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資源整合為著力點,有效構建理論學習、培訓和宣傳普及工作大格局

一是整合隊伍資源。為加強黨的理論宣傳隊伍,寧波市各縣(市)區均建立400人左右的專兼職理論宣傳隊伍,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建立理論宣講團350多個,形成覆蓋全市各級各部門的宣講體係。二是整合媒體資源。媒體就是理論宣傳的載體,主要包括報刊、電視、網絡等。近年來,寧波市理論宣傳部門注重發揮媒體的作用,通過在寧波日報開辟“學苑”版、在寧波電台開辟《理論專家訪談》專題節目、寧波電視台開設品牌欄目《透視》、中國寧波網設立《對話》欄目等定期集中推出專題理論宣傳,成為理論宣傳的品牌聯盟和重要陣地,形成各類媒體協同配合、相互補充的宣傳格局。

(二)寧波近三年來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方麵的成效

1.打響了一批宣傳普及品牌載體

近年來,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我市已形成了“寧波論壇”、“寧波社科講壇”、“天一講堂”、微型黨課等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響力的宣講載體,《寧波幹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等係列通俗理論讀物也深受黨員幹部的歡迎。各縣(市)區也結合各自實際形成了一批理論宣傳普及品牌,如餘姚市形成了“姚江講壇”、“大巴車上的人文課堂”等品牌載體,慈溪市形成了“慈溪論壇”、“幹部大講堂”、“三北講壇”、鄉音講師團等品牌載體,寧海形成了“萬名黨員同上黨課”等品牌載體,有效擴大了理論宣傳普及的影響力。

2.打造了一批理論宣傳普及陣地

依托寧波日報學苑版、寧波電台《理論專家訪談》、寧波電視台《透視》、中國寧波網《對話》等欄目,開辦專家訪談、座談、對話等節目,積極打造理論宣傳普及的名牌欄目、節目,形成了一批媒體理論宣傳品牌,其中寧波日報學苑版連續三屆獲得全省理論宣傳優秀版麵獎;在基層,全市已建成基層黨校1633所,其中市級以上示範基層黨校70餘所,成為基層黨員幹部接受理論教育和培訓的重要陣地。

3.提升了理論宣傳普及的感召力

堅持“三貼近”原則,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大局中找準理論宣傳普及的切入點,抓住幹部群眾關心的特點、關注的焦點、麵臨的難點,增強針對性和指導性,及時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切實幫助幹部群眾在心理上解壓、在思想上解惑、在行為上解難,充分發揮了基層群眾的主體性,使得理論宣傳普及工作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不斷提升。

4.增強了幹部群眾理論學習的自覺性

通過常抓不懈的理論培訓宣傳普及工作,廣大黨員幹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認識明顯提升,進一步認識到學習理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學習理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明顯增強,實現了從厭學轉變為愛學,從被動學轉變為主動學,從學習理論無用論轉變為學習理論迫在眉睫的“三個轉變”,理論學習成為大多數黨員幹部的自覺行為。(三)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方麵的不足

1.理論準備不足

邱昭良在《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挑戰與對策》一文中指出,國內對於學習型組織理論存在一些認識誤區,他們僅憑字麵理解,“望文生義”,把學習型黨組織簡單理解為加強組織成員的教育與培訓。這樣不僅容易使學習型黨組織創建工作流於形式或停留在表麵,也遠未發揮學習型黨組織的真正魅力與價值。很多單位把創建活動等同於日常工作的“翻版”,什麼都戴上或貼上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帽子或標簽,形成“泛化”的態勢。由此看來,不從理論上深入把握學習型組織理論、學習型政黨理論,就不可能在實踐中真正實踐之。

2.學習觀念陳舊

這裏所述的學習觀念陳舊主要指兩個層次的涵義:第一,是指受傳統農業社會文化和計劃經濟思維觀念影響,許多黨員幹部的學習意識還不夠濃厚,不重視學習。第二,雖然意識到了學習的必要性,但學習觀念落後。把學習隻看做是吸收知識、獲取信息的過程;把學習當作個人的事,“各自為戰”;把學習與創新相分離,隻是機械、被動地學習;把學習看做與工作相分離,當作階段性、終結式、完成式活動。

