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理論是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描述或說明人類和動物學習的類型、過程和影響學習的各種因素的學說。學習理論是探究人類學習本質及其形成機製的心理學理論。它重點研究學習的性質、過程、動機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最核心、最具特色且分量最重的內容。顧名思義,學習理論是關於學習的理論。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學習理論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經典實驗,二是在經典實驗基礎上概括出來的核心思想。核心思想又至少包括3個方麵的內容:
淤對於學習實質的看法,於對於學習過程的解釋,盂提煉出一些基本的學習規律。有些甚為關注教育實踐的心理學家(如斯金納)還會在此基礎上將自己的學習理論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從而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教學模式或方法,也有些心理學家甚為關注學習的遷移問題,從而提出自己關於學習遷移的看法。同時,雖然現在的心理學家對學習是指“有機體經由練習或經驗引起的心理(包括認知、態度、情緒、意誌等)、行為(含品行)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的看法基本上已達成共識,不過,無論是在曆史上還是在當代教育心理學界,不同心理學家對學習者在學習中所扮演的角色、學習曆程或學習過程中知識怎樣獲得和行為怎樣發生改變、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方式、學到了什麼以及怎樣研究學習等問題,曆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解釋。
一、學習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一)學習理論的產生
古代的學者們在生活、生產和社會活動中不斷地總結學習經驗,擴大學習範圍,尋找學習方法,並向後代傳授學習的經驗。但是他們對學習問題的研究僅限於思辨和經驗總結的水平,還沒有提出係統的學習理論。
在19世紀中葉,心理學成為了科學研究的對象。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采用實驗的方法研究了人類聯想和記憶,並於1885年發表了實驗報告,成為研究人類學習問題的最早科學實驗結果。
19世紀末,查爾斯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成了美國人的“時代精神”.受該理論的影響,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於1896年開始從事動物學的實驗研究,用以解釋學習的實質與機製。於1898年發表了葉動物的智力:一項動物聯想過程的實驗研究曳的博士論文。在論文中,他描述了自己的“貓的迷籠試驗”,並在其基礎上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學習理論要學習的“聯結說”.幾乎與桑代克同時,俄國著名生理學家伊凡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現象時,觀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對食物的一種反應特征。在其實驗中發現了條件反射現象,由此創立了條件反射學說。這一學說對生理學和心理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研究學習問題的理論和實驗基礎。
1913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生創立了行為主義心理學派。行為主義心理學派認為,行為的變化和塑造是由學習引起的。因此,學習就成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和重點問題。行為主義的理論以華生的學習習慣說、克拉克赫爾的係統性行為理論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為主要代表。行為主義學派對學習過程的理論解釋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所以,這一學派的理論可以統稱為“剌激要反應的聯結說”.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學(也譯為完形心理學)在德國柏林大學誕生,這是最早的認知心理學學派。它強調心理活動整體性和認知性,反對當時流行的構造主義元素學說和行為主義“刺激要要要反應”公式,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弧的循環。其後,美國心理學家托爾曼用該學派的理論知識,提出了“認知要期待”說,強調行為反應不僅受刺激的影響,而且是認知性和目的性等中介變量的直接結果。頓悟說和認知要期待說構成了20世紀早期的認知學習理論。它強調動物學習的認知特征,反對行為主義的聯結理論,促進了認知學習理論研究的發展。
不論是桑代克的早期動物學習實驗研究,還是後來行為主義的刺激要反應聯結理論和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頓悟說,它們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動物的學習過程,理論的基礎都是動物實驗。所以,這些理論對於解釋動物的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說服力,但是由於這些學習理論解釋的是直接經驗的學習過程,尚不能恰當地說明間接經驗的學習過程。
(二)學習理論的發展
