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人們認為養寵物是資產階級思想的表現,如今,也有許多人認為養寵物是閑得沒事幹。
這種觀念有失偏頗。養寵物固然是閑情逸致,但閑情逸致並非無益。其他的益處這裏就不說了,它在緩解人們的壓力方麵就有不錯的功效。一項心理學實驗顯示,當精神緊張的人在觀賞自養的金魚或熱帶魚在魚缸中姿勢優雅地翩翩起舞時,往往會無意識地進入“寵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壓力也大為減輕。
回到家後,有一隻可愛的寵物幫助你忘卻壓力,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
科學家認為,養一隻狗或是貓確實有好處。撫摸一隻寵物會幫助你降低血壓和減緩壓力,房裏有一隻狗會使人放鬆。
但是,養狗,有人怕它亂抓亂撓,養貓,有人怕長跳蚤,養魚,有人又嫌換水太麻煩。那麼,有沒有一種寵物,是不用喂食、不用洗澡、不長跳蚤、不亂抓亂撓、不脫皮不掉毛、幹淨衛生、主人不用幫它做任何事它就能自己長時間生存下去的呢?有,那就是螞蟻!
據台海網報道,廈門白領們又玩起了新花樣——養螞蟻。用白領們的話說,他們養螞蟻,是在公司群購“浪潮”的推動下才隨波逐流的,是為了解悶,也是為了觀察平時所無法看見的螞蟻的生活習性。
螞蟻剛買來時裝在一個盛有藍色膠狀物的弧形透明容器,裏麵有十幾隻黑色的小螞蟻。“剛買來的前幾天,這些螞蟻都隻是待在凝膠的上麵爬來爬去,實際上它們是在適應環境,過了一段時間,這些小東西就開始‘動工’,打起了隧道。在大約15厘米深的蟻屋裏,兩天左右的時間它們就完成了一條從頂部通向底部的隧道。”黃小姐說,有時候坐在辦公室裏,看看這些小螞蟻如何活動,覺得很好玩,整個人就放鬆多了。
“它們總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看螞蟻搬家、蛐蛐打架的日子。”
黃小姐所說的,其實是一種名叫“螞蟻工坊”的生態玩具。在一個灌滿天藍色凝膠的透明容器裏,住著一群黑色的弓背蟻。容器裏的凝膠提供了弓背蟻生存1 年所需的營養和水分,主人不用喂食,不用給寵物洗澡,更不用帶它們去醫院,它們就能自娛自樂、自給自足,還能生活很長一段時間。
“仔細觀察,你就能看到螞蟻從入住‘新居’,到適應環境,再到推選‘頭領’及分為‘工蟻’和‘兵蟻’的一係列過程,還能看到它們之間的爭執、鬥毆以及分工、合作。這些都是螞蟻在地下真實而且神秘的生活,我們平時根本就看不到,很有意思。”說起這些螞蟻,黃小姐饒有興致,“前幾天,同事把兩個穴的螞蟻放在同一窩,結果造成了慘烈的戰爭,屍橫遍野,那個慘啊……快看,它們正在‘頭領’的指揮下挖隧道築巢呢。”
養寵物的另一項減壓功能是轉移注意。與寵物戲耍之時,精神專注,心情愉悅,世間的事都拋在一邊,忘情地與寵物玩耍,壓力便在不知不覺之中開溜了。
順便說一句,養寵物能夠減壓的前提條件是你喜歡養寵物,並且是養你最喜愛的、在特定時刻能讓你全身心投入的寵物。否則,就成了鸚鵡學舌、東施效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