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孩童之愛(2 / 2)

所以,不管社會變成什麼樣子,隻要我們都堅守著自己的愛,並不吝於付出這份愛,那麼愛就一直都在。正像特蕾莎修女在回答“我們怎樣才能促進世界和平”這個問題時說的那樣,“回家並愛你的家人”。這也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我記事的時候,正是吃糧食定量的時候,就連穿衣買布、動腥吃肉都得憑票供應,想吃時令鮮菜,有錢也沒處買。因此,醃鹹菜就成了飯桌上一年四季的常吃菜。鹹菜吃多了,胃裏老是難受得“咕咕”冒酸水。能吃頓青菜,就感到特別滿足,特別幸福。

上中學時,住校吃食堂。那時學校的飯,主食能填飽肚皮就不錯了,就甭想青菜了。母親心疼我,說我既用腦子又長身體,就給我特意醃了蘿卜幹帶進學校。在學校的同一個宿舍裏,有好吃的東西大家都是共同分享。別的同學帶的醃鹹菜,放不了兩天就變質,吃起來還有股怪味。母親做的蘿卜幹易存,吃起來香、脆,還特筋道。同學們每每吃起來,會當成是全宿舍在改善生活。

其實,母親醃的蘿卜幹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先把蘿卜洗淨,切成長條,放人缸中用鹽拌和,然後在蘿卜條上壓上石頭塊。第二天進行“倒缸”,就是把蘿卜和鹽水倒入另一空缸,把蘿卜上下翻動,讓蘿卜吸鹽均勻,翻動後仍壓上石塊。從第三天開始,將蘿卜條取出來,晾在箅子上,在太陽下暴曬上五至七天,把蘿卜內的水分曬去七八成後,再放入口小肚大的壇子中儲藏。在放入壇子之前,先把花椒、花生、芝麻炒熟,用擀麵杖擀成粉末,把擀好的粉末糅進蘿卜條內,分層放進壇子裏壓實。每壓一層再稍撒一些鹽和高粱酒,最後壓實,用稻草把壇子口塞緊,然後用麥秸泥密封。這樣經過二十幾天就可取出食用。每每看著母親一刀一刀切蘿卜、一條一條擺蘿卜,總覺著吃進嘴裏的蘿卜幹不隻是香甜,還有一份濃濃的母愛摻在裏麵。總幻想有一天,一定要把天下所有的鮮菜都做一遍,讓母親也敞開肚皮吃個夠,以報答母親的那份恩情。現今還真過上了夢想中的日子,反倒對醃蘿卜幹有了想念。特別是在懷兒子害口的時候,非常想吃蘿卜幹。丈夫跑遍商店買來各種鹹菜,吃在嘴裏老品不出當年的味道。捎信給母親,母親很快就送來一壇子蘿卜幹,真是知女莫如母啊。看著我貪婪的吃相,母親擦著眼睛說,都要做娘的人了,也改不了那股饞勁兒。其實母親心裏永遠裝著自己的兒女們,這不,我兒子都上中學了,也愛吃母親醃的蘿卜幹。年年收了蘿卜,母親總要醃一壇子給我們留著。今年到了蘿卜成熟的季節,我想拜母親為師,也親手醃一壇子蘿卜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愛的世界裏,也有個先後彼此,就像對自己的家人冷漠應以何去對別人關懷呢!

——新浪網友符合瑞和母愛偉大

母愛是無條件的,母愛能保護一切,促進一切,所以,母愛也是無法控製,又不能通過努力獲取的。母愛的存在會給所愛之人一種被祝福的感受,而缺少母愛就會引起一種悵然若失和絕望的感受。

——弗洛姆《愛的藝術》

不同使用人群的語言裏,隻有在呼喚一個人的時候,它們的發音是一樣的,那就是媽媽。可見母親和母親的愛是這個世界上不分人種、國籍、地域的最廣博的存在。

上帝在創造人間“母親”的時候花了許多的時間,到了“母親”出世的那天,仆人問道:“您為什麼在造她的時候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啊?”上帝說:“人間的母親,她具有站立起來就不會彎曲的膝部關節,她靠殘羹剩飯就能生活,她擁有能夠迅速醫治創傷和疾病的親吻,從挫折到失戀,都能治愈。她有6雙手,3雙眼睛,她的眼睛可以透過緊閉的房門洞察一切,當孩子們有了過失或麻煩,她眼睛都能夠不必張開就能表達這樣的意思:我理解你們,並愛你們。”

是的,母親就是這樣的無條件為我們付出,愛我們。有了母愛,我們仿佛隨時沐浴在愛的喜悅中,而缺少母愛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母愛的偉大就在於其無私和奉獻,這種能量之大足可以哺育一個人的生命。

——騰訊網友她隻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