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藥事管理學科(1 / 3)

藥事管理學是適應藥事管理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一門學科,是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現代藥事管理活動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藥事管理學科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屬性,並對探索藥學事業和藥學管理的規律、促進藥學學科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一、藥事管理學科的形成

長期大量的實踐經驗的積累和教學科研工作,逐漸形成了早期的藥事管理學科。19世紀後期,由於製藥工業的高速發展和國際國內藥品貿易的迅猛增加,藥學科學和藥學實踐日益受社會、經濟、法律、教育、公眾心理等因素的影響,醫藥的作用也日益受社會、經濟、管理等因素的促進或製約。藥學與社會科學逐步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形成了以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管理學為主要基礎的新的知識領域,即藥事管理學科。

19世紀,美國的藥品貿易迅速發展,新開設了許多藥房藥店,藥師的工作除了配方發藥以外,還要經營生意。這就要求當時的學徒式藥學教育活動適時調整,增加學習如何開展藥房的經營業務以維持藥房生存的內容,出現了藥事管理學科的萌芽。1821年費城藥學院建立,標誌著藥學學校教育體製的開始,“藥房業務管理”被列為藥學學校教育課程。從1910年到1945年,美國藥學高等教育學製從1年製發展為4年製。美國藥學教員協會頒布的5版藥學教育大綱中,藥事管理學科的課程均被列為基本課程,但學科名稱和開設課程有所不同。最早是商業與法律藥學,1928年更名為藥學經濟,1950年經美國藥學院協會同意正式更名為藥事管理,同時美國藥學教育資格委員會同意在文件中使用the disciplin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縮寫為PhA,譯為藥事管理學科。歐洲國家和日本稱本學科為社會藥學。在其藥學教育中設有多門課程,例如日本在其藥學教育中開設有藥事關係法規、病院藥局學、藥業經濟、品質管理等課程。法國根據專門化方向,開設了藥廠管理、藥房管理等課程。20世紀以來,藥事管理學科逐步形成,其名稱和內容與各國藥事管理實踐的發展有密切關係。藥事管理學科成為了藥學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藥學教育的基本課程之一。

二、藥事管理學在中國的發展

我國的藥事管理學的發展經曆了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曆史過程。在1906年到1949年期間,我國隻有少數教會學校開設了“藥房管理”、“藥物管理法及藥學倫理”等課程。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製定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方針和政策,十分重視藥事管理工作。隨著藥學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藥事管理機構逐漸健全,法製日益完善,管理隊伍進一步加強,管理製度更加科學規範,建立健全了藥政、藥檢機構和藥品生產、經營的管理機構,對藥品的研發、生產、經營、使用及藥學教育實行歸口領導,統一管理。1949年12月衛生部下設藥政處,行使藥事管理的行政職能,後改為藥政局。重新組建藥典委員會,於1953年頒布了第1版《中國藥典》,至今已出第9版。隨著我國藥事管理工作實際情況的變化,1952年起幾次調整藥事管理體製,於1978年成立了國家醫藥管理局,統一管理藥品的生產和經營工作,1988年成立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管中藥工作。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後頒發布了一係列藥事管理法規,逐漸形成了我國的藥事管理法規體係。尤其是1984年《藥品管理法》的頒布,標誌著我國的藥事管理工作進入了法製化管理的新階段。藥事管理學科的發展受到教育、醫藥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1985年秋,華西醫科大學(現四川大學)藥學院率先給藥學類各專業本、專科學生開設藥事管理學課程。1987年原國家教委決定將藥事管理學列入藥學專業必修課。為了滿足對藥事管理學教材的需求和規範教材內容,1988年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藥學專業教材評審委員會決定編寫《藥事管理學》規劃教材。199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規劃教材《藥事管理》(第1版)。1996年北京中醫藥大學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教育部審核備案,在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率先開辦“中藥企業管理工程專業”,藥事管理學列為該專業主幹專業課程;2002年開設“工商管理專業——藥事管理(方向)”本科專業。2004年中國藥科大學率先招收藥事管理專業的本科生,沈陽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先後招收藥事管理學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