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1 / 3)

健康的鑰匙在自己手中

有病上醫院,有病看大夫,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大錯特錯。

我們現在有個大誤區,什麼誤區呢?有病上醫院,有病看大夫,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大錯特錯。醫生有用嗎?有用,可以幫助你,不過很有限,隻占8%左右。美國一個心髒病專家說得好,一個病人,當你得病來找醫生的時候,醫生能給你的幫助很有限,而且任何醫生的幫助都不能使病人恢複到得病以前的狀態。因此好的醫生是讓人不得病的醫生。

如果60歲以前一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半身不遂、癌症,那你一輩子就會痛苦。最近美國有個研究,發現善於養生的人,基本上沒有各種病,也沒有什麼致病因素,這個人老年以後發病的醫藥費用是不善於養生的人的1/4、1/3。所謂不善於養生,就是經常講的亞健康啊、脂肪肝啊、高血脂啊這些。實際上一個人要想百歲健康,核心是60歲以前沒有病。

人們常說:“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不怕掙得少,就怕走得早。”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健康是幸福第一法寶。

健康不是醫學問題,是人文問題,社會問題。

健康需要教育

在這裏重要的問題是教育。教育人們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意義和作用極大。如上海市對一組250例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進行了兩年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指導,使心腦血管疾病和並發症的發生率分別下降了20%與18%。

北京曾實施了一個健康促進項目,對7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進行幹預,對居民的行為危險因素進行逐月監測和教育,包括吸煙、酗酒、不合理膳食、久坐、缺乏體育鍛煉和身體超重等,範圍達2284個居委會、330萬人口。僅對其中9700多名高血壓患者的教育管理,一年就節約醫療費100多萬元,使其治療率提高到90%,血壓控製良好率達58%。如果全市200萬高血壓患者都能受到這種教育指導,預計每年可減少醫療費支出2億多元。

俄羅斯在這方麵的重視程度可以借鑒。俄教育部長弗拉基米爾·菲利波爾稱,為了加強素質教育,俄教育部最近製定了《在俄教育體係中加強德育的計劃》,作為加強德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將在俄羅斯學校中開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俄羅斯的調查認為,一個人的生活隻有15%取決於醫學和藥物,85%取決於人的生活方式。近30年來,俄羅斯普通學校負擔過重,學生身體素質下降,中學畢業生隻有15%是健康的,85%患有各種慢性病。由於負擔過重和體質下降,中小學教育的水平也有所下降。為配合開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俄羅斯將中小學每周兩小時體育課增加到每天一小時,而且周六和周日不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鍛煉或者其他娛樂活動。

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生活方式的教育和推廣已進行很長時間了。早在1877年,美國密執安州建立的療養院就是一個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中心。現在美國有許多生活方式教育中心,盡管收費很高,來的人仍然絡繹不絕。

最近,衛生部公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的最新結果:目前在我國居民中,生活方式病越來越常見。其中,超重的有兩億人,患高血脂的有1.6億人,患糖尿病的有4000萬人,患高血壓的有1.6億人……

上述數字實在不容樂觀。以高血壓為例,如今,專門針對高血壓的藥物有100多種,觀點、學說層出不窮,相關研究更是已進行了100多年,但是這種病還是沒能被遏製住,患者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低齡化的趨勢——這是為什麼?我們的宣傳總是將原因歸結於物質太過豐富、生活節奏太快,然後再把各種防病治病的道理拿出來講一通。可是,很少有人想過,大道理誰都知道,但是為什麼人們的生活還是如故?真正的原因是那些防病治病的道理沒有化入血液,滲進骨髓,沒能形成一種信念,當然也就不能變成行動。

知識都是一樣,知道容易,信起來難。這裏的“信”,不是簡單地認為“這是對的”,這還是停留在了解的層麵上,我們強調的是能讓人身體力行的“信”。

健康九成靠自己

有病看西醫,養生靠中醫。若想壽而康,九成靠自己。

人這一輩子總免不了有生病的時候,當我們的身體出現不適感後,最先的發現者,不是醫生,而是我們本人。誰也不可能像自己了解自己身體那樣清楚。比如說,你吃到什麼程度算八成飽?你喝了多少酒為適量?你每天要睡多長時間才感覺舒服?你運動量多大正好?這些,別人是無法替你把握的,唯有靠自己在長期的生活、養生中去體驗,去總結,去調整,才能恰到好處。再比如,好多身體不適目前醫學上還不能很好地解釋清楚,特別是許多心理上的疾病,也隻能靠自己來調整。

健康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裏。我在這裏送給大家四句話:有病看西醫,養生靠中醫。要想壽而康,九成靠自己。

病多不是因為錢多,是因為保健知識不多。

有人認為現在疾病增多了,都是經濟發達了,生活富裕造成的。近年北京市調查,小學生已經有了高血壓,中學生也有動脈硬化了。我認為,病多了並不是因為物質文明提高了造成的,而是因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識缺乏而產生的。

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文明病”並非是文明社會帶來的,而恰恰是由膳食不合理、吸煙酗酒、運動過少和心理失衡等不文明生活方式造成的。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有好心情,才能有好身體。

這裏我講兩則故事。美國自行車運動員阿姆斯特朗,是一個睾丸癌晚期病人,醫生說他存活的概率小於1%,但他說對治療很有信心,一定積極配合。結果睾丸切除,接受放療化療後,依然堅持鍛煉,最後獲得了7次環法自行車賽冠軍。

