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坦克炮和反坦克炮(2 / 3)

1959年式100毫米坦克炮

該炮於1959年立項,經過4年的努力,到1963年完成設計定型,並批量生產。

1959年式100毫米坦克炮的主要性能數據是:該炮口徑為100毫米;最大射程16000米,直射距離1100米;身管長5350毫米,後坐長490至550毫米;炮重1970公斤,後坐部分重1475公斤;配用彈種,曳光被冒穿甲彈、榴彈;裝彈方式,人工;攜帶彈藥量,34發;配屬坦克,59式中型坦克;乘員人數為4人。

該炮的主要技術和結構特點為:火炮部分由半自動機的炮身、搖架、反後坐力裝置、瞄準裝置組成。帶半自動機的炮身包括單筒身管、抽氣裝置、連接筒、炮尾、帶保險裝置和擊發機構的橫楔式炮閂。

搖架的結構是,圓筒鑄造鋼件,由前筒和後筒焊接而成。搖架左側有固定瞄準鏡支架,右側有固定動力油缸、並列機槍支架。上部有兩個凸起的部分,主要是用來安裝製退機和複進機。底部有固定穩定器陀螺儀組的平麵。搖架的兩側還裝有滾針式耳軸和防護板。

反後坐力裝置由液壓式製退機和液體氣壓式複進機組成,分別配置於搖架上部。高低機為外齒弧式,帶有摩擦離合器和偏心套筒。離合器的主要作用是,在火炮發生劇烈震動造成負荷過大時,可以打滑保護高低機,使一些相關零部件不受損壞。偏心套筒在使用穩定器時用來分離和結合高低機的蝸杆和蝸輪。

1969年式100毫米坦克炮

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1959年式100毫米口徑坦克炮生產和裝備部隊之後,雖然解決了自己設計製造國產坦克炮的問題,但是,在使用中暴露出一些問題,於是,設計部門根據指示又進行了改進,在改進的基礎上,製造出1969年式100毫米口徑坦克炮。經過反複實驗,到1980年才正式批準定型。其全稱為1969年式100毫米滑膛坦克炮。

該坦克炮的主要性能數據是:口徑為100毫米,屬於較大口徑的坦克炮;最大射程(使用榴彈)為11847米,直射距離(使用穿甲彈)為1000米;炮重1980公斤,後坐部分重量為1480公斤;配用彈種為榴彈、高速脫殼穿甲彈、破甲彈;裝彈方式為人工;攜帶彈藥量為44發;配屬坦克為69式中型坦克;戰鬥乘員為4人。

該坦克炮的主要技術和結構特征與59年式100毫米坦克炮基本相同。采用的主要部件是:反後坐裝置、高低機、炮尾、炮閂、連接筒、防危板、彈簧補償裝置等。比59年式坦克炮的身管加長了100毫米,采用高強度炮鋼製造,抽氣裝置後移,提高了抽氣效果。

與該炮配屬的69式中型坦克,底盤和炮塔都是59式坦克改進產品。主要改進部件是,提高了發動機功率;配備雙向穩定器,以提高火炮射擊時的穩定性;增設了激光測距儀器,提高了測距精度,縮短了反應時間;增設了紅外夜視和夜間瞄準裝置,有效地提高了夜間作戰能力。

69-Ⅱ式100毫米坦克炮

該炮也是在59式100毫米線膛坦克炮和69式10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基礎上的改進產品。1981年研究出樣炮,經過對比試驗,取得了要求的結果後,當年開始小批量生產。

69-Ⅱ式100毫米坦克炮的主要性能數據是:口徑仍為100毫米;配用彈種為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使用榴彈時的最大射程為14800米;射速為每分鍾7發;攜帶彈藥量為44發。

100mm坦克炮該炮的炮身、反後坐裝置和高低機等主要部件與59式100毫米線膛坦克炮基本相同,身管能夠承受發射脫殼穿甲彈的高膛壓。搖架和防危板等基本與69式100毫米坦克炮相同。

所配用的穿甲彈為鎢芯脫殼穿甲彈,此外,還可發射破甲彈、榴彈。

火力控製係統采用了紅外夜視和夜間瞄準裝置等。還增設了三防裝置、自動滅火裝置、熱煙幕施放係統、橡膠側屏蔽板。通信、傳動、操縱等係統也較前有了明顯改進。

1963年式85毫米坦克炮

該坦克炮是模仿前蘇聯T-34坦克的配套火炮研製的。前蘇聯的該項產品缺陷較多,如在瞄準時坦克抖動,射擊後戰鬥室內煙霧彌漫。為此,研究人員結合我國自己的相關產品,特別是為了適應131輕型坦克和水陸兩用坦克的需要,從1962年開始重新設計帶抽氣裝置的85毫米坦克炮,經過兩年的努力,獲得了定型樣炮,到1964年被批準生產,命名為63年式85毫米坦克炮。

該坦克炮的主要性能數據是:口徑為85毫米,在現代坦克炮中屬於口徑較小的炮種;最大射程為12400米;直射距離,在使用穿甲彈時為953米,使用破甲彈為961米;炮長4645毫米;後坐長280至320毫米;炮身重1200公斤,後坐部分重900公斤;配用彈種為穿甲彈、破甲彈、榴彈;攜帶彈藥量為47發;裝填方式為人工;配屬的坦克為62式輕型坦克。乘員人數為4人。

1963年式85毫米坦克炮的技術和結構的主要特點是:該坦克炮的炮身為單筒身管,炮身的前部裝有抽氣裝置,炮閂為半自動立楔式,反後坐裝置由製退機和複進機組成,製退機為液壓節製杆,複進機為液體氣壓式。擊發機構分為電擊發和手擊發兩種形式。

炮架由筒形搖架、左護板、右支臂和護架組成。主要用以連接炮身和反後坐裝置,同時,也用於安裝高低機水準器、電磁鐵、手擊發裝置和後坐顯示器等。高低機為外齒齧合型,當轉動高低機手輪時,蝸杆帶動蝸輪和高低機齒輪轉動,使火炮變換高低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