病多。所以首先要跟大家講清楚,病越來越多絕不是物質文明豐富了,收入多了,錢多了,是因為衛生保健知識沒跟上。
現在影響我們身體健康,主要是什麼病呢?心血管病是第一位,去年全世界死於新老心血管病是1530萬人,占整個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講過,隻要采取預防措施就能減少一半的死亡,就是說有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預防的。因此鍾道恒博士說過一句話: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因此再三提出告誡,不要死於愚昧,不要死於無知,因為很多病是可以不讓它發生,可以避免死亡。有一個例子,有位同誌,因為我們知道他有冠心病,一定要避免著急和突然地用力。有一回他去搬書,很重的書,其實一回搬二本三本書,一點事也沒有,他一回搬一摞書,一使勁,當即心跳停了,經過全力搶救以後,心髒回來了,可腦子死亡了,變成植物人,一個人年醫藥費花150萬,如果他要是受過健康教育,知道老年人不能憋氣、突然用力,搬書一回搬二、三本就行了,不去搬這一摞書,就不會變成植物人。一個人花了150萬。另外一位北京老同誌在計劃經濟時代,11月1日買下許多白菜回家放在牆根,結果三天後下了一場雪,他怕凍壞了,於是從三樓下來搬白菜。白菜一顆好幾斤,第一次搬了三顆,從樓底搬到三樓陽台;第二次又搬了兩顆;第三次竟搬了七顆。白菜50斤重,平時不常幹活,一下子上下三樓,累得直喘,越喘越厲害,咳嗽吐痰,吐血沫痰,他知道不行,趕緊上醫院吧!一到我們安貞醫院,一看不得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趕緊挽救,打上一針,這一針藥0.1克就要15000元錢,同誌們,金子1克才100塊,0.1克才10塊錢,這個藥0.1克要15000無錢,藥還挺好,打進去之後就慢慢化開了,最後花了6萬塊錢,病治好了。可一想,當時100斤白菜才12塊錢,50斤白菜才6塊錢,為了搶救這6塊錢的白菜花6萬元醫藥費,命差一點就沒了。如果他接受健康教育,要知道這個事就好了。唉喲,平常不太活動的人不要突然之間幹重活,就可避免這個事。
我們科學家還經常強調一句話:老年人要注意三個半分鍾,三個半小時。
三個半分鍾是一句話,不花一分錢,可以少死多少人啊!有些人白天好好的沒事,說晚上死了。嗯,昨天我還見他,怎麼就死了呢?他夜裏起床上廁所太快了,突然一起床唉喲,腦缺血,體位性低血壓,腦缺血旋轉摔倒,有的顱骨碎了,有的心髒驟停。那麼科學家怎麼提出這三個半分鍾呢?因為我們在遙控心電監測時,發現好多人白天心電圖正常,突然晚上老是心肌缺血,提前收縮。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他突然一起床,一下子血壓低,腦缺血心髒停了。科學家就提出三個半分鍾: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鍾;坐起來又坐半分鍾;兩條腿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鍾。經過這三個半分鍾,不花一分錢,腦缺血沒有了,心髒不僅很安全,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瘁死,不必要的心肌梗塞,不必要的腦中風。有一次我們講完課,有位老幹部大哭,我說:“你哭什麼呢?”他哭得非常傷心說:“唉,我就是兩年前夜裏上廁所,走得快了一點、猛了一點,頭暈,結果呢,第二天半身不遂,整整在床上躺了8個月,長起褥瘡來,獨生子都不孝順了,我早聽這節課,就不至於一起半身不遂,早知道三個半分鍾,我哪至於受八個月的罪。”
三個半小時,就是早上起來運動半個小時,打打太極拳,跑跑步,但不能少於三公裏,或者進行其它運動,但要因人而異,運動適量。其次,中午睡半小時,這是人生物鍾需要,中午睡上半小時,下午上班,精力特別充沛,老年人更是需要補充睡眠,因為晚上老人睡得早,起的早,中午非常需要休息。三是晚上6至7時慢步行走半小時,老年人晚上睡得香,可減少心肌梗塞高血壓發病率。
