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這樣的大型企業的生產任務,大都是九江公社在外的僑胞介紹進來的。許多同胞對家鄉都很熱心。比如這個製衣廠,剛引進時工人技術不熟練,業務不熟悉,生產效率低。就是前麵提到的那位關明先生,看到這種情況,便專門介紹了一個經營服裝廠的黃先生來作業務指導。黃先生帶了他熟悉服裝裁製的太太,親自站在流水線邊,手把手地教剛進廠的小姑娘,料應放在什麼位置,燈要掛多高……
這一類事,我們在南海許多地方都有所聞。在林嶽大隊,我們看到一間紅木家具廠,是港商郭先生來料加工高級家具的。全年總產值二百多萬元,純利潤一百多萬元。郭先生是本地人。以前,他總怕我們政策變,有業務也不敢拿回家鄉來搞,而寧願拿去他夫人偏遠的山區家鄉搞。後來,大隊幾次向他宣傳政策,並同時做他在鄉親屬的工作,使他解除顧慮。將料發回來加工。這時候,大隊又安排郭先生在鄉的弟弟,親自擔任廠長,抓業務,抓生產管理,還安排郭家幾個人到廠工作。郭先生回來看了,十分滿意。他出去後,又介紹了另兩位港商前來簽約加工業務。使林嶽大隊跟著義辦起了一間花梨木工廠。
海內外的力量都動員了,南海,你在致富的路上,步子能不邁得更大、更快麼?!
第五章“小鳥”展翅飛翔
你不虧待土地,土地就一定不會虧待你。
——一位南海老農的話
13一個重新上任的生產隊長
站在西樵山,矚目南海大地,我們宛如聞到一股泥土的芳香。時令是初冬,秋收已過,勤勞的主人早已從富庶的田野收起了一張金色的地毯。一塊塊如明鏡般發亮的魚塘邊,連片的稻田,正在開始冬翻。眼前湧起的,是接天的棕黑色泥浪。
南海的大多數公社都是圍田區,是我省的重點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近兩年,他們確立了“以糧食生產為主體,以工副業和農副業為兩翼”的鳥形經濟結構之後,南海開始振翅翱翔。過去,凡是到過南海的人,都對他們蓬勃興起的工副業讚歎不已。那麼,農業中的糧食生產,以及種植、養殖等副業又搞得如何?社隊工業與農業的關係又處理得怎樣?許多人都從另一個角度提出這個問題。縣委同誌告訴我們,他們的態度很明確,在鳥形經濟結構中,抓主體軀幹的糧食生產任何時候也不能放鬆。
他們給我們列舉了這樣幾項有力措施:
——縣掌握的鋼材、水泥、木材、電力等物資,大都用於農業建設。縣地方財政用於農業的支出也大幅度增加,由一九七六年的五十六萬元增至一九八○年的二百六十四萬元。去年,還用一百二十八萬多元的地方外彙進口鉀肥,解決全縣農田嚴重缺鉀的問題。
——抓糧食生產,同樣大膽起用幹部中的能人。
講到這後一條措施,縣裏的許多同誌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人———鄺燦開。
鄺燦開是誰?在詳細介紹他之前,讓我們先回顧一個令人難忘的情景——
這是一九八○年初的一天。大地回暖,姹紫嫣紅。珠江兩岸,報春的桃花開得如煙如霞。南海縣表彰先進的大會正在縣委大禮堂召開。一個麵孔黑瘦、精神矍鑠的老農,雙眼噙著激動的淚花,坐在前排的座位上。縣委書記梁廣大同誌,高高興興地走上前去,同他緊緊握手,將一朵“勞動模範”的大紅花,佩帶在他胸前。這位老農,以他所領導的生產隊糧食畝產一年提高九百斤的驚人數字,贏得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當晚,在慶功的宴席上,梁廣大還親自向他祝酒,稱他為糧食高產的“南海之最”。
這位老農,就是大瀝公社奇槎大隊占二生產隊的隊長鄺燦開。他今年六十二歲,種了近五十年的田,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他五十年代初入黨,當過初級社和高級社的社長,後來又做副大隊長。可這麼一個好同誌,在人生的路上卻遭過嚴重的挫折。一九六○年整風整社時,他被定為漏劃富農,開除了黨籍,撤掉了副大隊長職務;十年動亂中又橫遭批判。
鄺燦開那天坐在兒子新婚的一座新屋的廳堂裏,向我們講述了他近二十來年的這些經曆。他古銅色的臉膛上布滿了皺紋,說話不很流暢,甚至有些結巴,態度平靜,就像是講別人身上的事一般。但細心看去,他眼裏閃動著一片淚光。這就像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受了母親一時的錯怪之後,眼裏閃起的委屈的淚光嗬!
是的,鄺燦開是誠實的。他盡管受過這麼大的打擊,卻仍然時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他胸中,始終沒有熄滅那革命信仰的火焰。他種瓜菜的技術早就遠近聞名,許多地方都想聘請他去當技術指導,除供給夥食外,按月付給優厚的報酬。對此,他總是一概婉言謝絕。他堅持留在隊裏,默默地為集體生產出力。
是諸葛亮,最終還要出山。一九七八年,鄺燦開的錯案平了反,恢複了黨籍。年底,社員群眾一致推舉他當隊長。
占二生產隊自一九七五年以來,糧食產量連年下降,到一九七八年,畝產隻有一千四百多斤。種田的人也不夠糧食吃,人平分配僅有一百多元。燦叔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他找隊委們商量。前幾年,這個隊喜歡施廢電池粉作肥料,最初一兩造確也增了點產,但時間久了,土壤板結,產量開始下降。鄺燦開他們決定從改土增肥入手。他同社員們將過去運廢電池粉的小船,開到佛山、廣州等地,運回垃圾肥和糞水,並發動社員大積工雜肥和養豬積肥。改土的第一年,他們就給每畝田下了四千斤垃圾肥和三千斤糞肥。
育秧了。燦叔根據往年沒有出現倒春寒、冬暖時間又較長的情況,估計開春會出現低溫陰雨天。按常規,秧田應該下塘泥肥,可是,尼龍秧在薄膜覆蓋下,秧苗容易吸收塘泥中的鹹分死亡。據此,燦叔在整秧田時,一反常規,全部不下塘泥肥而下磷鉀肥。果然,第二年的倒春寒來得又猛又早,二月就陰雨連綿了。許多隊的秧苗都死了四五成,而鄺燦開育的秧成活率卻在八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