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福安去辭官的時候,梁帝正在禦書房批閱奏章。
大梁傳承至今,已有百代帝王,不乏先帝這樣的明主,但更多的都是酒囊飯袋。
到了今日,天災人禍,吏治腐敗,義軍橫行,各種弊病堆積在一起,朝廷沒有崩潰,實在是圈養的強者夠多。
可俗話說得好,天子牧民於野。
在皇帝眼裏,百姓都是豬羊,是供養他們吃喝享樂的財產,若把義軍都殺光了,把百姓弄得民不聊生,治不好國家,導致人口銳減,又有誰來供養他們這群高高在上的統治者?
看著一封又一封請求賑災、撥款、派兵平叛的奏章,梁帝的心情差到了極致。
本以為當了皇帝會很舒服,可祖輩留下來的這個爛攤子,著實已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國庫虧空,大軍的糧草和軍餉尚且湊不齊,讓朕再去哪裏偷銀子和糧食賑災?”
梁帝頭痛不已,在奏章上劃了一個大大的紅叉,駁回賑災請求。
隨後喊來一位大內高手,令其走一趟。
若有民變起義,領頭者殺無赦,再有人領頭,再殺……直至無人敢聲張。
堅持到天災過去,剩下的人為了活命,自然會恢複耕種,休養生息。
至於能有幾人活到那個時候,梁帝已然顧不上。
內憂外患,在他看來,還是大雍皇朝的外患更重要一些,天子守國門,對內可以殘酷鎮壓,對外寸土必爭,半點國土都不能丟。
想到此處,梁帝不由心生怨憤。
本以為梁雲飛回歸是好事,大梁終於有了天神山當靠山。
誰知梁雲飛陽奉陰違,表麵答應大梁成為天神山的屬國,卻遲遲不給那頭去信,弄得邊關血戰連天,他這個皇帝也壓力山大。
“有奶忘了娘。”
梁帝隻能當梁雲飛沒良心,去了天神山,便忘了將他養大的大梁朝。
至於自身的問題,那是一點都不反思。
都是別人的錯,我是皇帝,我不可能有錯!
埋怨了一陣,梁帝強壓內心煩躁,正準備繼續批閱奏章,就見劉福安跌跌撞撞闖了進來,倒在地上猛一口鮮血噴湧而出,將金絲地毯染出一片猩紅。
“你這……”
梁帝大吃一驚,連忙放下禦筆,上前攙扶。
“陛下,老奴時日無多了。”
劉福安目光黯淡,嘴角的鮮血不停溢出,將胸口染得觸目驚心。
饒是梁帝九五之尊,見多識廣,自身修為也不弱,老太監這樣的地級強者瀕臨垂死,還是讓他心頭發顫。
“何人將你傷成這樣?”
“掘龍隊首領,劉猛。”
“你去策反顧北辰的書童,與這劉猛有什麼關係?”
梁帝蹙眉,很是不解。
劉福安咳著血說道:“此人受顧千石指使,為顧北辰兄弟二人護道,動書童也不行。”
梁帝臉色發青。
他出身高貴,天定的下一代帝王,身邊都沒有一個人能像劉猛這樣盡力護他,顧北辰兄弟不過世家子弟,卻有天級強者鞍前馬後,他如何能不嫉妒?
劉福安提醒道:“顧北辰定然會知曉這事,還請陛下早做打算。”
“我晾他也不敢亂來。”
梁帝冷哼一聲,麵色威嚴,當即讓人去喊太醫,準備給老太監治傷。
劉福安搖頭拒絕道:“老奴的身體,老奴自己最清楚不過,已是傷入膏肓,無藥可救,日後恐怕不能再為陛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