健康教育就是用一些很簡單的辦法來預防很多重要的病。現在有人講現代科學發達了,希望治病用高科技行不行。高科技好是好,代價太貴,隻能為少數人服務。我們說心髒移植,全國第一例成功的是在我們安貞醫院做的,東北一個14歲的小女孩,心髒移植以後活了214天,花20多萬元,每天1000多元錢,它那一種口服藥,一小瓶100毫升5000塊,打一針就1500塊錢,太貴了,而且心髒很複雜,搭橋還要放支架;現在說冠心病治病,可以用根導管,再放個架子,那好倒是好,這個支架直徑3厘米,內徑3毫米,重量不到0.5克,多少錢呢?25000元錢,一次放2個、3個,再搭一根導管,18000元錢一根,用一次就得扔了,做一回5萬、7萬、10幾萬,而且高科技不可能使人恢複到原來沒有病的狀態,仍然不如不得病好。我們控製高血壓,很簡單,一天一片藥,減少腦溢血,真正的腦溢血要開顱打洞抽血,治好也是半身不遂,你還不如不得腦溢血多好啊!我們醫院有個同誌高血壓12年,他的血壓很奇怪,200時不難受,可一吃降壓藥倒很難受了,他老不吃藥,他打聽了兩個醫生,一個醫生說,你必須吃藥,一個醫生說,你既然吃藥難受,你就別吃藥吧。他就不吃了。12年下來,動脈硬化,尿毒症,這可不得了,還要透析,一個禮拜換三次血,一年9萬元錢,結果透析了10年,花了90萬元錢,他愛人為他請了10年的假,整天坐在輪椅上,死不死活不活,浮腫貧血,最後也死了。其實呢,一天一片藥,3毛錢就管住了,但沒有按照科學的方法,結果就花了90萬。其實預防很簡單,減少很多人得病,減少很多人發生意外,從這方麵來講,高科技遠遠不如預防為好。
那麼這裏要談到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觀念問題。同誌們觀念必須轉變,什麼叫觀念轉變呢?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現在這麼多的各種各樣的病,歸根到底就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成的。如果我們堅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得病。一共就四句話,十六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這四句話,十六個字,能使高血壓減少55%,腦卒中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1/3,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麼錢,因此,健康方式很簡單,效果非常大。為什麼觀念要轉變呢?我1981年去美國,1983年專搞預防醫學研究,導師是非常有名的斯丹姆教授,世界上健康學權威,他帶我到一個社區,在美國芝加哥西方電氣公司開一個會,午餐會,老板說今天開會給55歲至65歲退下來,這十年當中不得病的人發獎,一個人發一件T恤衫,一個網球拍,還有一個信封,裏麵裝一張支票,是象征性的少量獎金。啊,大家鼓掌,都很高興。回去一想,美國這個企業家太聰明了,因為他的工人十年不得病,不花錢,可省幾百萬醫藥費,你才給他一件T恤衫,一個網球拍,你想他創造的財富有多少錢?他這個公司有個遊泳池、健身房、網球場,鼓勵大家運動,大家都不得病。唉喲,我一回來後,到北京一看,我們的工會主席、支部書記一到過年過節,看的是老病號,病越重,越去看他,健康的人反而沒人關心!唉,美國它關心健康人。我並不是說老病號不要關心,不是這個意思。在我們這裏,你十年不得病,那你幹活去,誰理你,美國這個公司所關心的是健康的這些人,讓大家健康,大家不得病。
在我們這裏,健康反而沒人關心,唉,你病越重,倒有人看,長期病假,每到春節總有人看他。我們觀念是重視醫療到了位,就是說我們現在醫療費花去5萬、10萬沒問題。我管的病房,幹部一住院就是幾萬。我國醫療費花100萬也沒問題,但預防費卻一分錢也沒有。實際上專家測算,心血管病預防花上1元錢,醫療費能省上100元錢。我在北京農村搞過一個調查,有戶農民一年收入20多萬,他很有錢,他光過年給小孩買煙花爆竹一花就2000多塊錢。這麼有錢的人,到他家裏一調查,全家7口人一把牙刷,他認為刷牙是多餘的,結果這家7口人有4個得高血壓。實際上口腔的健康,可以減少很多病,如動脈硬化、心髒病。在國外口腔健康被認為是第一重要的,世界衛生組織也非常重視口腔衛生健康,所以觀念要轉變,從治病轉變到預防上。
