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覺得別人都不好,別人都不理解你,郝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對。事過之後能有所察覺,似乎自己太多事了,鑽了牛角尖。
我們可以對照以上“信號”自我檢查,具有上述兩項或兩項以下者,則為“黃燈”警告期,目前尚無需擔心,具有上述3~5項者,則為下一次“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勞死”的征兆;6項以上者,為二次“紅燈”危險期,可定為“疲勞綜合征”——“過勞死”的“預備軍”。另有三種人易“過勞死”:一是有錢(有勢)的人,特別是隻知道消費不知保養的人;二是有事業心的人,特別是稱得上“工作狂”的人;三是有遺傳早亡血統又自以為身體健康的人。
三、疾病
1、疾病的定義
“疾病”是指人體一個或多個部位正常的結構與功能失調。人體體內係統之間的平衡營造了一個適合於生命活動特點的內部環境,這稱為內環境。疾病是體內內環境不平衡的結果,是內環境不足以抵抗嚴重的應激、創傷、傳染性病原體、毒物、先天性代謝缺陷,營養不良或衰老的結果。疾病的後果取決於受影響的部位、正常功能受損的程度以及病人原先的健康狀況、年齡、性別和性格等特征。
2、疾病的起因
任何改變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內環境平衡的因子都可能導致疾病,但這並不是說對有害因子的任何接觸都一定導致疾病。疾病的發生與否還取決於有害因子的潛在能力和嚴重程度以及人體對有害因子作用的抵抗能力。
⑴不正常的生長物
⑵組織的衰老和變性
⑶免疫性變態反應和其他紊亂
⑷先天性和遺傳性疾病
⑸內分泌和代謝紊亂
⑹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侵染
⑺物理因素的損傷
⑻營養不均衡
⑼應激反應
⑽毒性物質
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及患病或受傷後迅速恢複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營養狀況。實踐證明,保健食品在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方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健康知識
一、了解自己的身體,掌握健康知識
我們知道,人體的八大係統包括運動係統、循環係統、呼吸係統、消化係統、神經係統、泌尿生殖係統、內分泌係統、免疫係統,它們具有消化、排毒、調理和免疫等功能,隻有這八大係統共同協調運作,我們的健康才會達到最佳狀態。
1、 人體的構成
(1)細胞:是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體內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應,都是在細胞及其產物的物質上進行的。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組成。
·細胞膜 是細胞表麵的一層薄膜,它可保持細胞的完整性,並有選擇性通透作用。
·細胞質 是細胞新陳代謝和物質合成的重要場所。由基質、細胞器和包含物所組成。
·細胞核 對細胞質的蛋白質的合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若除去核,細胞的合成代謝便很快停止,也不能進行分裂繁殖。
(2)組織: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的基本結構叫組織。人體的組織有四大類:
·上皮組織 包括表皮、黏膜上皮、血管內皮、胸膜及腹膜等,具有保護和分泌等功能。
·結締組織 種類繁多,結構多樣,功能也很複雜,有的為流動的液體,如血液、淋巴等主要起營養的作用;有的起連接和支架的作用,如骨、韌帶等。
·肌肉組織 根據形態、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可將其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神經組織 是構成神經係統的主要成分,由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神經細胞又叫神經元,而神經膠質細胞具有支持、保護、營養的作用。
(3)器官:心、肝、脾、肺、腎、腦等。
(4)係統:
·呼吸係統 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組成。
·消化係統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腸等消化道和各種消化腺。
·內分泌係統 包括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胰島、性腺、胸腺等。
·免疫係統 包括先天免疫,如眼淚、粘膜、淋巴等,及後天免疫,如免疫接種產生抗體。
·血液循環係統 由心髒和各種血管、血液組成,淋巴係統是血液循環係統的組成部分。
·神經係統 包括大腦、間腦、腦幹、小腦、脊髓、腦神經、脊神經、植物神經等。
