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新希望的英雄——劉永好(3 / 3)

在國際化的次序上,海爾奉行“先難後易”的策略,即先進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後攻克發展中國家市場。這無疑是自設的一個高門檻。海爾將全球共分為歐盟、北美、中東、東盟等10個地區和14個經濟共同體市場。這種思維模式與經典理論相悖,再次顯示了海爾勇於挑戰傳統的勇氣。

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海爾提出了“三步走”的理念,即“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走出去”就是進入國際市場。海爾主要通過縫隙產品、差異化的產品打進國際市場。比如在美國海爾為學生設計的“電腦桌冰箱”很受歡迎,現在,海爾小冰箱在美國占據小冰箱市場50%的份額,在日本,海爾了解到日本的單身女性比較多,專門為她們設計了“個人洗衣間”洗衣機。“走進去”就是進入海外主流渠道銷售主流產品。現在,海爾已進入美國的TOP10的十大連鎖銷售渠道,雖然銷售主流產品還有困難。“走上去”就是在國外的主流市場成為主流品牌。

海爾把一貫的創新理念應用到了海外市場:海爾在美國上市的微波爐在烹飪完畢後,會用“噢!蘇珊娜”或是“友誼地久天長”的曲調來代替傳統的“叮”聲。海爾美國公司負責人賈邁爾說:“想聽小甜甜布蘭妮的歌?沒問題,隻要你提出來的,我們都會做到。”白領蘇珊希望海爾的小冰箱能夠上鎖,方便辦公室和宿舍使用,彼得要求海爾空調包裝上的文字說明用容易識別的圖示來標記,一家高檔的家具公司提出把海爾的冷藏酒櫃改裝成木製的。諸如此類的需求,顯示了海爾的靈活定製能力。這些“定製”隻需要在工業設計上進行微小改動,無需大量科研投入。海爾不走高端路線,但是產品並不廉價。在BestBuy(百思買集團)的賣場裏,一台14.3立方英尺的海爾冰箱售價333美元,比它稍微大一點的惠麗普冰箱隻比海爾貴50美元。

在海外市場,海爾也非常強調回應消費者需求的速度,即“搶訂單”。“邁克冷櫃”從一張畫在餐巾紙上的草圖到工程師製作出工作樣機隻用了17個小時。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它就帶著美國《好管家》雜誌的稱許批量擺上了Lowe's(美國勞氏公司)的貨架。通常情況下,國際大公司從開始創意到推出新產品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37歲的海爾美國貿易公司總裁邁克爾·賈邁爾自豪地說:四年前甚至沒有人能夠拚出海爾的英文名稱,現在,美國的家電堆零售商沒有一個不知道海爾的。蒙牛神話——牛根生

牛根生,蒙牛乳業集團的創始人。老牛基金會創始人、名譽會長,“全球捐股第一人”,1999年離開伊利後創立蒙牛,用了短短8年時間,使蒙牛成為全球液態奶冠軍、中國乳業總冠軍。蒙牛集團被全世界視作中國企業頑強崛起的標杆,蒙牛產業鏈上聯係著百萬奶農、千萬股民、數億消費者,被譽為西部大開發以來“中國最大的造飯碗企業”,並被評為首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最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

從事乳業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股第一人”、“全球華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於1999年創辦蒙牛乳業,在“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的困境下開拓進取,使現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樣板工廠,二有國際示範牧場,三有液態奶銷量全國第一”。目前,蒙牛已在全國14個省級行政區建起20多座生產基地。產品覆蓋全國除台灣省外的所有地區。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係列100多個品種。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怎麼樣能把人做到最好?這是個千古以來的大問題,聰明的中國人知道從內部找依據,我們的依據便是加強自身的道德修行。為什麼說君子是中庸的?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內外平衡,恰到好處,無過無不及,而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想一想我們的身邊,你所欣賞的人是否就是隨時注意自己修為者,而你所不齒者是否就是那些“無所忌憚”的小人呢?

熟悉蒙牛公司的人都說,牛根生演繹了一個中國企業快速發展的傳奇,而在這個摻雜著做人藝術和資本財富的故事中,牛根生的“修德”功夫也一次次地被大家提起。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這是常掛在牛根生嘴邊的話,因為“德”是製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贏兩三個回合,贏三年五年,有點智商就行;要想一輩子贏,沒有‘德商’絕對不行。”

牛根生所豎起的蒙牛大旗之所以有這樣的號召力,這與牛根生的德商有著最為直接的聯係。

在伊利工作期間,因為業績突出,公司曾獎勵牛根生一筆錢,讓他買一部好車,他卻用這筆錢買了四輛麵包車,此舉使得其直接部下一人有了一部車;據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紹,當時牛根生還曾將自己的108萬元年薪分給了大家。

這就是牛根生給部下的一種心理預期,這樣的預期讓他們知道,隻要牛根生能走向成功,牛根生絕不會虧待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部下。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預期,曾經的老部下便又義反顧地投其麾下。牛根生離開伊利,賣掉伊利股票成立蒙牛時,原來跟隨牛根生的兄弟便一起投奔到了牛根生的麾下。

