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我是混得最慘的人(1 / 2)

真情傾訴

都市的夜空,喧囂著數不盡的繁華,我坐在寫字樓裏,望著窗外的一切。

一輛輛高檔轎車急駛而過,間或停了下來,走出一對對衣著時尚的情侶,他們是去飯店?還是商場?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他們肯定不是去上班。

大飯店的門前,人流如梭。

酒吧街上,燈火酒綠。

購物中心裏,有些人好像根本不把錢當回事,你看他們刷卡時的那副德行,就是在做一個最輕鬆的遊戲。

而我,卻坐在寫字樓裏,加班。

到了深更半夜,我像一堆垃圾一樣被扔出寫字樓。地鐵沒了,公交車沒了,出租車倒是不少見,可我卻在激烈地思想鬥爭?坐還是不坐?

回到家裏也沒什麼好果子吃。老婆要麼滿臉冰霜,要麼無休止地重複那麼幾句話:房子、孩子上學,咱家什麼時候能買車呀?

沒有都市人活得那麼高雅,也沒有鄉下的親友過得那麼滋潤。看看我周邊的人,哪一個活得不比我好啊!以前的同學,有的做了官,有的發了財,也有的在單位混得如魚得水,偏偏就是我,功不成,名不就,權沒有,錢不見,家不和。在學校的時候,他們也不比我強到哪裏去呀!

我怎麼就混得這麼慘?

冷靜思索

我們得承認,在他身上存在著客觀的壓力源,他混得的確不怎麼樣。但客觀的壓力源並不是他所承受的壓力的全部。他自己在心理上也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被一種錯誤的比較觀所籠罩。

人性的弱點之一是我們常常生活在與別人的比較之中,而這種比較通常是沒有意義的。

誠然,人是社會的人,不與他人比不可能,但要有個正確的比法,要有個良好的心態。那些活得很累的人,就是太喜歡拿自己與別人作比較。如果在比較中處於優勢,就開心、就自豪;如果在比較中處於劣勢,就沮喪、就自卑。

沮喪、自卑之後,壓力感便不期而至,好大的一個“累”字,重重地壓在心頭。

錯誤的比較形態主要有兩種:

一是在每一個階段的比較中都要占上風。

其實,人生中的大部分比較都屬於階段性比較,過了這個階段,比較的內容將變得幾乎毫無意義。比如說吧,你是一個成年人,你對你的同事說,我在上初中的時候,成績特別優異,在學校總是名列第一。你的同事會有什麼反應呢?會肅然起敬嗎?恐怕不會!他們可能會說:“你是高才生?我看你現在好像也不怎麼樣嘛!”我們不否認上初中時成績好可能帶來的優越感,但過了這個階段,這一切都將沒有意義。我們真正要比拚的是一生的生活質量,而不是一時的輝煌。所以,在某個階段的比較中居於下風也不必過於沮喪。

二是在每一個方麵的比較中都要比別人強。

你見過世上有誰處處都比別人強、時時都過得比別人好的嗎?不可能有這種人,如果有人站出來說他就是這樣的人,那這人肯定是個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