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8.伽利略發現落體定律過於執錯斷人命公案(2 / 3)

下麵是一個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議論:

幾個小朋友聚在一起,爭論起火星上有無人類的問題。有個小朋友天真地說:“火星上有人類。電視劇《火星叔叔馬丁》中的馬丁叔叔不就是從火星上來的嗎?”

這個小朋友不了解文學作品的特點,不知道文學作品是允許虛構的,誤認為馬丁叔叔真有其人,因而作出如此天真的論證。這個論證從邏輯上看,犯了“理由虛假”的錯誤,因為馬丁叔叔這個人物是虛假的,並非實有其人。

下麵是“小淘氣”沒有時間上學的“理由”:

一個淘氣的小男孩對他爸爸說:“我根本沒有時間上學。”他爸爸問他為什麼沒時間上學呢?他說:

我每天睡眠8小時,一年365天,365×8=2920小時,一天有24小時,2920÷24=121(2/3)天。

星期六和星期日不用上學。一年有52周,那麼,星期六和星期日加起來,一年就有104天。

我們還有60天寒暑假。

我每天吃飯花3小時,365×3=1095小時,一年就有1095小時,1095÷24=45(15)/(24)天。

我每天還需要2小時的課外活動,算起來一年也要365×2=730小時,也就是3(5)/(12)天。

把這些天數加在一起:

121(2/3)天+104天+60天+45(15)/(24)天+30(5)/(12)天=361(11)/(24)。

總共361天1小時。您瞧,一年僅剩下約4天時間,這4天做為病假、事假吧。我還沒有把節日及寒暑假以外的假日算進去呢!這樣算來,我哪裏還有時間上學呢!

“小淘氣”沒有時間上學的理由是虛假的。為什麼是虛假的呢?因為他把部分時間重複計算了,主要是將寒暑假及星期六、星期日的睡眠時間、吃飯時間、課外活動時間重複算了一次,還把寒暑假的星期六、星期日重複算了一次,因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有的同學學習不好,還埋怨說:“就因為我的腦門小,發際低,不聰明,才學不好。”這個理由也是虛假的,因為腦門大,發際高的人不一定就聰明;腦門小,發際低的人也不一定就笨。況且,即使某人比較聰明,如果他不努力學習,也是學不好的。

明朝馮夢龍編的《古今譚概》裏有一則小故事:

丹徒靳閣老有子不肖,而其子之子卻登第。閣老每督責之,曰:“翁父不如我父,翁子不如我子,我何不肖?”閣老大笑而止。

這位內閣大學士的兒子雖然不成材,卻善於強詞奪理。他是這樣來證明自己並非不成材的:我的父親當了大官,你的父親卻沒有當大官,可見你的父親不如我的父親;我的兒子中了進士,你的兒子沒有中進士,可見你的兒子不如我的兒子,既然你的父親不如我的父親,你的兒子又不如我的兒子,那就是你不如我,你憑什麼說我“不肖”呢?這個論證犯了“推不出來”的邏輯錯誤。因為從我的父親比你的父親好,我的兒子比你的兒子強這個前提出發,是得不出我比你強的結論來的。不過這段話理雖歪而言頗巧,大有滑稽味道,所以把靳閣老也逗得發笑,並且以後也就不再責備這個寶貝兒子“不肖”了。

戰國時期,屈原的學生宋玉曾經寫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賦》,用來證明他並不好色,真正好色的是登徒子。宋玉寫道: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願王勿與出入後宮。”

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

玉曰:“體貌閑麗,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辭,所學於師也;至於好色,臣無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說乎?有說則止,無說則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裏,臣裏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媽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耳,胡唇曆齒,旁行踽僂,又疥且痔。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熟察之,誰為好色者矣?”

這篇文章不僅寫得很有文采,而且論證方法也頗能迷惑人,你看,那麼漂亮的美人爬在牆上偷看他三年,宋玉還沒答應娶她;那麼難看的女人,登徒子竟然會喜歡她,和她生了五個孩子,到底誰好色呢?宋玉說登徒子好色似乎是“言之有據”的。可是,隻要稍作分析,這個論證的詭辯性質就會顯露出來的。先不用查究宋玉說的是不是真實情況,就算它是真實的吧!從宋玉提供的論據裏是推不出登徒子好色這個結論的。宋玉不管登徒子的道德品質怎樣,僅僅抓住登徒子同他麵貌醜陋的妻子關係很好這一可笑的理由,加以誇大和歪曲,就攻擊登徒子好色,這是極其荒謬的。按照宋玉的邏輯,如果登徒子同妻子關係不好,就不算好色,如果拋棄了原來的妻子,另找個漂亮的,那就更不好色了。真是荒唐之極!自從宋玉這篇文章傳播開來以後,登徒子就一直蒙受不白之冤,兩千多年來人們總是把他當作好色者的代表。宋玉真可算是以筆毀人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