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課題首先闡述了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內涵及其基本特征。其次分析了寧波學習型黨組織的現狀,既肯定了寧波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方麵的做法和成效,也指出了其不足的方麵。第三,提出了推進寧波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途徑:一是樹立科學的學習觀;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實施機製;三是實施科學的培訓方式。
關鍵詞:黨建寧波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研究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把建設學習型政黨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黨建偉大工程的首要任務,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則是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基礎。我們有必要開展對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研究。
一、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內涵、基本特征
(一)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內涵
學習型組織是學習型社會的“細胞”,而學習型黨組織則是學習型組織的一種特殊形態。創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組織興起於西方社會,1965年,哈佛大學佛瑞思特教授在《企業的新設計》中運用係統動力學的原理,構想出企業未來理想的組織形態:層次扁平化、組織谘詢化、開放性,逐漸由從屬關係轉向工作夥伴關係,不斷學習,不斷重新調整結構關係的組織。1968年美國學者赫欽斯(R.B.Hutthjns)出版了《學習型社會》一書。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各國提出了“向學習型社會前進”的目標。1978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阿吉瑞斯與舍恩合著《組織學習:一種行動透視理論》,界定了組織學習概念,指出組織學習作為“個人學習的一種隱喻,它借用的是一些關於個人學習的心理學觀點,這些研究成果同樣適用於組織這種有目標指向的社會結構。”此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彼得.聖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中,提出了學習型組織理論。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組織作為一種先進的學習、教育理念和新興的政府治理理念,引起了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並日漸成為共識。我黨借鑒學習型組織理論原理提出了建設學習型社會、政黨和黨組織的要求。2002年底,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正式提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黨的十七大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向全黨明確提出建設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黨組織的任務。學習型組織理論告訴我們,學習型組織就是組織及其成員獲取、加工、整理、創新和利用知識,來指導和改善自身的行為和思想,從而達到增強適應環境也影響環境能力的組織。簡而言之,所謂學習型組織,就是一種能夠不斷學習不斷自我創造未來的組織。學習型組織理論的精髓以學習為基礎,強調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共同奮鬥。根據學習型組織理論原理,我們就學習型黨組織的內涵,可作如下表述:學習型黨組織,是指黨組織全體成員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注重學習、傳播、創新知識,具有持久創新能力去創造未來的黨組織。學習型黨組織是一個學習團隊,也是一種更適合人性的組織模式,更是具有成員之間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願景,大家為了共同的人生追求,相互砥礪,相互學習,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以圖實現人生目標。作為學習型黨組織,以下三個條件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能不斷獲取新知識,吸收新成果,創造新經驗;二是能不斷增強自身建設的能力;三是能帶來行為或績效的改善。
(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基本特征
1.具有強烈的學習動力
從係統理論來看,一個組織係統隻有不停地保持與外界能量和信息的交換,才能夠保持自身良性循環。隨著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市場能量、知識信息交換量大大增加,交換的頻率顯著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一個組織係統與外界交換的能量知識信息過少過慢,競爭力弱化,那麼,該組織係統必將發生衰竭乃至被世界所淘汰。從這個意義上看,和原有黨組織相比,學習型黨組織應是能適應這種環境變化的黨組織,它從外界攝取並消化、創新知識信息的內在要求和衝動將更為強烈,從而源源不斷地獲得自身發展壯大的動力,增強競爭力。學習型黨組織學習的新基礎,在於應對國際競爭的新挑戰;其動力,來自於強大的競爭危機,來自於全黨同誌強烈的憂患意識。使黨員幹部始終不忘黨在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的條件下所麵臨的挑戰和壓力,不斷與外界先進信息進行交換,源源不斷地獲得自身發展壯大的信息,豐富自身信息容量,主動適應信息時代的環境變化,與時俱進,形成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濃厚氛圍。這也是形成學習型黨組織的前提條件。
