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大多都喜歡逛商店、購物,尤其是經濟條件較好的白領女性,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更多地會選擇去瘋狂購物。為什麼購物具有釋放心情的功效呢?
有多種解釋:可能是購物時眼花繚亂的商品吸引了你的注意力,讓你心無旁騖,從而暫別煩惱;可能是恰好買到了中意的東西很開心,彌補了內心的缺憾;也可能是大量的錢財被自己一次性消耗而產生快感。
但也有人對購物減壓提出質疑。也許是源於女人的天性,當我們看到一件心愛的裙子的時候,我們就會忘記那些該死的最後期限或煩人的夫妻矛盾。盡管女人們可以用開玩笑的語氣討論誰是真正的購物狂人,但“購物處方”本身並不那麼有趣。購物帶來的愉悅程度越高,回家以後那種興奮消退得也就越快,浪費金錢的罪惡感也就越深。這種後悔和不安會帶來更多的壓力。最可怕的是,當我們對自己身上的重重壓力不明就裏的時候,我們已經再一次衝進購物中心。
這種惡性循環不但無法根除壓力的根源,反而會給我們帶來一身債務。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觀點是:購物對緩解壓力還是有幫助的,隻要不是大大超越個人經濟能力的瘋狂購
物行為,我們應更多地看到它的正麵作用。第一,在購物時,我們完成了一次角色轉換,那就是由工作中服務於他人的角色轉換為“上帝”,我們的尊嚴感在商店裏會得到極大的滿足。
第二,如前所述,購物時,尤其是女性購物時,大多高度專注,對工作中的事可以做到寵辱皆忘,有利於心態的調整。
第三,在買到一件滿意的商品時,特別是女性買到一件滿意的衣服時,很有成就感,甚至產生對自身形象直至整個自我的肯定。
第四,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也是對自身心理能量的一種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