·泌尿生殖係統 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泌尿係統;男、女的生殖係統由不同的器官組成。
·運動係統 主要由骨、關節、骨骼肌組成。
人體構成圖示:
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各種器官按不同的功能而劃分為不同的係統,從而構成了人體。可以說,細胞的健康決定了人體的健康。
2、影響細胞健康的因素
(1)先天(基因、遺傳)
人體細胞的細胞核上攜帶著遺傳密碼——基因。人體的身高、性格、血型、運動能力、免疫能力、疾病等很多方麵都與先天的遺傳有關,人體細胞的健康同樣也是如此。
(2)後天
攜帶基因的細胞所生存的環境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細胞的健康(種子是一樣的,但在不同的環境中生長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後天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我們都很重視老人、兒童的健康,但大家有沒有想到,年輕人擔負著造就和養育下一代的重任,年輕人的健康可以通過遺傳影響到後代的健康。所以年輕人的健康同老人、兒童一樣也是需要非常重視的。
(3)細胞的生存環境
細胞生存的環境又稱體液環境,包括血液、組織液、淋巴液、細胞內外液等,占人體比重達50-70%,極大地影響細胞和人體的健康。如果把細胞比喻為魚塘中的魚,那魚塘中的水就是細胞生存的體液環境。要維護好這個環境最主要的是要作好兩個方麵的工作,第一,清除體內毒素;第二,合理營養。
(4)均衡營養的重要性
為了在本世紀消滅便秘、高血壓、糖尿病等諸如此類的“富貴病”,科學家向老年人提出長壽保健五要點,就是:把住你的嘴、邁開你的腿、開動你的腦、保護你的肺、平衡你的心。
把住你的嘴就是要講究科學膳食,以耗為入,以健康需要為宗旨,不以好吃飽腹為目的,要求控製攝入的總熱量,做到糖、脂肪、蛋白質的比例在6∶2∶2的範圍。
吃、喝、呼吸、情緒、疾病以及其他不良生活習慣都會使我們體內積累大量毒素,造成神經係統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人體功能失常。這些體內環境的變化可以迅速誘發各種疾病。
(5)全麵、均衡、科學的營養
七大營養素
①水:約占人體體重的60%。
②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基本的成分,它是機體的重要物質基礎,機體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要有蛋白質參與,蛋白質在人體內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③脂肪:是人體需要量較大的另一類營養素。包括中性脂肪和類脂質。脂肪的重要生理功能包括提供必需脂肪酸;攜帶脂溶性維生素;提供熱能;使膳食有飽腹感等。
④碳水化合物:是人類從膳食中取得熱量的最經濟和最主要的來源。包括食物中的單糖、雙糖、多糖和膳食纖維。
⑤礦物質:又叫無機鹽。現已發現人體必需20多種無機鹽,其中含量較多且相對穩定的稱為常量元素,如鈣、磷、鉀、鈉、鎂、氯、硫。其餘含量少且波動大,稱為微量元素,如銅、鐵、碘、鋅、錳和硒等。
⑥維生素:可分為兩類,即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等和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C等。它既不供給熱能也不構成體組織,但參與無數的細胞活動,人體對它的需要量雖然極少,但缺乏任何一種維生素時,生理代謝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對維持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⑦纖維素:屬碳水化合物類。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攝入後不被人體消化吸收,形成大便中的廢渣,排出體外,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同時附著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等排出體外,有效製止成人心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如大腸癌的發生。人體內還有其他不了解的營養素,如生物素等。
(6)怎樣合理營養
美國科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100隻猴子隨便它吃,隨便它喝,另外100隻猴子隻讓它們吃七八分飽,結果呢?隨便敞開吃飽的那100隻猴子,幾年下來,胖猴多,脂肪肝多,冠心病多,高血壓多,死得多,100隻猴子死了50隻;另外100隻吃七八分飽的猴子,苗條、健康,精神好得多,很少生病,100隻猴子幾年養下來才死了12隻猴子,觀察證明,所有高壽的猴子都是那些喂得七八分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