3.製度保障缺失

製度建設是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實踐中,往往這又是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因此經常出現難以貫徹實施、真正見效的結局。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長效學習機製。例如,在學習的投入方麵沒有保障,不能為組織成員學習提供必備的學習條件;在學習的監督機製方麵,缺乏對學習的檢查考核;在學習的激勵機製方麵,不能有效激發黨員幹部的學習熱情,達到鼓勵先進,鞭策後進,增強學習者的內動力之目的。

4.忽視傳統和實際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優良傳統的政黨組織,曆來重視自身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反腐倡廉建設、作風建設、製度建設,這些都是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基礎。而我們在創建學習型黨組織過程中,片麵地看待和信奉西方的管理理論,遺忘黨組織本身的傳統、基礎和優點,也無視本單位自身的實際,照搬照用西方管理理論,從而導致學習型黨組織失去了根基和成長的土壤。

三、推進寧波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途徑

(一)樹立科學的學習觀

1.科學的學習觀將學習當成一種責任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隻要全黨堅持加強學習、加強實踐,我們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就能不斷提高起來,我們的事業就能不斷向前發展。”知識經濟發展加快,我們麵對繁重的改革、發展與穩定的任務,不學習難以勝任本職,不學習難以明辨是非,不學習難以執政為民,不學習難以擔當領導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任,學習,無疑已成為黨員幹部的一種責任。

2.科學的學習觀提倡終身學習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國召開的麵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1994年,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首屆世界終身學習會議,先後都提出了“終身學習”、“學習化生存”的概念。江澤民同誌在十六大報告中強調,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學習促進發展,發展要求學習;學習為了發展,發展了更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客觀形勢要求我們必須把過去的單純求知變為一種生活方式,要讓看書學習成為日常生活常態,逐步養成“以書為師,以書為友,以書為伴”,“三天不學習便覺麵目可憎”、“不看書學習就感覺不自在”的良好習慣。把終身學習作為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作為自己一生不變的信念和自覺行動。

3.科學的學習觀要求全麵的學習

新的學習內容要從過去的偏重科學學習轉向強調科學學習和人文學習並重。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按“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於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要求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明確指出:“組織黨員、幹部重點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學習黨的曆史,同時廣泛學習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社會和國際等各方麵知識。”就是要求要全麵學習。黨員幹部工作綜合性、係統性強,需要多方麵的知識積累。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要係統學習業務知識,熟練掌握工作崗位必需的知識和技能。

4.科學的學習觀提倡創造性學習

創造性學習是經心理學界長期探索而提出來的,它是創造性教育的一種形式。創造性學習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重視學會學習,注意學習策略和方法,關注學習活動的動機,追求創造性學習目標。學習型黨組織一個最核心的特點就是強調全體黨員和黨的各級組織經過新的學習而不斷拓展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學習不是為學而學,更重要的是要凝聚為一種智慧,轉化為學習主體的一種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在新的學習的基礎上,全體黨員幹部和黨的各級組織不斷發展學習力,超越自我,創造自我,形成創造未來的能量,將學習力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創新力和執政力,創造出新的局麵。

5.科學的學習觀要求學習與實踐密切結合

學習隻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顯示理論的強大生命力和影響力。學用脫節,是黨員幹部和黨的各級組織學習的大忌。衡量黨員幹部和黨的各級組織理論水平高低,不僅看掌握了多少理論知識,更要看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有效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實際問題。黨員幹部要把學習的體會和收獲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促進工作的措施、領導工作的本領,把學習的成果體現到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具體成效上來。

6.科學的學習觀更加注重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問題就是善於學習問題。黨員幹部和黨的各級組織除了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很高的學習熱情,還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方法不對,勞而無獲;方法對頭,事半功倍。現實中兩種錯誤的學習方法一定要切忌,一是流於形式,淺嚐輒止,不求甚解;二是不加選擇,囫圇吞棗,沒有重點。學習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要從書本中學習,還要從實踐中汲取營養,向群眾學經驗、學品質。古人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最重要的方法是學習與思考統一、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習的內容要有所選擇,既要怡情養性、提升情操,更要經世濟用、解決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