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職工培訓的主要途徑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對寧波市企業職工培訓途徑進行了廣泛的調查。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寧波市企業職工培訓目前主要途徑有三條。
(一)通過職業院校培訓
寧波市現有中、高等職業院校57所,其中中職學校48所,高職院校9所,成人教育學校(中心)122所。2006年開始,由政府買單開展企業職工培訓,通過市場化運作,確定97家職業院校,100餘個專業(工種),麵向企業外來務工人員技能培訓和甬籍企業在職人員培訓,據統計,2006年企業職工培訓達40餘萬人次。
(二)通過社會培訓機構培訓
寧波市政府行政部門核準審批的民辦職業培訓機構492家。目前,大多數職業培訓機構隻能承擔一些文秘、保安、美容、會計、營業員等投入成本較低的專業(工種)培訓,由於受專業(工種)和辦學場地的局限,零星接收企業職工自願報名的培訓,相對麵較窄,培訓數量有限。
(三)行業企業自主培訓
行業企業一般通過自設培訓機構、校企聯合、傳統的以師帶徒法對在職職工進行培訓,內容以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管理能力、服務意識為主,類型有崗位適應性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和職業資格培訓。具有時間安排靈活、培訓對象廣泛、理論貼近實踐等特點。經座談了解到,鎮海煉化有限公司的職工培訓開展得有聲有色,公司專門成立了職工教育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和人事教育處,建有一個教育培訓中心和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實行全員教育培訓。2006年公司內舉辦各類培訓班353期、培訓14498次,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是順利實施職工上崗、轉崗、晉升培訓的有效組織形式。
三、企業職工培訓的政策環境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對寧波市政府相關機構進行了走訪,查閱了大量的政策法規,對寧波市企業職工培訓政策環境有了較全麵的了解。
(一)法律法規對企業職工培訓的有關規定
《勞動法》第68條和《職業教育法》第20條規定,企業應當建立職業培訓製度,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組織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錄用的人員進行培訓;從事技術工種的職工,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1996年勞動部、國家經貿委製定出台了《企業職工培訓規定》,對企業職工培訓的內容、企業和職工在培訓中的責任等都做了明確要求;結合當地實際,1995年寧波市出台了《職工教育條例》,進一步明確了政府部門和企業的職責,職工受教育培訓的權利和義務,為企業職工教育培訓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目前寧波市職工培訓的管理體製
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在市、縣(市)區人民政府領導下,形成了教育、勞動、人事、經委、財政、工會、行業等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格局。教育部門負責企業職工的統籌協調、規劃製定,勞動行政部門負責企業的一線職工崗位培訓、技術等級和高技能人才培訓,人事部門負責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經濟綜合管理部門負責企業經濟管理人員崗位培訓,財政部門負責培訓經費撥付、檢查工作,工會參與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協調、服務和監督工作,維護職工受教育的權利。他們各自承擔著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管理、評定、保障、監督等任務,但在信息資源共享、培訓發展規劃等方麵缺乏進一步的協調溝通。
(三)各級政府對企業職工培訓的資金扶持
2002年《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規定,一般企業應該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對從業人員技術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目前,寧波市按職工工資總額的2.5%提取培訓經費,其中1%由政府統籌用於職業教育,1.5%由企業支配用於職工教育培訓。2006年據統計部門對企業員工收入調查顯示:每年人均收入為2.4萬元。那麼,每人每年培訓費為360元,為企業職工培訓提供了基本保障。近幾年,隨著寧波市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政府加大了企業職工培訓經費的投入,每年財政安排3400萬元用於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高技能人才、生產一線員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培訓(不計農辦、經委組織培訓經費)。同時,各縣(市)區也安排了相應的配套資金。
四、寧波市企業職工培訓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