人性很複雜,人心更是難以揣測,而牛根生卻能自如地管理人心。也許這要源於牛根生“以德服人”的準則。犧牲自己,成全別人,聽起來都像是不真實的歌頌之詞,而牛根生做到了。

2005年1月12日牛根生再次將自己的“德商”發揮到了極致,宣布將其個人所得股息的51%捐給“老牛基金會”,49%留作個人支配;在他百年之後,將其所持股份全部捐給“老牛基金會”,這部分股份的表決權授予其後任的集團董事長,家人不能繼承其股權,每人隻可領取不低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平均工資的月生活費。

與那些商學院科班出身的企業家相比,牛根生絕對稱不上什麼資本運作高手,事實上牛根生也反對這樣的稱呼,他甚至不願意聽到別人過多地提到“資本運作”這四個字。

牛根生對於資本有著自己最為樸素的理解,“如果我當初隻用自己的100萬塊錢做事,肯定做不大,所以我想用1000萬來做事,於是我就把別人的錢和自己的加起來。”

牛董事長的做人標準體現的正是“行賢而無自賢之心”,他在外表上做出默默無聞的貢獻,卻樹立了一個重視道德修為的光輝形象。他是一個成功者,更是個有德者,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真正成功的人,他們哪一個不是在自己的位上默默完善自己呢?莊子說:“聖人無名”,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肯德基大叔——哈蘭德·桑德斯

哈蘭德·桑德斯,是肯德基品牌的創造者。發明了著名的“肯德基炸雞”,開創了“肯德基快餐連鎖”業務。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雞快餐連鎖企業,在世界各地擁有超過15000家的餐廳,以桑德斯形象設計的肯德基標誌,已成為世界上最出色、最易識別的品牌之一。

桑德斯可以說是大器晚成。他自行調配的炸雞秘方在自己的小餐館以家庭的氣氛招呼遠道而來的客人,因此聞名於世。直到65歲時,他才創立肯德基炸雞店,使他獲得了極大的聲譽和財富。

哈蘭德·桑德斯1890年生於南印第安納州的哈利維爾鎮。桑德斯5歲那年,他的父親突然病逝,沒有留下任何財產。為了養活3個孩子,母親不得不去附近的一家工廠做工。年幼的桑德斯開始在家照顧弟妹,並學會自己做飯。7歲時,他做了一塊夾肉麵包,送到3英裏以外的工廠讓媽媽品嚐,受到了母親及工友們的稱讚。

12歲時,母親改嫁,繼父對他十分嚴厲,常在母親外出打工時痛打他,他不得不離家出走謀生。他不斷地變換工作,盡管如此,他還是頗具信心,認為自己將來必成大器。

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加了遠征古巴的軍隊。航行途中他暈船厲害,被提前遣送回國,不久退伍回到家鄉。這次參軍給他留下了“上校”的稱號。為了謀生,他當過電車調度,開過渡輪,還在南方當過鐵路工人。在南方鐵路工作時,桑德斯在亞巴馬州結識了年輕美麗的姑娘約瑟芬·金恩,幾個月後就結了婚。婚後不久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1911年他們的兒子出世,1919年又生了一個女兒。但當桑德斯的妻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脾氣很壞,再加上鐵路工作使他長時間不能照顧家,夫妻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壞。

1921年,桑德斯加入普天壽保險公司從事推銷工作而且很快成為公司的紅人。但好景不長,因在獎金問題上與老板鬧翻而辭職。後來他在朋友的鼓動下還一度幹起了律師行當,但這一職業生涯也未長久。一次在法庭審案時他竟與客戶大打出手。

30多歲時,桑德斯失業了,但他始終沒有灰心。34歲那年,他終於找到了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他為米其林公司做輪胎推銷員,充分發揮了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事業十分成功。但在1924年,不幸又一次降臨到他的頭上。一次,在開車過橋時,支撐鋼繩斷裂,他連人帶車跌下橋。桑德斯受了傷,無法再為那家公司工作了。

當過輪胎推銷員的經曆使他感到汽車將是美國未來的必需品,加油業將會大有前途。1930年,桑德斯全家搬到肯塔基州的克本鎮,在這個當年不算繁榮的小鎮開設了個殼牌加油站。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危機的大蕭條之中,頭一星期生意很不好,大家隻能靠吃燕麥度日。桑德斯在公路旁豎起了大廣告牌,盼望著生意能盡快好起來。這使他與周圍的競爭對手產生了摩擦,桑德斯開槍打傷了對方,還差點因此受到起訴。

一次,來此加油的卡車司機向他抱怨周圍很難找到合適的地方用餐。桑德斯頓時感到自己的又一個發展機會來了。他將一間小儲藏室改造成能容納6人就餐的小餐廳,並開始教妻子做飯。他對來加油的顧客推薦約瑟芬做的肯塔基火腿、炸雞。大家品嚐後都感到味道不錯。讚譽傳出後,桑德斯不得不擴建自己的餐廳。