進入20世紀下半個世紀,由於當代認知心理學的興趣和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學習理論研究的主要方向轉到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的研究。這時的學習理論家們積極探索學生知識學習過程的特點和規律,總結課堂教學的經驗,提出各種適於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這個時期相繼出現的主要學習理論有:傑羅姆布魯納的“認知要發現說”,奧蘇貝爾的“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加涅的“認知學習理論”,羅伯特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等。這些學習理論的主要特點是:第一,研究的對象是學生的間接經驗的學習過程,第二,研究的重點是學生學習的認知過程,第三,注重學習的內部條件的研究,如知識結構和內部動機等,第四,研究的方法較多地采用自然實驗和現場實驗,第五,把學習理論的研究與課堂教學理論的研究緊密地結合起來。學生知識學習過程的理論研究對學校的課堂教學產生了相當大的指導作用,也使學習理論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世紀50年代人們提出了“機器學習”的設想,隨著技術的進步,出現了人工智能和計算機模擬。這樣就需要對人的智能活動和認知過程有更為詳盡的了解。但是,這恰恰是行為心理學的弱點,由此,出現了認知心理學。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認真探索人類的知覺、記憶、推理、判斷、問題解決、言語理解和學習等各種認知活動的詳細過程和環節,為計算機模擬和人工智能研究提供各種清楚準確的認知模型。但是,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學習過程既是認知科學研究的重點領域,也是最難的領域。至今,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一些學習的認知模型,並編製了一些簡單的學習程序。不過,達到人類那種自主獨立的模擬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
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了一個以強調人的潛能自主發揮,提倡人的“自我實現”,與行為主義心理學根本對立,又與其他心理學派有重大分歧的心理學派要人本主義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羅傑斯。羅傑斯於1969年出版了葉學習的自由曳一書,闡述了自習的動力、毅力和能力,培訓對象由局部的個體培訓拓展為全員多技能培訓,培訓時間由階段培訓向終身學習轉變。
二、幾種主要的學習理論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有哪些規律,學習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的?
近百年來,教育學家和教育心理學家圍繞著這些問題,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了各種研究,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也由此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理論。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1.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流派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主要解釋學習是在既有行為之上的學習新行為的曆程,是關於由“行”而學到習慣性行為的看法。其代表主要有桑代克的聯接主義學習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學習理論以及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學習理論。
(1)桑代克的聯接主義學習理論
聯接主義學習理論又稱聯結說或試誤說,它來源於桑代克“餓貓打開謎箱”實驗。實驗中將餓貓關進謎箱內,它若拉開箱內裝的開門設施(如一圈金屬繩,一個把柄或一個旋鈕),便可打開箱門,並吃到箱子附近放置的魚。此實驗中貓的一個關鍵動作便是碰巧抓到開門設施。由動物實驗的結果,桑代克提出了係統的學習理論:
學習是個體在激情中表現反應時所產生的刺激要反應的聯結。
個體所學到的就是一連串刺激要反應聯結的組成。每個刺激要反應聯結,都是經由盲目的嚐試與錯誤的漸進過程,由開始的錯誤反應多於正確反應到最後的全部為正確反應的結果。
通過這個實驗,桑代克認為所謂的學習就是動物(包括人)通過不斷地嚐試形成刺激要反應聯結,從而不斷減少錯誤的過程。他把自己的觀點稱為試誤說。桑代克根據自己的實驗研究得出了三條主要的學習定律。
一是準備律。在進入某種學習活動之前,如果學習者做好了與相應的學習活動相關的預備性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學習者就能比較自如地掌握學習的內容。
二是練習律。對於學習者已形成的某種聯結,在實踐中正確地重複這種反應會有效地增強這種聯結。因而就小學教師而言,重視練習中必要的重複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視練習中的反饋,他認為簡單機械的重複不會造成學習的進步,告訴學習者練習正確或錯誤的信息有利於學習者在學習中不斷糾正自己的學習內容。
三是效果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各種正或負的反饋意見會加強或減弱學習者在頭腦中已經形成的某種聯結。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學習定律。桑代克認為學習者學習某種知識以後,即在一定的結果和反應之間建立了聯結,如果學習者遇到一種使他心情愉悅的刺激或事件,那麼這種聯結會增強,反之會減弱。他指出,教師盡量使學生獲得感到滿意的學習結果顯得尤為重要。
個體在某種刺激激情中學習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將有助於其他類似情況中學習新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
(2)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斯金納根據其著名的“斯金納箱”的動物實驗研究,創建了獨具特征而又對教育心理學影響極大的操作條件作用學習理論,這種理論有以下觀點:第一,斯金納把條件作用的學習曆程分為兩類。
