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猛男咖啡館——建築工地與免費咖啡(1 / 1)

名字很生猛,實際很溫情。這間咖啡館的獨到之處,在我去台北之前就被一位在武漢工作的台灣友人津津樂道了。咖啡館離這位台北朋友的家很近,所以到台北第二天就被朋友帶去一探究竟。

所謂猛男咖啡館,其實是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樓工地一層。樓還在蓋,咖啡館就在裸露的鋼筋水泥建築的一角,沒有門窗,沒有裝修,沒有客人,沒有服務員,沒有收銀機,多數時候甚至沒有咖啡師。其實,這是一間臨時咖啡館,隻為建築工地的工友提供免費咖啡。入口處放了很多安全帽,進去之前得戴安全帽。樓一旦蓋好了,咖啡館也就不複存在了。

因為台北友人和猛男咖啡館的主人Amy相熟,所以主人Amy親自帶我們進去,否則我隻能冒充建築工人混進去了。Amy有著多重身份,自己有一間咖啡館,名叫“咖啡樹”,還有一間教人做菜的旅行廚房,在台北某電視台還有一檔同名節目。Amy每年會飛到世界各地用她的台灣菜手藝和當地的烹飪愛好者交流,除了把旅行中的做菜過程拍下來製作成節目,還不定期邀請世界各地的烹飪愛好者到台北來。久了,旅行廚房就有了一個真正來自五湖四海的菜單。什麼埃塞俄比亞菜、挪威菜、新西蘭菜,一年四季花樣翻新,層出不窮。更好玩的是Amy還有一間叫“夢想發電廠”的鋪子,Amy和她哥哥不知道怎麼糾集了好幾個世界各地的嘉年華藝術家,正在為即將來臨的嘉年華巡遊做大型巡遊車。看著Amy小小的個子,竟然這麼會玩,真是出人意料。

當問及猛男咖啡館的創意怎麼來的,Amy的答案也十分簡單,工友們也需要休息,休息的時候就想喝杯咖啡。而猛男這個名字好玩還貼切。開這間咖啡館的點子是Amy出的,投資者當然是開發商,咖啡館不對外營業,主要是體現建築商的人文關懷。比較出位的名字一定有商業的考慮,因為這樣一間關愛工友的咖啡館,一出現肯定會引起媒體的注意。樓盤還在蓋就已經名聲在外了,比起那些財大氣粗隻知道砸硬廣告的樓盤,顯然巧妙和省錢得多。

商業考量歸商業考量,工友們反正是受益了。正聊著天,午休時間到了,工友們頂著安全帽三三兩兩走進了咖啡館,這時候一位穿比基尼的姑娘也準時進了吧台。工友們一邊和比基尼美女咖啡師開著玩笑,一邊端著咖啡去找位子休息。這樣的工地咖啡館,真夠拉風的!Amy告訴我,比基尼咖啡師其實都是她自己咖啡館的同事來客串的,之所以穿比基尼是為了應猛男咖啡館的景。說到這裏,我才注意到,工友們的工作服背後都印著一隻大大的文胸。人性啊,人性!真是太給工人階級麵子了。

猛男咖啡館的出現,創意好玩,當然還得開發商能夠采納這樣的建議,這隻能說明咖啡文化在台北的盛行。作秀歸作秀,還得有人買賬。我回來就試著給我一個做地產的朋友提到這個案例,哥們兒聽完詭異地笑了。我知道,他在想,這麼幹,別說政府不同意,派出所不同意,建築工人都會笑話你不實在,整碗豆漿不就挺好,整什麼咖啡呀,苦不拉嘰的,淨給咱們來虛的。

類似的還有在建地產項目裏的一間臨時咖啡館,後來在羅斯福路又遇見一個,項目名叫寶鋪裏民,咖啡館自然就叫寶鋪裏民Café。咖啡館也沒有門,吧台設在正中間,一排小字讓咖啡館的創意一目了然:一個沒有圍牆的分享空間,是移動建築,也是行動生活館,想要讓你在城市的角落稍稍喘息,可以擁有一個私樂園。寶鋪裏民Café,用當代生活的符號化開理性與感性的藩籬。不一定要到博物館、音樂會,其實生活裏的巷弄隨時可以發現美好。

我遇到寶鋪裏民Café的時候,它離拆除還剩不到一個月時間,但是從其宣傳品上看,僅9月份,咖啡館就舉辦了7場活動:老故事、新聞曆史圖片展,兩次裏民共賞板凳音樂會,免費眼睛健康檢查暨中秋月餅義賣,兩次麵對麵說故事,綠色生活社區研習活動。說到這兒,不能不又感慨一番咖啡在台北的滲透力。在台北,咖啡儼然已經成了生活的萬能潤滑劑。如果說台北是個文藝的城市,那麼,離開了咖啡,台北肯定文藝不起來了。

到今天,參差咖啡夢想學校已經辦到第8期了。學員回到自己的城市,會遇到這麼聰明的開發商給他們機會一展身手嗎?尤其是北上廣深這些租金奇高的城市,如果有更多的人明白,咖啡可以是這樣一種液體,它讓鋼筋水泥的城市變得柔軟;如果大家都認同,咖啡館是這樣一種載體,可以拉近主客之間的距離,讓高速發展的城市緩慢下來,進而變得文藝,而緩慢和文藝其實是生活品質的標誌和符號;如果大城市的商家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那麼開辦咖啡館的機會就會多起來。尤其是來自大城市的學員們,開咖啡館的費用也會因此而降下來。參差咖啡國貿店和參差咖啡中心店這兩間位於甲級寫字樓裏的咖啡館,可以享受到大幅的租金優惠,與其說是我的幸運,更體現了一種趨勢。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