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宋詩篇(19)(1 / 3)

鑒賞:這是一首寫實詩。起首兩句敘事,緊扣詩題。時近黃昏,鍾聲在微茫的暮色中低沉回蕩,氣氛是冷清的,背景是昏暗的。全詩在首句幽暗的背景中展開。接著寫在這深沉清寂的夜中,駛來了一葉像蓬草一樣飄泊不定的孤獨小舟。小舟停泊的地方恰恰是著名隱士嚴子陵垂釣的地方,更顯得詩人的寂寞哀愁。次句一個“孤”字,點出了作者泊舟嚴灘時的羈旅孤愁。

三、四兩句坐實“孤”字,畫麵仍然疏淡清冷。寥寥十四字,既渲染出嚴灘冷寂的夜景,又襯托出作者淒苦的心境。明月高照,對月懷人,然而這一輪皎潔的明月,有誰可以和作者分享呢?隻有禽鳥似乎有知,可以和他共同分享素月的光輝。習習的晚風拂麵而來,又有誰可以和作者一起吟詠呢?也隻有蘆葉似乎有知,可以瑟瑟作響地和他一起吟唱。兩句中“與我”、“同誰”互文見義,寫出了嚴灘四周的孤寂無依和作者的一片沉鬱之思,真切動人。

五、六句進一層寫出了作者的淒苦孤寂。渡口對麵星星點點的漁火,三三兩兩的人家,笑語歡聲從那裏隨風飄出,送進遊子耳裏,使遊子倍增哀愁。這哀愁有如滿江滾滾滔滔的流水,無休無止地向遊子襲來,使人無法排遣。再加上從那裏又傳來婉轉悠揚的笛聲,簡直使人愁上加愁。

末尾兩句用鴻雁來表達作者絕望的心情。一陣清風吹散了天邊的烏雲;一群鴻雁排著“一”字飛來了。相傳雁足係帛,能傳書信。但作者身曆國破家亡的巨變,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歡樂和希望,故而無書可傳。“休望”二字,寫出了心情的絕望,語氣決斷,也極沉痛。不僅作者無書可傳,而且作者本人就像天邊的一隻斷線孤鴻。孤雁的淒惶無依,象征了作者羈旅飄泊的亡國生涯。鴻雁為候鳥,尚能南來北往地重返故園,而自己已無家可歸,則身世的淒苦,更有過於孤鴻。全篇以“斷鴻”自比作結,無限哀痛之情見於言外。

周密(1232-約1298),字公謹,號草窗、蘋洲、四水潛夫、弁陽老人等,濟南(今屬山東)人,後居吳興(今屬浙江)。早年隨父往來閩、浙,景定間,為臨安府幕屬,後監和劑局、豐儲倉,為義鳥令。宋亡不仕。其詞與吳文英(夢窗)並稱“二窗”。亦能書畫。有《草窗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齊東野語》《雲煙過眼錄》等。編有《絕妙好詞》。

野步[1]

周密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2]。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注釋:[1]野步:野外漫步。[2]翠:青綠色。

鑒賞:詩的首句寫遠景。漫步春日的郊野,處處可見到整齊的麥壟,那青翠的麥苗在春風的吹拂下一潮直立、一潮偏斜,仿佛大海的波浪一樣。一個“翠”字點出麥色,也帶出季節;一個“斜”字描摹動態,又照應了“風來”。全句色彩鮮明,動態宛然,乃心與景會、妙語天成的佳句。

次句寫近景。春天是生命萌動、萬物複蘇的季節。溝中草根蕃孽、水草肥美,更有棲於水草中的新蛙爭相歡鳴,噪聲一片,讓人強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與春天的氣息。

三四句寫細微景。作者以“羨”字領起,把描寫的焦點集中到那一雙雙上下翻飛的蝴蝶身上。他賦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帶著欣羨的主觀感情描。繪,說連翩躚的彩蝶也為和煦的春風所陶醉,為野草花的鮮妍芬芳所吸引,以致沉醉花叢,流連不去。“爛醉”一詞語新意豐,既傳達出春天的草馨氛圍與醉人魅力,描繪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態,也將作者目睹此景時的陶然之情和盤托出。其實,豈止是蝴蝶“爛醉”,作者本人也已陶然醉矣全詩充溢著盎然生氣,給人以觸目皆新之感。詩境宛如畫景,但似畫又不同於畫,賦予讀者的是多種感官的審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