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40周同步指導助你平安、順利的度過整個孕期19(1 / 3)

分娩過程

就要分娩了,帶什麼去醫院,又該注意什麼?準媽媽難免會心裏緊張,不知所措,其實大可不必,隻要做好分娩前的準備工作,一定會順利生下寶寶的。

分娩時的用力

半仰臥位的用力

分娩姿勢有很多種,現在的大部分醫院采用的是躺在產床上向上用力的仰臥位,這種姿勢便於監視分娩的進程,緊急的時候方便進行會陰切開術和吸引分娩術等處置方法。但仰臥位分娩時會導致子宮壓迫大靜脈,引起產婦和胎兒的血液不通暢。

能克服這個缺點的是半仰臥位,產婦采取半仰臥位時,腳可以彎曲,背部仰起30度角,腹部能用上力,不會影響血液流通,還可以觀察會陰部的狀態,因此被作為新的分娩姿勢。

視線

不要看著天花板,揚起手和腳,用力的時候,雙手要握旦合,腹部用力的時候,陰道周圍也有按壓的感覺。類似於排便的感覺。

下巴也不好,要收起下巴。視線要放在肚臍周圍。需注意的是,用力的時候不要閉上眼睛,這樣會用不上力。

從後背到腰

在疼痛的時候用力,後背很容易彎曲。這樣不容易用上力氣。所以即使很痛,後背和腰也要貼在產床上,不要彎曲。

側臥位的用力

側臥位通常是臥在左側,子宮不會壓迫大靜脈,也不會引起母體血壓下降,能給胎兒輸送足夠的營養和氧氣。還能讓會陰部放鬆,防止會陰部裂傷,向上用力呼吸都很舒服,也能減輕長時間陣痛帶來的疲勞。缺點是胎兒頭出來的時候必須支撐起一條腿。

攥緊把手

和半仰臥位相同,握緊產床上的把手。握緊後支撐身體,容易用力。

支撐起一條腿

會陰部打開後必須向上抬起一條腿。將舉起的腿膝蓋彎曲,拉到胸前位置。這時要聽從助產士的指導,才會感到舒服。

順產的進程

分娩征兆:陣痛、破水、見紅、入院、安裝分娩監視裝置、片刻的休息、子宮口全部張開(約10厘米)、進入分娩室。

分娩第一期

嬰兒出生,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從陣痛間隔縮短變為10分鍾到子宮口全部打開,是第一期即開口期。出現1次/8-10分鍾,持續30-60秒的規則陣痛,便意味著第一期的開始。在第一期中,子宮收縮每隔5-10分鍾進行一次,每次持續30-60秒的被稱作準備期,1次/2-4分鍾,持續45-60秒收縮,痛感變得強烈的過程被稱作進行期。在進行期時,會感到痛不可耐,甚至呼吸困難,但還是盡量在呼吸法輔助下進行深呼吸,放鬆身心,努力保持良好狀態。陣痛變為1次/2-4分鍾,持續45-60秒時,子宮的入口就己經完全打開了。

兩腳相對,雙手放在膝蓋上。這個姿勢t像騎馬一樣坐在椅子上,兩腿分開,雙不但可以緩解陣痛,還可以打開骨關節,手抱住靠背,低頭,可以緩解疼痛。使胎兒順利產下。

分娩第二期

子宮口張開到10厘米,直到寶寶從母體中完全娩出叫分娩第二期。隨著陣痛的波動,弓起背來,收著上下顎,憋住氣,在肛門處向外使勁。陣痛的波動緩和時,停止使勁,全身放鬆。寶寶的頭出來後又縮了回去,這種狀態叫做排臨狀態。再使一把力,會陰就會完全伸展,可以完全看到寶寶的頭部,這叫做發露。在這時停止憋氣使勁,換成淺淺、短短的呼吸。嬰兒的頭部完全露出後,兩肩也會先後出來,然後就全身脫離母體了。

分娩第二期三階段

第一階段:憋住氣,使勁,順其自然,想要使勁的時候再使勁。向分娩的部位使勁,盡量長時間的使勁。

第二階段:還有一點發露後可以停止使勁了。放鬆吧,可以輕輕張開口呼氣了。

分娩第三期

寶寶出生後,陣痛的感覺一瞬間就消失了。幾分鍾後又出現輕微的陣痛。這是隨著子宮的收縮,完成使命的胎盤向外排出。胎兒娩出後即可等待胎盤自然排出,可能會大量出血,醫生基本都會采取輔助手段使胎盤更早地娩出。

宮縮痛、會陰部縫合

在胎兒產出之後,變大了的子宮就要恢複到之前的大小,開始了自然的收縮動作。這被稱為“後續陣痛”,由於這個動作,也引起了胎盤的外露。這種後續陣痛存在著個體的差異,既有人感覺“跟分娩時的疼痛相比這根本不算什麼”,也會有人說“真是出乎意料的疼痛”。無論怎樣,後續陣痛在大多產婦中都有體現。對於會陰切開的產婦以及分娩時會陰撕裂的產婦,傷口需要進行縫合。雖然進行了麻醉處理,但有的人還是會感覺到絲絲的疼痛。

30分鍾之內能夠自然的哺乳胎兒吮吸媽媽的乳頭,有利於記住媽媽的氣味,而對於媽媽而言,也能增加促進母乳的分泌,使產後不久就可進行哺乳變得容易。

肌膚和肌膚緊密接觸的抱著

圍巾和衣服都不要穿,媽媽和寶寶肌膚充分地接觸,體會接觸的感覺。這樣,剛剛出生的寶寶會很有安全感,容易變得安定。

用媽媽的體溫維持寶寶的體溫剛剛完成分娩的媽媽,身體會散發熱量。此時肌膚的接觸可以防止胎兒的體溫下降。

簡單了解剖宮產

什麼是剖宮產

剖宮產就是經腹部切開子宮,將胎兒取出的分娩方式。這主要適用於胎兒過大、母親骨盆狹窄或畸形、胎兒缺氧、母親患有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可行剖宮產。剖宮產是處理難產的主要手段,但不被認為是最理想的分娩方式。

哪些準媽媽適合剖宮產

1.胎位不正

初產婦胎位不正時,應施以剖宮產手術。

2.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的原因很多,例如臍帶繞頸、胎盤功能不良、吸入胎便,或是產婦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子癇前症等並發症。

3.骨盆狹窄

產婦如果有骨盆結構上的異常,比如小兒麻痹症、有骨盆骨折病史、身材過於嬌小或侏儒症等,由於骨盆出口異常無法讓胎兒順利通過,故應該采取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