下麵再說說動脈硬化、腫瘤、糖尿病究竟怎麼得的呢?得這些病有兩個原因,一個叫內因,、一個叫外因。內因就是遺傳基因,外因就是環境因素,得病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首先講內因,內因是一種遺傳,一種傾向,比如說爸爸高血壓、媽媽高血壓,生出來的小孩45%得高血壓;如果爸爸、媽媽有一個得高血壓,生出來的小孩子28%得高血壓;如果爸爸媽媽都正常,孩子有沒有高血壓,也有,但隻占3.5%。因為遺傳是一種傾向。為什麼有些人生出來膽固醇就高,剛剛生出來血壓就高了,這是遺傳,遺傳有一定的影響,遺傳的影響我們簡單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小白兔應該吃什麼呢?本應該吃蘿卜,但假如從今天開始讓小兔子吃雞蛋黃拌豬油,蛋黃膽固醇高,豬油都是動物脂肪。四個禮拜,每隻小兔子都得了冠心病。下麵我們換用北京鴨子做實驗,北京鴨子讓它吃蛋黃拌豬油,結果很奇怪,鴨子怎麼吃,天天吃,膽固醇不高,動脈也不硬化,更沒有冠心病,唉,這就奇怪了,怎麼兔子一喂就動脈硬化,鴨子就沒有動脈硬化呢?道理很簡單,兔子是兔子,鴨子是鴨子,遺傳不同啊!人也是一樣,為什麼張三他一吃肥肉膽固醇就高,動脈就硬化,冠心病就來了,而李四天天吃肥肉,他什麼事也沒有,因為張三是兔子型的,李四是鴨子型的。鴨子型就沒事,你兔子型就倒黴。先天你就倒黴為什麼有人,你看他吃得並不多,可就減不下肥來,那吃得很多的人就胖不了,就因為人的類型不同,遺傳不同,有些東西遺傳是100%,有些遺傳是個傾向,高血壓、冠心病是一個傾向。
同誌們,人和人表麵看起來,高矮差不多,胖瘦也差不多,長相都是人,好象也差不多,其實人和人有天壤之別。比如,我們說人生吧,風風雨雨,每個人都會遇到著急不痛快的事,但是遇到生氣、著急、不痛快的事,張三一生氣心跳加快,血壓高,臉紅,氣得哆嗦;李四一著急生氣,心跳不快,血壓不高,可是胃痛,胃穿孔,胃出血;王五一生氣著急得糖尿病了,唉,第四個人生氣著急,既不得心髒病也不得胃病,得了癌症。我們科有一病人60歲,一輩子健康很好,有一天他回家一聽不得了,原來他大兒子騎自行車從胡同裏出去一拐彎,對麵來輛大卡車一撞,把脖子撞斷了,高斷截癱,就象桑蘭一樣,他到醫院一看可不得了,正搶救呢,身上插著七根管子,從鼻管、胃管到尿管,還有胳膊上、腿上到處都是。他兒子25歲準備結婚,醫生告訴他兒子將高位截癱,今後大便小便都成問題,不說結婚,工作也不成了,生活也不行,以後一輩子都要人侍候,醫藥費要多少錢呢?3天1萬塊錢,唉喲,可不得了,大兒子是這麼一個狀況,今後一輩子誰管呢?怎麼辦?唉喲,回去之後真是吃不消,結果憂慮以後不但吃不下飯,水都喝不下,後來上醫院看,一拍片食道癌,喉管阻死了,趕快開刀,一開刀胃裏還有兩個癌,以前還健康,壓力一來長期憂慮,兩個部位三個癌,手術以後還憂慮兒子,結果比獨生子還死得早,截癱孩子還在搶救,對他來說壓力造成了癌症。第五個人也是遇到壓力,變成精神分裂症了。第六個生氣、著急什麼事也沒有。都是人,都是生氣著急,遇到壓力,有的人得心髒病、潰瘍病,有的得糖尿病,有的人什麼事也沒有。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記得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每天一早第一件事就是揪鬥走資派。有一個黨委書記是女同誌,前前後後鬥了100多次,剃光頭“坐噴氣式”。但是這個女同誌非常不簡單,鬥完了回家以後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若無其事,我從心眼裏佩服她,她不愧是真正的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製成的。過不幾天又揪出護士長了,一個上海人,模範護士長,待病人如親人,真是非常好。可是呢,她有什麼事呢?