法國有個26歲的女孩患了子宮癌,子宮切除,兩個月後右側卵巢轉移,右側卵巢切除;又過兩月後,左側卵巢轉移,第三次再切除;一個月後,結腸轉移,腸子切除,肛門造瘺。前前後後她一共接受了8次手術、6次化療,頭發掉光了,嘔吐,貧血,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每天躺在床上隻是等死,設計自殺的方式。一位朋友來看她,告訴她生命最珍貴,要有信心,並讓她想高興的事。於是,她想起三年前在法國海邊滑水的情景。那天藍天白雲,陽光明媚,海鷗從身邊飛過,她感到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妙。朋友說:好吧,我們為去海邊滑水做準備吧。第二天,女孩開始練習站立,兩個月後終於站了起來,又練兩個月後可以使用滑水板了。於是,她每天都很高興地練習,越練身體越好。兩年後她回醫院檢查,醫生嚇了一跳:沒想到她還活著,而且各項化驗指標都顯示正常。1996年,這個法國姑娘還獲得了世界女子滑水冠軍。

當她站在冠軍領獎台上時,誰能想到她曾是一個晚期癌症病人。樂觀積極的心態所具有的力量能超過我們的想象。

北京癌症協會曾做過一個統計,發現在1000多個抗癌明星中,長期生存的經驗基本來自兩條:第一是樂觀,心態穩定,對未來充滿信心,不害怕;第二是家裏人的關心、支持。

所以說,最關鍵的是心補。多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有了陽光的心態,就有陽光的表情、陽光的世界和陽光的未來。

健康生活三個“平”

要想健康快樂一百歲,我們記住三個“平”就行了。三個“平”:平常飯菜(一葷一素一菇,燕麥瓜果豆腐),平和心態(不爭不惱不怒,愛心寬容大度),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天天早晚走路)。

平常飯菜:一葷一素一菇

最近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一個新的口號:21世紀最合理的膳食結構就六個字:一葷一素一菇。我現在就這樣,每頓飯有一個葷菜,魚啊肉啊雞蛋啊,雞鴨魚蝦都可以。一個素菜,蘿卜啊青菜啊,幾個青菜混在一起。第三,一個菇,蘑菇、樹菇、金針菇、黑木耳或者海帶、草菇都可以。為什麼要一葷一素一菇呢?首先,你一定要有個葷菜,因為人是雜食動物,人不能完全吃素,葷菜一吃以後,動物蛋白有了,高級營養蛋白也有了。第二,要有素菜,素菜一吃以後,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也有了。吃素菜很重要,能使大便通暢。第三,還得有菇。菇就是食用菌。現在越來越發現,食用菌在膳食中所含營養特別全麵,有三大作用。第一,菇是靈芝,服用會使血脂下降,膽固醇、甘油三酯下降,血黏度下降,動脈硬化延緩,心腦血管病減少。第二,菇含有香菇多糖,使免疫力提高,癌症減少。所有吃菇的地方,癌症都少。第三,菇還有一種抗氧化作用,使細胞凋亡慢,延緩衰老,使老年癡呆減少。在北京,每死100個人,就有52個心腦血管病,22個癌症,這就占了74個。如果我們經常吃菇,心腦血管病就少,癌症減少,衰老減慢。

燕麥是粗糧的代表。現在很多人錢一多,生活好了,以為吃粗糧都是過去的事。錯了,你將來也得吃粗糧。人類就是吃粗糧過來的。細糧是什麼呀,就是澱粉。粗糧呢?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什麼成分都有。所以大家一定記住,什麼時候都要吃得有粗有細。

平和心態:樂觀是超級保健藥

不爭不惱不怒,愛心寬容大度。

何為好心情?就是有好心,還得有好情。好心是愛心、善心、真心。科學研究表明,愛心多,內啡肽釋放就多,人體微循環得到改善,免疫力提高。愛心使人健康,善心使人美麗,真心使人快樂。好情是友情、親情、愛情。友情使人寬容,親情使人溫馨,愛情使人幸福。有了這三個心,有了這三種情,你一定有好心情。

樂觀積極的心態所具有的力量超過我們的想象。

我調查過北京市200例猝死病人,有50%死亡以前24小時之內生氣、著急、情緒激動,20%—25%死以前半小時喝酒、激動、生氣,18%死亡發生在30秒之內,剛剛還說著話,說死就死了,30秒就死。就是說,精神情緒影響很大。

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

肥胖就是疾病的象征,肥胖就是衰老的象征。

病人肥胖、高血壓,我跟他講,你一定“超載”。他說為什麼?我說很簡單,一輛載重汽車可以裝5噸,你現在裝4.5噸,中等速度,可以運行10年、20年,裝上5噸再高速度走快路,而且常常急刹車再發動,一定壞得快。你現在體重超重,心髒負擔就相當於5噸的汽車裝上8噸的東西,血壓高就等於超載、超重,而且脾氣著急就如急刹車再發動,這樣車子就一定壞得快。因此必須減輕體重。

肥胖對身體有什麼損害呢?簡單一句話,上世紀70年代保險公司有個統計數字,超重1公斤,少活8個月。90年代重新統計,超重1公斤,少活4個月。不管少活幾個月,超重減壽那是肯定的。肥胖就是疾病的象征,肥胖就是衰老的象征。你30多歲,你就胖,你已經老了,你就是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