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壓力太重,我想逃(1 / 2)

真情傾訴

W是一名業務經理,負責整個公司產品的銷售工作。他每天工作勤勤懇懇,盡職盡責,一心想把工作做好。可事與願違,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同類產品不斷湧出,經濟效益每況愈下,W感到越來越難做。而當初立下的軍令狀就像一座大山一樣重重地壓在他的身上,使他喘不過氣來。

W越來越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仿佛看到前任經理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總是感到自己力不從心。重壓之下,他幹脆選擇逃避,竟然三天沒上班,手機也關掉,在家什麼事情也做不了,約朋友出來聊天也顯得心事重重。到了第四天,垂頭喪氣的W找到心理醫生:“現在的我真是累啊,一進公司就感到緊張,自己以前的那種幹勁不知到哪裏去了。現在我隻想找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睡上一覺,再也不想麵對這些令人煩惱的問題。”

冷靜思索

我們並不提倡麵對所有的問題、所有的痛苦都不要逃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要看具體情況。如果非常有必要這麼做,可以“偏向虎山行”;如果必要性不是太大,更好的選擇是不行或繞道行。再則,麵對過於痛苦的事情,適當的逃避也是必要的。

但是你得搞清楚所麵臨的問題能不能逃得掉?如果能逃得掉,那就逃吧。

“退避三舍”未必不是智者的選擇。但如果逃不掉呢?對不起,那就隻能麵對了。在許多情況下,人無法做到真正的逃避,逃避更無法真正地解決問題。有些事情,雖然很痛苦,但現實注定你逃不掉,所以隻能勇敢地麵對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後和它達成和諧。例如,在大學裏,你不喜歡高等數學,對之深惡痛絕,但你能不學嗎?如果你想拿畢業證的話。

客觀地說,現代人想逃比古人更難。我們在曆史書中常常看到,某人失意於官場,便歸隱山林,浪跡江湖,這樣就遠離塵世了。可現代人不行。E-mail、手機、移動PC、寬帶和無線上網使工作變得無所不在,它們帶來的超時空的工作壓力,讓你即使在家,也無處可逃。美國職場壓力管理專家喬恩·卡巴特·津恩稱,工作借助這些工具剝奪了人們的休息時間,以及同家人相聚的時間。在家裏用筆記本處理工作的人多了;假日裏用手機談論工作的人多了;在飛機上處理公務的人比比皆是。

難怪《手機》中的費老發出一聲歎息:“還是農業社會好啊!”

許多情況下我們逃不掉,有些情況下我們也不該逃。試想,一個見困難就逃的人能有出息嗎?會有價值嗎?能活得有尊嚴嗎?直麵痛苦的人會從痛苦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它們最終會變成生命的財富。直麵困難的人能從解決困難的過程中釋放出自己的潛能,把自己變得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