到1934年,小餐廳光靠桑德斯夫婦已經忙不過來了。他們雇傭了已離異的克勞迪亞女士。克勞迪亞聰明能幹,樂觀開朗,對桑德斯的壞脾氣也絲毫不介意。

不久,生意越發紅火,桑德斯決定在加油站旁單獨開一家咖啡店。當時,炸一鍋雞腿需要30分鍾,使來此品嚐的人排起長龍。桑德斯認為炸雞味道十分重要,他開始鑽研調料,還讓他的大女兒作為首席品嚐師,最終創立了用11種調味品配成的秘方,至今從未改變過。

到桑德斯40多歲時,他的烹飪水平已經獲得了廣泛好評。1935年,肯塔基州州長授予桑德斯“肯德基上校”的名譽稱號。“肯德基”的名稱即由此而來。

40年代末,美國高速公路建設大規模興起,隨著公路的建成,美國人開始了前所未有的遠行。同時,伴隨而來的是旅館業的發展,桑德斯發現了這一趨勢,他在咖啡店旁建起了旅館。當時,汽車旅館的名聲很不好,衛生狀況差,許多體麵人外出都選擇住在位於市區的賓館。為了改變這一偏見,桑德斯把自己的旅館辦得相當舒適、幹淨。他還在餐廳的中央撥出一間房子作為樣板房間,供人事先參觀以決定是否在此住宿。這起到了很好的促銷作用,旅館常常爆滿。

40年代末,桑德斯的個人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1947年,他與約瑟芬離婚,孩子們深受打擊,他們非常同情辛勤操勞這麼多年的母親。1949年11月17日,桑德斯和克勞迪亞結婚,從此,桑德斯開始了新生活。他開始對公共活動感興趣。1951年,他競選參議員,但最後落敗。這使桑德斯感到應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所擅長的事業上。

正當桑德斯的餐廳生意日益紅火之時,公路的大舉建設威脅到他的事業發展。1955年,擬投入建設的一條公路正好穿過他的餐館,桑德斯不得不以7.5萬美元的價格售出這間餐廳,出售了自己奮鬥了25年的事業。

此時桑德斯已經65歲了。在人們看來他該退休了。但他覺得自己還年輕,不需靠社會福利金過日子,而是仍操舊業,而這反而成了他事業的轉機。他帶著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和秘方,和各地的小餐館聯係,傳授那些小業主炸雞技藝而且在質量上對他們嚴格要求。到1963年,他總共控製了600多家炸雞店。

到75歲時,桑德斯感到力不從心,覺得單靠個人力量已無力支撐這樣一個龐大的餐飲連鎖店。最終他決定以2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肯德基。盡管如此,肯德基還是離不開桑德斯,新主人繼續請桑德斯作電視商業廣告,宣傳這種日益受人歡迎的快餐。

肯德基的成功使它的新主人決定發行股票上市,並提議給桑德斯1萬股作為購買價的一部分;但桑德斯從不相信股票這玩意,他拒絕了。人們評論:這就是桑德斯為什麼沒有成為億萬富翁的緣故。後來,公司股票大漲,就連他的秘書都賺了幾百萬。到1968年,肯德基2萬餘名員工,有21人因此成了百萬富翁。

肯德基售出七年後,再次易主。1971年,希伯萊恩公司以2.8億美元收購肯德基連鎖店。此後,桑德斯的形象雖出在肯德基外包裝和廣告中,但除此之外,他已與肯德基沒有任何關係了。

快餐業迅速發展的勢頭使桑德斯深受感染。83歲時,他與妻子克勞迪亞又創辦了一家法式快餐店。但希伯萊恩公司禁止桑德斯使用自己的頭像作招牌,認為這與他們使用的商標相衝突。這使桑德斯非常吃驚和傷感。桑德斯說自己一直十分慷慨地幫助別人,而今卻連使用自己名字和頭像的權利都被剝奪了。1974年1月,桑德斯起訴希伯萊恩公司,認為它幹涉了他的自主經營權,要求賠償1.22億美元。對於沒有一絲貪心的桑德斯來說,打官司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討回公道。希伯萊恩公司後來尋求庭外和解。

1980年6月,桑德斯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但這並沒有摧毀他的精神,他說:“人們常抱怨天氣不好,實際上並不是天氣不好,而是不同的好天氣罷了。”1980年12月,桑德斯去世,享年90歲,所有肯德基分店向這位老人致哀,就連它的競爭對手——麥當勞也下了半旗。

桑德斯死後葬在肯塔基的基沃海爾公墓。那裏樹立的半身塑像也是他生前親建的。他在世時,常到像前摸摸、看看。現在,他的墓地已成了著名景點。今天,遍及世界各地的肯德基分店有1萬多家。桑德斯的那張笑臉沒有成為曆史,他還在迎接著一批又一批的食客。

哈蘭德·桑德斯的一生道路崎嶇,但他最終還是成功了,他的生命中充滿了一個又一個的波折,雖然說不上是驚濤駭浪,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些挫折足以把他們的信心和希望一點一點吞噬掉。而桑德斯沒有,正是這種執著的追求,造就了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