2.凸顯團隊、組織和組織間的學習
學習型黨組織的特征不僅僅是學習,更在於是一種能夠激勵、引導學習並充分發揮學習成效的新型組織。學習型黨組織強調的不僅是個體的學習,更是團隊學習、組織學習。組織學習可以在彙集組織成員各自不同的優勢中,整合、提高、增值為組織的整體優勢產生1+1>2的效果。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無疑要強調提高黨的組織學習力,要營造黨內終身學習的組織環境,使各級黨組織真正成為黨員相互學習的課堂,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園。
3.是一種創新型的學習
學習是創新的源泉,學習是創新的資本,學習推動創新,創新呼喚學習。學習型黨組織具有創新功能,一方麵體現在直麵現存問題進行係統反思,通過學習,創新體製、機製和方式,把推動黨的工作創新和事業發展作為學習的根本目標,促使黨員幹部不斷學習,善於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不斷超越自我,推動黨的事業創新發展。另一方麵則體現在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不斷發展不斷深化上,使組織不斷創新學習方法方式和製度,不斷提供必備的設施,積極為個體學習教育創造軟、硬件的良好條件。
4.是一種聯係實際的學習
如前所述,學習型黨組織具有創造經驗,增強自身建設和帶來成效的內在屬性,這就勢必要求我們理論聯係實際,學以致用。堅持學用結合,作為一級黨組織就是要圍繞自身的工作實際,緊緊把握黨員幹部的思想脈搏,著力解決在改革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防止搞形式主義,把解決問題作為學習的機會和實現創新的路徑。
5.是建有相關的科學製度
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和完善學習型黨組織,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於,各級黨組織要結合本部門、本單位的工作實際,製定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規劃、領導機製、調研工作製度、學習激勵機製、績效評估機製,以保障黨員幹部持續學習並獲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寧波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現狀
(一)寧波近三年來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方麵的做法
1.以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為重點,不斷深化理論學習、培訓、宣傳普及的內容
以增強宣傳普及實效為著眼點,不斷創新豐富理論宣傳普及的形式與載體。通過深入農村、社區、學校,開展理論知識宣傳谘詢活動、科學理論知識報告會、係列宣傳展板巡展、大型廣場公益谘詢活動,形成理論宣傳普及的品牌效應和帶動效應。以分類施教和分層推進為主要抓手,不斷拓展理論學習、培訓和宣傳普及的覆蓋麵。以各級黨委中心組為龍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重點,切實發揮中心組的示範引領作用,不斷加強領導幹部的理論學習教育。
2.在實踐中,著眼於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增強理論學習的吸引力
積極引入網絡、多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不斷創新學習方法,豐富學習載體,把個人深入研讀與集體研討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相結合,建立和完善了常委學習會、專題讀書會、中心組學習交流會、論壇報告會、調研考察學習等多種方式,有效地提高了領導幹部理論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力地促進了領導幹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認識和把握,提升了領導幹部實現科學發展的能力。
3.以基層黨校及社區學院、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等陣地為依托,將學習活動覆蓋全市城鄉
為擴大學習活動的覆蓋麵,近三年來,我市建立1600餘所基層黨校及社區學院、現代遠程教育網絡,以及160餘家市級宣傳普及示範點(基地)。通過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四級理論宣講團,在全市廣泛開展有針對性的理論宣傳和輔導活動,有效拓展了理論學習、培訓和宣傳普及的覆蓋麵。在學習活動中,基層黨組織創造性地開展學習活動,通過“微型黨課”結合黨員生活實際講心得、談體會,圍繞一個主題,采取比較靈活而又直觀的方式,給大家講故事,僅2009年,寧波市開展“微型黨課”達1568場次,參與黨員群眾達15萬人次。
4.發揮寧波市委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培訓黨員幹部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大規模培訓幹部
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是教育培訓黨員幹部,學習、研究和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重要載體。為加強對寧波市各級黨員幹部的培訓,寧波市各級黨委十分重視黨員幹部教育,寧波市委組織部、人事局會同寧波市委黨校等部門,通過充分討論統一製定加強幹部培訓計劃,近三年來,寧波市委黨校就培訓了196期、20986人次,寧波市行政學院舉辦14期培訓班,培訓學員1080人次,寧波市社會主義學院舉辦各類班次40個,培訓學員2010人次。通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在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教育培訓工作中,努力形成了以“時代性、研究性、開放性、實效性”為主要目標追求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濃厚的黨校特點、生動的本土特色的教學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