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市閱讀指數影響因素——閱讀滿意度因素
(一)從滿意程度看湖南閱讀
1.宣傳、設施、行為並重的閱讀滿意度指數
公眾的閱讀滿意度因素,主要是從公眾的角度來衡量公眾對於城市閱讀設施的滿意程度、對於政府和媒體在閱讀宣傳力度方麵的滿意程度以及對於實際閱讀行為的滿意程度,從這三個方麵來對湖南省及各市州現階段的閱讀情況在公眾心目中的水平和程度進行評價。在實際閱讀行為滿意度方麵,又拆分為對自己閱讀情況的滿意度、對周圍人閱讀情況的滿意度和對所在城市整體的閱讀情況的滿意度三個方麵,多角度、全方位地測量城市居民對目前實際閱讀行為的滿意程度。在閱讀滿意度每一級衡量因素之下,都設計了具體的可操作的問題對其進行衡量,最後再經過結構方程的加權計算得出每一個因素的得分,最終形成閱讀滿意度指數得分。
2013年構成居民閱讀滿意度的三個指標對整體滿意度的貢獻差異不是非常明顯,與2011年的2012年的結果相比,變化較小。相比較而言,三個下級指標中,對居民閱讀行為滿意度的貢獻值仍是最大的,權重為35.67%,說明了對於實際閱讀行為情況滿意程度的感知,最能夠影響對於閱讀整體情況的滿意度。其次貢獻較高的是對閱讀設施的滿意度,閱讀設施包括公共圖書館、閱覽室等公共閱讀硬件設施,以及圖書館藏書量、圖書更新率、服務等軟件環境,閱讀設施的滿意度對整體滿意度的貢獻率為32.66%,說明了居民對於城市所提供的公共閱讀資源的感受,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居民對城市整體閱讀情況的滿意度。相比較而言,閱讀宣傳力度的滿意度對整體滿意度影響相對較小,貢獻度為31.67%,說明了居民所感受到的政府和媒體對閱讀宣傳所給予的力度,影響居民對整體閱讀情況滿意度的高低。
總體來看,閱讀滿意度三個二級指標貢獻度差異不大,影響力度較為平均,整體滿意度的提升,需倚仗宣傳、公共設施、閱讀行為三方麵滿意度的共同提升。
湖南城市閱讀滿意度指數的結構三年來變化不大,結構穩定,對居民閱讀行為的滿意度在整個滿意度指數中一直處於最重要的位置,但整體來看,重要程度略有下降,由2011年的36.34%下降至2013年的35.67%。而反映公共投入的閱讀設施和閱讀宣傳的重要性則逐年提升,公共閱讀設施滿意度由2011年的32.46%上升至2013年的32.66%,閱讀宣傳力度滿意度則有2011年的31.30%上升至2013年的31.67%
閱讀滿意度指數指標體係各構成部分貢獻度的整體穩定度有小幅變化,說明了在閱讀滿意度指數中,對實際閱讀情況的感知仍然是影響整體滿意度的最主要決定因素,但同時,居民對公共投入的關注度有所提升,政府對閱讀的重視和投入,嚴重影響著居民對於閱讀情況的滿意程度,因此加強政府、媒體對閱讀的重視和推廣,並使居民能夠切身感受到、接觸到、使用到,是提升城市閱讀滿意度的重要方麵。
2.結構穩定顯著增長的閱讀滿意度
閱讀滿意度指數是對整體閱讀情況滿意程度評價的指標體係,每一指標最低分為20分,最高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對整體閱讀情況越滿意。
2013年湖南省城市閱讀滿意度指數總得分為60.79分,居民對整體閱讀情況處於基本滿意的狀態,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具體來看湖南省閱讀滿意度指數各二級指標的表現情況,可以看到,湖南省整體在居民實際閱讀行為方麵滿意度較高,得分超過了滿意度指數的總體得分,達到63.15分。說明湖南省居民對於自己感受到的居民實際閱讀行為,整體上較為滿意,有較好的閱讀情況,形成了一定的閱讀氛圍。
