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紐扣搞活了一個大隊!南沙現在成為全縣最富的一個大隊,人平分配近千元!這其中有徐才創辦的五金廠的大功勞!今日,大隊五金廠生產的鞋扣、袋扣、金屬紐扣等,除西藏、台灣外,暢銷全國。去年五金廠收入一百零七萬元,占大隊總產值的五分之—,僅此一項,全大隊每人平均可得一百八十一元。
像徐才這樣的經濟人才,在南海,又何止一個!
——裏水公社群建大隊上邊一隊,去年起用了一個改變了富農成分的社員辦工副業,此人善經營,方法多,門路廣,生產隊的經濟一步登天。去年每人平均分配由上年的三百一十九元,一下激增到一千零一元。
——南莊公社家用電器廠技術員陳輝,刻苦自學大學數理課程,並運用於生產實踐。一九七八年起,綜合國內華生牌,鑽石牌電風扇所長,從設計生產的第一代葵花牌到第四代嫦娥牌電風扇,行銷省內及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僅去年一年,就為社辦企業掙得純收入一百四十多萬元。
三中全會以來,南海縣委在落實經濟人才的政策上,理直氣壯,有膽識,有氣度。兩年來,縣社兩級共選用了六百二十多名經濟人才,充實到經濟管理部門和社隊企業中。還建立了一個一千多人的供銷員隊伍。南海縣委領導班子本身,搞經濟出身和懂得經濟業務的,就占了一半以上。縣委書記梁廣大是搞銀行出身的。原縣農業局副局長莫耀流,農業技術員出身,受過高等教育,從事農業技術工作二十多年,有豐富的農業知識、經驗,一九八○年被選為抓全縣農業的副縣長。
南海之小,尚見人才濟濟,聯想到整個國家呢?關鍵在於政策是否對頭,會發現,敢使用,人才就在身邊!
6“三匹馬”與“高頭駿馬”
南海群眾說:“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辦工副業,才能使集體經濟盡快富起來,就像是三匹馬拉車。在這三匹馬當中,生產隊又是匹高頭駿馬。”
在對這個帶規律性的問題的認識上,南海的群眾是走在幹部前麵的。
一九七九年四月。三中全會剛開過不久,縣委召開了一次擴大會議。議題:解放思想,發展社隊企業。
會議為期五天。開到兩天半,“卡殼”了。大多數幹部對隊辦,尤其是生產隊辦工副業持懷疑或否定的態度。他們認為:辦工副業,公社、大隊能辦好,就不錯了。
幹部的想法,與群眾的實踐有差距,有矛盾。縣委暫時先將會議停了下來,兵分五路,全體與會同誌下去考察,再作結論。
幹部們涉溪過海,走村串戶,到了一個又一個公社,看了一個又一個工場。機器的轟鳴聲,震撼了一部分人有點僵直的神經;亮閃閃的產品,擦亮了他們有點模糊的眼睛,大幅度的利潤增長,社員實際獲得的利益,使他們看到了生產隊這匹高頭駿馬的英姿。廠房雖然簡陋,設備雖然陳舊,資金雖然短缺,但農民們為了自身的富裕和集體經濟的壯大,他們幹得多帶勁,多歡嗬!那一張張泛起春意的笑臉,前幾年,你能見到嗎?
出巡歸來,幹部們濟濟一堂,都說大開了眼界,端正了認識。那些原來主張限製生產隊辦工副業的人,很快轉到鼓勵和支持生產隊放開手腳辦工副業了。
縣委明確向全縣提出:
三匹馬拉車比兩匹馬拉車快。
這些都是兩年多以前的事了。今日,我們專程趕到全縣工副業發展較好的大瀝公社參觀,大有目不暇接之感——
在奇槎大隊。一條村巷,一排古老的大屋、祠堂,其貌不揚,但每一間就是一個創造價值的生產工場。我們走進去的第一間是工程塑料車間:十多台壓鑄機,每台前一男一女,相向而立,合力將長長的手柄壓下去,熱乎乎的塑料零件就跳了出來。此情此景,馬上令人聯想起英國十七世紀工業革命時代那些粗陋的操作景象。下一個,是廢五金回收冶煉車間:噴吐著火焰的高溫爐膛,就設在綠野之旁。這在早些年,誰能想到將這兩種極不協調的場景統一在一個畫麵裏呢。我們又來到織手套和製線衣車間:設備不免有點陳舊,仿佛使人感到走進了一座古老的作坊。但那些正在操作的粗手大腳的嫂子、姑娘,都笑容滿麵。那神情,分明流露出創造新生活美好藍圖的信念和希望。
奇槎大隊支部書記小鄺向我們介紹:大隊和生產隊兩級搞工副業的近一千人。去年光大隊一級純收入一百一十萬元;生產隊平均純收入五十萬元。去年全大隊人平分配四百四十三元,光大隊工副業一項,就占二百二十元。從這個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工副業在社員的總收入中,占了多麼重要的比例!
離奇槎大隊較遠的潭邊大隊,所辦的廠場,都集中在一座新建的大樓裏。擁有豬鬃、毛織、皮鞋、拚接碎毛皮、假發等十幾宗生產項目。這個大隊的支部書記李愛珍,是全縣僅有的女支書,今年剛滿三十歲,當大隊幹部已有八年的曆史。看她待人接物落落大方,想是一個有魄力的女“強人”。副支書老譚說:小李作風好,會依靠支部一班人,大隊工副業辦得出色,人平分配提高快。去年達四百五十八元,勞力七百七十一元。
奇槎和潭邊,是大隊辦工副業進展迅速的兩個例子。至於生產隊辦的廠場,也如雨後春筍般,遍地發展起來。
今年一月,縣委進一步明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