說她爸爸是曆史反革命,跟她有什麼關係呢,因為護士長特別孝順,每個月給她爸爸寄20塊錢,階級陣線沒劃清楚;她是護士長,說她對病人如親人,可她沒經過戰爭的考驗,沒經風雨世麵,一聽明天也得把她揪出來剃光頭,可不得了,當時一恐懼,精神就崩潰了。唉喲,與其明天這樣受侮辱啊,還不如死了,死沒有地方死,最好的辦法是放血吧?把動脈裏的血放掉就完了,又怕把地弄髒了怎麼辦呢?找了一個塑料桶,用手術刀片,切手上動脈,兩手的動脈都切斷了,再將兩手放在桶裏放血,血放到一半,血壓一低,動脈痙攣,血還出不來哩,想死還死不了。怎麼辦呢?天亮了紅衛兵要來了,咬牙從五樓跳下來,頭顱著地,粉碎性骨折,當時就死了。那個地方是我們上班必經之路,雖然屍體搬走了,但是一地腦漿一地血,慘不忍睹,誰見了都終身難忘。怎麼人家鬥一百多次,若無其事;你明天才鬥,今天精神就崩潰了,這就是人和人不同,人和人心理承受能力、精神、性格、意誌和各方麵都不一樣,所以人和人千差萬別,這就是內因不同。因此有人生出來膽固醇就高,為什麼北京小學生高血壓,中學生動脈硬化呢?因為他爺爺高血壓,爸爸心肌梗死,所以他打小學開始血壓偏高,如果還有肥胖,那個個將來都是冠心病候選人。
我們現在講的這些病,內因在慢性病中所占的份量不是主要的,隻占20%,80%是外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過外因調控以科學的生活方式來減少疾病。健康的鑰匙在自己手裏。外因可概括為四句話十六個字:第一,合理膳食;第二,適量運動;第三,戒煙限酒;第四,心理平衡。
我們先講健康第一基石——合理膳食。民以食為天,合理的膳食很重要,因為合理的膳食可以讓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血凝度不粘也不稀,那麼合理膳食怎麼辦呢?兩句話,十個字:第一句話叫做一、二、三、四,五,第二句話叫做紅、黃、綠、白、黑。記住這兩句話十個字,那就是科學的合理的膳食,在世界上是最科學的。
那麼,什麼叫“一”呢,每天喝一袋牛奶。我們中國人膳食有很多優點,但缺鈣,中國人差不多99%缺鈣,缺鈣有什麼結果呢?三個結果:第一骨疼。缺鈣的人骨質疏鬆,骨質增生,腰疼,背疼,腿疼,老年抑鬱症,反正渾身疼;第二龜背;越活越矮,越活越收縮,歲數越大個子越小,為什麼呢,龜背;第三,骨折。一摔骨頭就斷了,這個事太多了,我們碰到一個病人,病人就咳嗽,氣管咳嗽胸部老疼,最後不咳嗽也還疼,他很奇怪是不是得肺癌了,結果到放射科去照片,唉喲,放射科醫生一看嚇了一跳,你光咳嗽就咳斷了三根肋骨,住院以後他還疼,不能翻身,老不翻身,我幫你翻身,啪,又斷了一根,斷了四根,全身骨頭都鬆了。所以缺鈣造成三大症狀。那麼為什麼會缺鈣呢?因為每天需要800毫克鈣,而我們的夥食裏僅有500毫克鈣,就是每天補足一袋牛奶,正好補齊了。牛奶什麼時候開始喝呢,從一歲開始喝,喝到什麼時候呢?終身喝奶。外國很多人高大健康,實際上是因為他們喝奶喝的多,最典型的是日本,1937年侵略中國時係“小日本”,而現在日本人變了,同齡中小學生,日本孩子超過北京孩子,更不要說比廣東人高,比福建人高得多,為什麼呢?很簡單,二次大戰後,日本政府每天中午給中小學生每人免費供應一袋牛奶,就這麼簡單,就這麼一袋牛奶,日本人一代比一代高,現在超過中國。日本有句話:“一袋牛奶振興一個民族”。英國孤兒院做過專門研究,孤兒沒有爸爸媽媽,吃得一模一樣,甲組每天加一袋牛奶,乙組不喝奶,就這麼一點差別,結果到15歲,都要離開孤兒院,進行工作前的培訓,結果一看,一天喝一袋牛奶的這組小孩身高比那組不喝牛奶的小孩平均身高高2.8公分;更重要的是喝奶這組,皮膚細膩,眼睛頭發有光澤,個個肌肉發達,而且聰明。人家外麵來挑選人啊,任你挑,孩子都是孤兒嘛,你愛挑誰就挑誰,第一批評選,一看名單,全都是喝奶這組的。可見喝牛奶不喝牛奶不一樣,一袋牛奶就這麼簡單,但身高、體重、智慧都不一樣。一天喝二袋奶的要高4.8公分,更明顯。牛奶什麼時候喝好呢?睡覺前。因為孩子長個子,白天不長,生長激素夜裏分泌,所以睡覺前喝奶加一片維生素C和一片複合維生素B,這個孩子不但身體高、體重好,抵抗力強,感冒、扁桃腺炎、肺炎、發燒什麼也沒有,很健康,一袋奶加維生素C、複合維生素B才一塊多錢,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