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培訓課程開發與設計(1 / 3)

一、成人學習特點對培訓課程開發與設計的影響企業培訓教育不同於普通的學校教育,培訓教育是成人教育。

因此,成人學習的特點會影響培訓課程的開發與設計。

(一)成人學習的特點

成人學習的特點是關於成年人如何處理學習,成年人學習的優先秩序是怎樣的,促動成年人的因素是什麼,以及最適用於成年人的技術是什麼。許多書籍、文章和網站都專門介紹成人學習方麵的理論。成人學習理論是在滿足成人學習這一特定需要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可以發現成人學習的特點:

1.成人的學習動機

所謂動機是指個人內在的心理過程,它在一段時間內驅動、指引和保持著個人的某種行為。基本上,個人的需要和意向將影響其動機,從而影響其行為。成人學習與兒童學習動機有著明顯的不同,而將動機的概念應用到成人學習方麵,就是要探討激勵成人學員學習的動力有哪些?當然,促動成人學員學習的因素有很多,但總結起來主要有兩個促進因素:滿足興趣,有利可圖。

(1)興趣。受興趣促動的學員希望學到更多的知識,因為這個課題極具挑戰性,能夠消遣解悶,或者就是能夠滿足好奇心。

(2)利益。受利益驅動的學員意識到,了解關於某項目的知識或具備處理某項目的能力可以促使學員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人,或者達到自己希望達到的目標。這種利益一般包括:獲得或維持一定的社會地位,迎合外部期望,比如老板、親人的期望,專業的發展:為獲得個人的更進一步的發展而進行的專業領域的學習,社會福利: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提高參與社區及團體活動、工作的能力。這種來自社會的、外在的、功利性的學習壓力是促使成人學習者保持積極學習狀態的主要動機。

2.成人的學習風格

(1)具有自我導向和自我觀念的學習。成人在學習過程中,成人學習體現出與傳統全日製學習不同的策略和取向,即成人學習是一個在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針對自身實際的選擇性的學習過程,能自我決定、自我負責,並期待他人以成熟的個體來看待他,體現出自我導向式的學習特征。

(2)著重個人經驗、強調實用性的學習。在個體自我導向作用下,成人學習者選擇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學習方法,在保證實現最終目標的同時,將注意力集中到“是否有興趣學、學多深”的問題上。而這個判斷標準,則是依據個人已有的知識經驗。具體說,在學習方法上強調理論結合實際,而是否能將學習內容應用到實際中,是否改變個人思考和信念,則是成人確定“我是否學到東西”的主要標準。成人豐富的經驗是其學習重要的資源,不同的成人經驗,亦造成成人團體的異質性。

(3)學習準備與發展任務的改變密切相連。當成人想要了解某些事情並以工作為解決生活問題的手段,即有學習的準備,當成人從一個發展階段轉換到另一個發展階段且引起發展任務的改變時,這往往是學習的重要時機。因此,學習準備與發展任務的改變相配合,是相當重要的。

(4)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取向。為了適應社會和生活變化,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和履行職責能力,成人明確的學習目的使得成人在學習中表現出以解決當前麵臨的問題為核心,追求學習的有用性和實效性。當成人把學習到的新知識、技能、價值、態度用到日常生活情景時,效果最佳。

(5)學習動機多來自於個體內在的力量。不同於兒童的學習動機,成人的學習動機大多來自內在的壓力,如提升自我、提升生活品質等。

(二)開發適合成人學習的培訓課程

培訓課程開發人員通過向學員提供他們渴望學到的知識從而激勵他們學習,而且他們還把知識劃分成適當的量,這樣學員就可以充分理解他們所學的知識。在培訓課程開發與設計中,可以采用下列策略來促進學習:

1.了解自己的學員。成人學員可能會質問,培訓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課程開發者需要了解他們為什麼需要接受培訓,培訓會對他們起到什麼作用,以及不接受培訓會對他們造成怎樣的影響。

2.解答學員們關注的問題。如果課程的內容沒有涉及成人學員所關心的問題,或者說沒有涉及他們的工作績效,那麼他們就會失去耐性。課程的內容應該解答他們最普遍關心的問題,或者說,如果學員不知道應該提出哪些問題,那麼課程內容中應該涵蓋他們必須明確但現在又不得要領的問題答案。

3.處理限製學員成功的情況。在學員學習課程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作為培訓者必須能夠識別,而不是掩蓋或忽視那些導致學員感到舉步維艱的情況。