相比對居民閱讀行為的滿意度,湖南省城市居民對於閱讀宣傳力度的滿意度和公共閱讀設施的滿意度相對較低,閱讀宣傳力度滿意度得分為59.39分,公共閱讀設施滿意度得分為59.57分,均低於總指數得分,也正是這兩方麵拉低了閱讀滿意度的總得分。說明湖南城市居民對於政府和媒體在閱讀宣傳和公共閱讀資源提供、維護方麵有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希望政府、媒體給予閱讀更多的宣傳、推廣,使更多居民能夠感受到政府對於閱讀的重視,並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取到更多閱讀信息。同時,城市居民也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更多可供利用的公共閱讀設施,並提高設施的信息量和信息更新速度,加強使用便捷度,使更多的人能夠更多更好地利用這些公共閱讀資源。
經過三年的指數建構,湖南城市閱讀滿意度指數模型結構穩定,從三年來閱讀滿意度指數得分上來看,呈現了明顯的增長趨勢,由2011年的55.71分提升至2013年的60.79分,居民對整體閱讀情況的滿意度逐年提高。
從各二級指標上來看,對居民實際閱讀行為、對政府媒體閱讀宣傳力度和對公共閱讀設施三個方麵的滿意度均呈現增長趨勢。
居民實際閱讀行為滿意度在曆年調查得分均相對較高,2013年達到最高分為63.15分,也是閱讀滿意度各項指標中首次超過60分的指標,從得分上可以看出,湖南省城市居民的實際閱讀行為在逐年向好,閱讀氛圍也在逐步形成。
而考察公共投入、維護的滿意度指標,包括對閱讀宣傳力度的滿意度和對公共閱讀設施的滿意度,雖然仍處於偏低水平,成為閱讀滿意度的短板,但從近三年的表現來看,同樣呈緩步提升態勢,閱讀宣傳力度滿意度從2011年的54.15分,提升至2013年的59.39分,公共閱讀設施滿意度則是從2011年的53.02分,提升至2013年的59.57分,提升幅度較高,這兩項指標滿意度的提升與政府對閱讀的重視以及對閱讀的扶植和投入有較大關聯,如“三湘讀書月”活動的舉辦,社區閱讀角的建立,都使得居民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各界對閱讀宣傳與重視,同時也能便捷地享受到更好的公共閱讀資源,促進了閱讀滿意度的提升。
3.和生活搶時間,忙碌的金領閱讀滿意度低
為展現不同群體對閱讀情況的滿意程度,我們對湖南城市閱讀滿意度指數進行了多元回歸分析。本次研究以城市閱讀滿意度指數作為因變量,考察人群各項基本屬性的閱讀滿意指數得分。從分析得到的結果可以看出,城市居民閱讀滿意度在不同年齡、收入群體中的差異與特點。
忙碌的金領閱讀不滿意程度高。
城市閱讀滿意度指數同年齡、收入形成多元交互影響,表現出明顯的趨勢。從圖40中可以看到,無論收入狀況如何,不同年齡對於閱讀滿意度都呈現出兩頭高、中間低的趨勢。在18—22歲之間的閱讀滿意度最高,之後就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趨勢,到36歲左右達到最低點;之後,滿意度得分又開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而從收入來看,不同收入水平對於閱讀滿意度變化的影響較大。個人月收入越高的群體,隨年齡變化而發生變化的幅度越大,越接近兩頭高、中間低的趨勢。而低收入和無收入人群因年齡不同滿意度發生變化的比例就非常少。
25—39歲群體是社會中最忙碌的人群,也是壓力最大的群體,而收入越高則一定程度上表示壓力越大,閱讀時間更難以保證,對社會提供的閱讀資源感受、使用也最為薄弱,因此在閱讀滿意度上得分越低。如何幫助這一群體更好地進行閱讀,更多地感受社會閱讀氛圍,是需要著重注意的,也是提升整體閱讀滿意度的關注人群。
4.滿意度市州排名變化大,2013年株洲奪魁
