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師出有名,把事情做得名正言順(1 / 1)

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應該有足夠的理由作為後備軍團以支持你的行動。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我們就要準備定量的借口。“借口”不是雞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與假設淘汰後的結果,是令人信服的可行方案。即使沒有原因,也要一個借口,這樣我們的行動才能得到有效貫徹。

“凡事都得有個說法,隻要有原有由,有理有據,一切都好辦”。中國人就是信這個老理兒。不管你是做事之前有的產生的念頭,還是事成之後給自己找的轍,都能成為支持你行為的“說法”。即便你做事有些無厘頭,有些不靠譜兒,但如果你的“說法”名正言順,那就能讓人信服。

從前有一個人在偷竊的時候被別人當場抓住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作為一個小偷,被人當場抓獲的他卻一點都不害怕,反而理直氣壯地辯解說,雖然他拿了別人的東西,卻並沒有逃走,所以算不上偷。最後把東西還給失主後大搖大擺地就離開了。

無獨有偶,有位旅客在外旅行,在餐廳吃飯時他有事離開座位,結果回來時剛好看到一個男人正在掏他掛在椅子上的衣服口袋裏的錢包。當這位旅客出言指責時,小偷居然理直氣壯地說自己在為他“清掃錢包”。盡管理由非常牽強,但小偷就是拒不承認。

在常人看來,如果小偷被人當場抓獲自然是理屈詞窮,隻有伏法的份兒。然而案例中的小偷卻可以算得上找理由的高手。先不論他們找的理由有多麼牽強,但他們卻是可以理直氣壯地為自己找個說法。暫不說他們做的事於情於法的不對,但這起碼可以看出他們在險惡環境下所擁有的鎮定和機智。

對於偷竊行為我們自然應該傾力抵製,但是這些事例想要告訴我們的是無論你在做什麼事,當你開始去做時就應該想好接下來的情況以及最終的結果,並且對自己的行為要有個解釋。不過在讓自己隨時“師出有名”的同時也應該注意不能胡亂地找理由,否則有可能讓自己反而因此惹出麻煩,甚至丟了性命。

再講個有趣的三國故事:

“當年劉備在攻取四川時曾與劉璋在涪縣會見,當時劉璋部下從事張裕也在座。張裕因為臉上多須,劉備就拿他開玩笑說在他的老家涿縣,那地方姓毛的人特別多,縣城東西南北都是毛姓人家。縣令說:諸毛怎麼都繞涿(借指‘啄’,即嘴)而居呢?”

張裕麵對劉備的調侃也毫不示弱地回敬說:“從前有人作上黨郡潞縣縣長,遷為涿縣縣令,調動之際回了一趟家。正好這時有人給他寫信,封麵不知道如何題署好,如果題‘潞長’,就漏了‘涿令’,題‘涿令’,就漏了‘潞長’,最後隻好署‘潞涿君’。”張裕借“潞”為“露”之諧音,諷刺劉備臉光露嘴無須。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從此劉備就因此對張裕記恨在心。

後來張裕歸順劉備。他對天文、占卜皆通,曾勸劉備不要取漢中,說取漢中於軍不利。劉備不聽,出兵攻取漢中,證明張裕預言不準。張裕又私下向人泄露“天機”,說魏文帝黃初元年劉備將得益州,九年後將失去益州。劉備不忘當年受辱,借機要殺張裕。諸葛亮問張裕犯了什麼罪,劉備說:“芳蘭當門而生,不得不鋤去。”他找的這個說法,其實並不高明,論借口編造術實不如張裕,可是劉備是主子,權力最終占了上風。雖然劉備是主事者,但畢竟他想殺張裕更多是因為私人原因,所以他還是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這樣殺張裕的決策才顯得“師出有名”。

劉備在處事中,很注意名正言順這一條。解決一些複雜的事和人時,他都能夠巧尋借口,然後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壓住人,使其無法公開反對。他要削奪、削弱各別人,理由之充分、之正當,誰都不敢反抗,無法反駁。名正而言順,這為他下一步行動就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