一類為反應型條件作用,即個體行為中已具有的刺激要反應聯結,經過刺激替代的方式,從而建立新的刺激要反應聯結,又稱“反射學習”.另一類為操作型條件作用,即指實驗者就個體在刺激情境中自發性的多個反應中,選擇其施予強化,從而建立刺激要反應聯結的曆程,又稱“操作學習”.斯金納對學習曆程的解釋就是後一種類型。第二,操作條件作用學習理論對影響個體操作反應的因素做解析時,用了“強化原則”:個體的任何自發性反應,如能帶來有效後果,該反應則因強化而保留,凡是能強化個體反應的一切刺激(包括人、事物)均可視為強化物,它有正負之分,強化作用也有正負之分,凡因強化物出現而強化某種反應的現象,稱為正強化,凡因強化物消失而強化某種反應的現象稱為負強化,正負強化物的出現與消失,都是由於個體的有效反應所致,個體自己行為的後果將可決定其以後的行為,強化程序是指采用後效強化原理從事操作條件作用學習實驗時,在提供強化物的時間上或頻率上做各種不同的安排,從而觀察個體正確反應的出現率和強化實施的關係。
(3)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
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通過用狗作為實驗對象,提出了廣為人知的條件反射。
一是保持與消退。巴甫洛夫發現,在動物建立條件反射後繼續讓鈴聲與無條件刺激(食物)同時呈現,狗的條件反射行為(唾液分泌)會持續地保持下去。但當多次伴隨條件刺激物(鈴聲)的出現而沒有相應的食物時,則狗的唾液分泌量會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加而自行減少,這便是反應的消退。教學中,有時教師及時的表揚會促進學生暫時形成某一良好的行為,但如果過了一些時候,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良好的行為習慣而沒有再得到教師的表揚,這一行為很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
二是分化與泛化。在一定的條件反射形成之後,有機體對與條件反射物相類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應的現象叫做泛化。比如,剛開始學漢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區分“未”跟“末”.而分化則是有機體對條件刺激物的反應進一步精確化,那就是對目標刺激物加強保持,而對非條件刺激物進行消退。比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辨別動作到位和不到位時的肌肉感覺,從而使動作流暢、有力。
2.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基本原則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刺激要反應”,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叫做強化。認為通過對環境的“操作”和對行為的“積極強化”,任何行為都能被創造、設計、塑造和改變。在教學中,對學生理想的行為要給予表彰和鼓勵,還要盡量少采取懲罰的消極強化手段,隻有強化正確的“反應”,消退錯誤的“反應”,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把“強化”看作是程序教學的核心,認為隻有通過強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學習環境,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隻有將教學內容分解為一係列小的教學單元,在強化的幫助下對教學單元的內容進行學習,才能使強化的頻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將出錯帶來的消極反應降低到最小限度。
在斯金納條件反射實驗的基礎上,根據刺激(提問)要反應(回答)要強化(確認)的原理,製訂了程序教學的基本原則:第一,小步子原則。即把學習內容按其內在邏輯關係分割成許多細小的單元,分割後的小單元按一定的邏輯關係排列起來,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課件。學生的學習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這種學習方式稱為小步子學習原則。小步子學習原則要求對學習內容分割適當,對單元劃分的大小要由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來確定(不是步子分割得越小越好,步子太小容易使學生厭倦,也不利於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事物)。第二,積極反應原則。斯金納認為,傳統教學主要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很少有機會對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都作出反應。要改變這種消極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對每一單元的學習內容,都作出積極反應。使學生通過選擇、填空和輸入答案等方式作出反應,以保持積極的學習動機。第三,及時強化原則。當學生作出反應後,必須使他們知道其反應是否正確。
要求對學生的反應給予“及時強化”或“及時確認”,特別要注意對學生所作出的正確反應給予及時強化,以提高其操作能力。第四,自定步調原則。在傳統教學中學習的進度是一致的,這極大地限製了學生的自由發展。而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發展,必須由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點自定學習進度和速度。學生在以適宜速度進行學習的同時,通過不停地強化得到了進一步學習的內動力。第五,低錯誤率原則。在教學中應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使學生每次都盡可能作出正確反應,將學習的錯誤率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學習效率。
上述五項原則對教學設計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技術發展的影響
斯金納的強化論及程序教學理論對教育技術理論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其影響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麵:
第一,從重視“教”到重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