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情緒管理與挫折應對(3)(3 / 3)

(四)合理運用挫折防衛機製

挫折會使個體受到威脅和傷害,並引起焦慮、自卑、痛苦等情緒,使人的心理平衡遭到破壞。此時,學習運用心理防禦方式可以使個體的內在心理具有一種擺脫痛苦、減輕不安、恢複情緒穩定、達到心理平衡的適應性傾向。心理防禦方式是指個體遭受挫折而產生緊張的情緒狀態時,其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不安,以恢複情緒的平衡與穩定,並適應挫折情境的方式。即個體遭受挫折後用自己所能接受的方式來解釋和處理衝突,避免引起更大的痛苦和不安,是一種保持情緒活動平衡和穩定的心理機能。

常見的心理防禦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合理化作用(文飾作用)

當個體無法達到其追求的目標或其行為方式不符合社會的價值標準時,為了避免因挫折而產生的焦慮、痛苦以及維護自己的尊嚴,便對自己的行為給予一種“合理”的解釋。這種解釋並不是自己真正的行為動機,有時甚至是歪曲事實,掩飾過錯,因此也稱為文飾作用。其主要類型有:(1)酸葡萄作用。引自伊索寓言:狐狸吃不到葡萄便說葡萄酸。是指個體在追求某一個目標失敗時,通過誇大目標的缺點,否定目標的優點以維護心理平衡的一種防衛手段。(2)甜檸檬作用。引自伊索寓言:狐狸找到了檸檬便說檸檬甜。是指個體借誇大既得利益的好處,否定其缺欠,以減輕內心的失望與痛苦,從而達到心理平衡的一種防衛手段。(3)推諉。即將個人受挫的原因歸咎於自身以外的原因以擺脫內疚的適應方式。

2.替代作用

當個體的行為不被社會所接納,從而不能實現個人目標的時候,個體往往會另立目標取代原受阻的目標,以彌補因失敗而喪失的自尊和自信,減輕挫折造成的痛苦。替代作用通常有兩種類型:第一,升華作用。個體遭受挫折後,將不被社會所認可的動機和不良情緒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中去,使其升華到有利於社會的高度。升華是較高的替代,是富有建設性的心理防衛方式。第二,補償作用。個體行為受到挫折或因某方麵的缺陷而無法達到目標時,便特別努力地發展其他方麵的特點,以其他方麵的成功來補償因失敗而喪失的自尊和自信,即所謂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3.升華作用

升華作用指把自己被壓抑的不符合社會要求的原始衝動或欲望,用符合社會要求的建設性方式表達出來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升華作用能使原來的動機衝突得到宣泄,消除焦慮情緒,保持心理上的安定與平衡,還能滿足個人創作與成就的需要。如用跳舞、繪畫、文學等形式來替代性本能衝動的發泄;還有如一位具有嫉妒心的人,因理智不允許他表現出嫉妒,於是他發奮學習,最終超過了別人。因此,這種防禦機製對於他人和社會均能產生積極的意義。再如前些年有則報道,說的是一位老伯,他的獨生子在大學畢業那年死於意外事故。在悲痛欲絕之後,他用自己微薄的經濟來源接濟一位貧困少年,每月給他生活費和學習費用,直到他大學畢業。老伯說,看到這位貧困少年長大成才,就像看到自己的兒子有出息了一樣,非常欣慰!他扶持這位貧困少年的熱情,就是對他兒子思念情緒的升華。

最後,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各種心理防禦方式並不能絕對改變現實,真正解決問題,多少帶有自欺欺人的色彩,因此,在運用心理防禦方式使自己的心理恢複平衡後還必須進一步地分析原因。

人生是一條漫長的旅途。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嶇的小路;有燦爛的鮮花,也有密布的荊崎。在這旅途上每個人都會遭受挫折,不要因為困境就低下了頭,隻要我們拿起夢想的剪刀,用堅強去剪碎它的網,就能衝出心中的迷惘。到那時,你會發現,天空格外的美!當一個人有勇氣從黑暗中抬起頭來,而向光明大道走去,他後麵便不會有陰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