從湖南省各市州的閱讀滿意度得分來看,各市州公眾對於閱讀滿意度存在明顯差別,最高得分城市和最低得分城市差距在10分以上。在14個市州中,閱讀滿意度最高的是株洲市,得分67.3分,其次是常德市和嶽陽市,得分分別為64分和63.7分。總體來看,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居民的閱讀滿意度因素得分也相對較高,常德市、株洲市、嶽陽市、長沙市連續三年進入閱讀滿意度得分全省前四,這不僅得益於當地閱讀環境、設施等硬件方麵表現相對較好,同時也展現出這些城市整體閱讀氛圍相對濃烈,因此居民的滿意度在14個市州中表現較好。
從湖南省各市州的閱讀滿意度的三年變化情況來看,除個別市州外,整體閱讀滿意度均呈現提升態勢,且城市間的差距有所減少。株洲、常德、長沙是閱讀滿意度較高的城市,且三年來位置變化相對較小。邵陽、益陽、湘西州吉首市的滿意度相對較低,而這三個城市閱讀滿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在於對公共閱讀設施和閱讀宣傳力度的滿意度不高,極大地影響了整體滿意程度的提升。
5.校園閱讀氛圍濃鬱,青少年群體閱讀滿意度高
2013年湖南省青少年群體對於閱讀的滿意度得分為66.1分,高於其他所有年齡段。青少年群體滿意度較高,與校園內的閱讀氛圍較濃鬱,閱讀設施相對完善有較大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與社會的接觸越發增加,對於閱讀滿意度得分越低,一方麵說明了成年群體因工作等壓力,缺少閱讀時間,另一方麵也反映了成年群體在閱讀方麵可獲得的資源相比青少年群體要少,感受到的閱讀氛圍也較青少年群體更弱。
從曆年不同年齡段閱讀滿意度得分情況來看,各年齡段的閱讀滿意度均呈現提升的趨勢,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在2013年閱讀滿意度得分上升明顯。在近三年的調查中,青少年群體的閱讀滿意度得分在各年齡段中均屬於最高,說明了青少年群體閱讀狀況相對較好,且身邊的閱讀氛圍相對濃烈。而對於26—35歲和36—45歲兩個年齡段的社會最忙碌群體,閱讀滿意度的得分均較低,從未超過60分。如何幫助這一群體利用工作閑暇更好地閱讀,更多接觸和使用閱讀資源,形成閱讀氛圍,將對於整體閱讀滿意度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以宣傳促進閱讀氛圍形成:閱讀宣傳力度滿意度
對閱讀宣傳力度的滿意度是指從公眾的角度所感受到的,政府和媒體對閱讀行為的宣傳強度、頻率等整體是否令人滿意,體現了公眾對於政府和媒體在閱讀行為倡導方麵的期望與要求。閱讀宣傳力度滿意度對整體閱讀滿意度的貢獻度為31.67%,三年來對整體影響力度較為平穩,略低於行為和設施滿意度的貢獻度。
在對閱讀的宣傳力度方麵,2013年湖南省城市居民的滿意度得分為59.39分,較2012年的56.85分和2011年的54.15分有所提升,但仍略低於上級指標閱讀滿意度的總得分。從得分上來看,湖南省城市居民對於政府和媒體在閱讀宣傳力度方麵,有著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期盼政府和媒體能夠加強對閱讀的宣傳,更好更充分地發揮政府和媒體的導向、拉動作用,促進社會整體閱讀氛圍的形成。如何能夠讓閱讀宣傳信息為公眾接觸到,怎樣利用多種媒體平台進行信息的宣傳與推廣,特別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媒體的充分利用,使居民感知感受與政府推廣力度相吻合,是給政府、媒體提出的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