4.指導學員如何克服障礙。這意味著必須明確他們所麵臨的障礙是什麼,對其他人奏效的解決方案是什麼,以及學員怎樣才能製定出對自己有所幫助的解決方案。

5.以學員的現有知識為基礎。如果學員對課程的主題和問題很陌生,那麼他們怎樣才能將課程的內容付諸實踐?如果沒有培訓者的銜接,學員們根本就無法學習。應該運用實例、模擬和結構化的學習經驗來開發課程內容,從而引導學員從熟悉的課題過渡到不熟悉的課題。

6.解決現實的問題。應該向學員們提供用來解決他們普遍麵臨的,或最有可能麵臨的問題的實例。這就要求所開發的課程內容應該既具現實性又具可信性。

7.給學員們相互交流經驗的時間。許多成人學員都希望采用一種非正式的交流形式,即利用網絡與課程開發者溝通,幫助解決問題。如果培訓課程沒有提供此類機會,學員們可以利用休息或課後的時間,以非正式的形式進行溝通。如果課程中沒有設計交流經驗的環節,那麼培訓者可以在課程評估表格中列明此項需求。

8.刪除學員無需了解的課題。課程內容必須與學員的工作、區域和工作實踐相關。培訓課程不同於教育課程。教育課程的理論、概念和資料與實際應用並無直接聯係。而培訓課程則應該與實際應用息息相關,應該將學員不需要的課題剔除掉。

二、確定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就是一套讓學員經曆各種教學環節的係統計劃,以便幫助他們獲得口頭信息、建立認知策略、提高智力技能或動手技能、改變他們的態度,它是建立在對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完成的作業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確定教學策略的目標就在於做一個整體規劃,對於如何有利於學習的問題有一個概念。

(一)形成教學策略的構想

1.基於學習與教學實施哲學理念的教學策略。一些教學設計師認為,所有的學習都隻是接受過程的結果,這種觀點導致了解釋性教學策略的產生。另外一些教學設計師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學員發現過程的結果,這種觀點導致了體驗式教學策略的誕生。信奉接受性學習觀點的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以溝通過程為中心的。學習是在學員無法控製的環境因素中實現的,而教學則是一個巧妙操縱這些因素來達到預期結果的一個過程。學員隻有接受、理解、運用別人提供的信息並按照這些信息采取行動,學習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學員隻是教學信息的接受者,教學設計者或是講師才是這些信息的主動傳遞者。教學設計者在這樣一種教學策略中應該:

向學員提供信息,檢測學員的記憶或對信息的理解程度,盂給學員練習或運用這些信息的機會,向學員介紹如何利用他們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信奉發現性學習觀點的人們認為,學習取決於個人。受學員智力情況的影響,通過對學員無法控製的外在環境因素的控製所獲得的學習遠遠少於學員本身通過內在的洞察力、思考與經曆所獲得的學習。采取發現性策略的也是一個四步流程:為學員創造一些機會,以便他們獲得重要的體驗,並對這些體驗進行觀察和反省,就這些體驗向學員提出問題並觀察學員的反應,幫助學員就普通的原理及他們經曆過的情感體驗加以思考,為學員創造一些機會,以便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上。

2.基於教學活動的教學策略。此教學策略是以教學活動和學習環境為基礎。在這個意義上,教學策略是以假設為基礎的,即在原定的教學活動中會發生什麼事情或者應該發生什麼事情,教學活動要指導的是怎樣的一種學習。因此,在選擇教學策略時,教學設計師應該首先要確定教學目標,以便確定他們所要促成的學習類型。

他們應該根據學習的類型來確定采用怎樣的教學策略。

(二)選擇教學策略

要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就必須考慮學員的特點、所要達到的學習結果、學習和工作的環境以及教學設計過程中麵臨的各種製約條件。如果學員缺乏經驗,基於解釋性的教學策略往往最有效,反之,應選擇發現性策略。如果是在職培訓,采取解釋性的策略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是其他的培訓,發現性策略往往是最有效的。

按照跨文化學者格爾特霍夫施太德的觀點,在教學策略選擇時應該考慮源個因素,即權利差距、任務傾向、個人主義、回避不確定性。例如,在權利差距比較大的國家,人們十分重視人的社會地位,遵循非常傳統的老師要學生式關係,並且對這種方式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