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式坦克的火力配置是,主炮1門,為105毫米口徑線膛炮,配用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攜帶彈藥基數為48發。另配備高射機槍一挺,輕機槍兩挺。
85式坦克該坦克具有20世紀80年代的先進技術,其主要體現是:第一,火控自動化程度提高,應用了複合雙向穩定器和光點注入式簡易火控係統,用光點瞄準代替光學分劃瞄準。彈道計算機根據激光測距儀測到的目標等變量和環境參數,再計算出射擊時所需要的提前量,然後驅動光點偏轉和雙向穩定器自動調整火炮。這一過程,縮短了瞄準時間,提高了射擊精度。第二,坦克的機動能力明顯增強,坦克功率與自重相比,顯然噸位占有功率較高,這樣,坦克的動力性能就有保證。另外,傳動部件的設計采用了6對負重輪和3對托帶輪相配套方式,增大了負重輪的行程,提高了坦克的行駛速度和行駛過程的平穩性。第三,增強了坦克本身的防護能力,車體前上部裝甲再披上複合裝甲,兩側安裝了橡膠屏蔽,炮塔上安裝了柵欄式屏蔽,這一設備,可以防護空心裝藥破甲彈。第四,提高了觀瞄能力,車上的乘員包括車長、炮長、駕駛員都配有微光觀察儀,其作用距離也較以前的坦克裝具有了提高。通信係統的主要改進是,采用了性能先進的VRC-8000電台,使用了跳頻技術,還加裝了保密機。使通信的保真程度和保密性能都有了明顯的改進。
在80式坦克的基礎上改進產生了85式坦克係列產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85-2M式和85-3式主戰坦克。
85-M2式主戰坦克,在殼體和配屬機件方麵與80式坦克基本相同。但在動力方麵使用了水冷式渦輪增壓V-12柴油發動機,使坦克的動力性能有所提高,比如,80式坦克的最大爬坡度為32度,而85-M2式坦克最大爬坡度達到了40度,還能在高原和沙漠以及嚴寒地區作戰等。
85-M2式主戰坦克最主要的改進是火力係統和火控係統。這種改進型坦克,裝備了125毫米口徑的主炮,這是坦克使用的大口徑火炮。該炮能夠使用尾翼穩定式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車上安裝了性能可靠的自動裝彈機,可以根據設定的程序,自行選彈並能自動完成輸送彈藥、裝彈和發射。這種改進,不僅減輕了乘員的勞動強度,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射擊速度,有利於捕捉戰機。
該坦克的火控係統在技術性能上變化較大,采用了穩像式火控裝置,該裝置包括了激光測距儀、控製箱、彈道計算機、傳感器、雙向穩定器。這種火控係統能夠保證坦克在行進中瞄準、射擊,提高了首發命中率。為了確保瞄準係統的精確性,加裝了性能先進的圖像增強器觀察瞄準儀,使坦克具備了夜間戰鬥的能力。
結合80年代的新特點,坦克設計還考慮了乘員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總之,經過改進的85-M2式坦克,在火力、防護、火控、機動等方麵,都有了提高。
客觀地說,85-M2式坦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產品,根據訓練和軍事鬥爭形勢發展的需要,任何一種武器裝備都需要改進和提高。坦克也不例外。因此,85-M2式坦克定型之後,設計人員並沒有停止對80式坦克的研究,而是根據未來戰爭的需要,對80式坦克進行了深層的改進。在改進中產生了85-3式主戰坦克。
85-3式主戰坦克的主要性能數據是:坦克的噸位增加到42.5噸,進入了重型坦克係列;發動機功率為1000馬力,重量與功率之比又有明顯提高。這個比值接近於世界上著名的坦克,如美國的M1A1型坦克、德國的“豹2”型坦克。在公路上的最大行進速度達到了每小時65公裏,這是國產坦克中跑得最快的。坦克的行駛係和控製係都有了改進,采用液壓控製和行星齒輪箱,改善了操作性能。設置了自動控製、半自動控製以及人工控製等三種方式。駕駛員可根據道路條件和戰鬥需要,任意選擇控製方式。
坦克的火炮控製係統也有了提高。主炮仍用125毫米口徑滑膛炮,使用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聚能裝藥破甲彈和殺傷爆破榴彈。穿甲彈的初速度高達1730米/秒。還使用了自動裝彈機,大大提高了射擊速度,每分鍾可發射8發炮彈。由於裝彈和射擊變成了自動行動,坦克乘員也減少到3名。采用了穩像式火控係統,使坦克具備了在行進中射擊的性能。新技術的采用,提高了作戰反應速度,做到了捕捉目標快,瞄準快、裝彈快、發射快,還提高了首發命中率。
與當今一些軍事大國的名牌坦克比較,85-3式坦克在外形上有了“低矮”等優點,在高度上比德國的“豹2”坦克低0.28米;比美國的M1A1坦克矮了0.68米;甚至比日本人的90式坦克,也矮了0.1米。低矮是縮小目標的體現。在現代戰爭中,目標越小,遭受打擊的機率就越低。
車輛的附屬裝置也有利於提高作戰的安全性能。比如,加裝了坦克裙板,可以防止炮彈直接擊中坦克履帶或負重輪。也減少了被擊中的機會。車外的炮塔兩側裝有煙幕發射器,在戰鬥中,可以通過煙幕施放來保護自己。車上還裝有先進的GPS全球定位係統。使坦克手隨時掌握自己所在的位置。
85-3式坦克是目前我國較先進的主戰坦克。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新材料、新能源的發展,該型坦克肯定還需要改進。就如同隻要有戰爭就有人研製武器一樣,隻要有坦克,就需要不斷對它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