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反艦導彈(1 / 3)

反艦導彈是用於攻擊水麵艦艇的高技術武器。就其現在的種類劃分,可區別為艦對艦導彈、岸對艦導彈、空對艦導彈、潛艇對艦導彈。反艦導彈的出現,使沿海國家防禦艦艇進攻有了得力武器。

反艦導彈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據講,首先研製反艦導彈的是前蘇聯,隨後是美國等國。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競賽”,反艦導彈已經發展出40多種型號,生產出的反艦導彈數量以萬計算。研製反艦導彈最活躍的國家首推美國,其次是前蘇聯。歐洲的德國、英國、法國也是反艦導彈的重要研究國家。世界上比較出名的反艦導彈是,美國的“戰斧”、法國的SM-39“飛魚”、英國的“海鷹”、瑞典的RBS-15等。

海防反艦導彈我國於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究反艦導彈技術。因為,我們是沿海國家,在近現代曆史上,多次遭受敵人來自海上的侵略。為了有效保衛祖國的海疆,必須有配套的海上防衛武器。在海上防衛武器裝備中,反艦導彈是重要角色。因此,我國決心研製自己的反艦導彈。我國科研人員,經過長期的努力,幾乎是從零開始從事此項研究的,到世紀末,終於獨立發展出本國的多用途反艦導彈係列產品,裝備部隊後,已經形成了戰鬥力。我們雖然沒有發達國家,特別是軍事大國裝備的反艦導彈型號多,但也有了包括岸對艦、艦對艦、空對艦、潛艇對艦艇在內的20多種型號的反艦導彈。其中有多種導彈在戰術和技術性能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海鷹2(HY-2)型導彈

這是我國研製並已裝備部隊的岸對艦防禦性戰術導彈。該導彈可以布置於沿海要塞、海島、軍事基地等關鍵位置,用於防禦外來大、中型艦艇的侵犯。該導彈的主要組成是,引頭、戰鬥部、燃料箱、氧化劑箱、自動駕駛儀、助推器、發動機、彈翼、尾翼等。

HY-2型的主要性能數據是:彈體全長7.48米,最大直徑0.16米,帶助推器時彈高1.69米,不帶助推器時彈高1.29米;翼展長度為2.4米;戰鬥總重量為513公斤;裝有固體助推器時的總重量為570公斤。裝有雙基藥,固體火藥柱11根共285公斤;工作時間為2.1秒,最大推力為36噸;氧化劑重量874公斤,燃燒劑重量286公斤,Ⅱ級平飛俯衝推力為604公斤。最大工作時間312秒,彈體上安裝定時電引信2個,觸發式機械引信1個。製導方式主要由自導式雷達控製。裝有自動駕駛儀,操縱係統控製。

該導彈的最大動力航程105公裏,有效射程20至95公裏。內自導飛行9至15公裏,最大飛行速度為每秒306米,平飛高度為100至300米。起飛重量為2998公斤。

海鷹2導彈的發射過程是,在接到發射命令後,助推器點火,導彈飛離發射架,爬升時助推器按預編程序脫落,主發動機工作。導彈按預定程序轉入水平飛行狀態。預置時間飛行過後,導引頭開始搜索和跟蹤目標。接近目標後立即自動實施攻擊。

該導彈采用了先進的自導係統,是一種發射後不管的導彈。在發射時和發射後的水平飛行階段,采用自控方式;在末段或攻擊階段,采用尋的製導。

試驗證明,該導彈水平飛行高度較低,突防能力強,命中精度高。係統抗幹擾能力強,可以適應電子對抗要求。導彈的戰鬥部威力大,一發導彈的爆炸力,足可以擊沉或重創一艘3千噸級的驅逐艦。

HY-2反艦導彈是一種較先進的導彈係統。在此基礎上,我國又研製出了該導彈的變型和改進產品。如HY-2G,使用了LM-2雷達引頭和高精度無線電高度表,使導彈平飛高度降到了30至50米,進一步提高了突防能力。HY-2B反艦導彈使用了先進的單脈衝體製雷達,該係統有效地增強了抗海浪和抗多種形式的電子幹擾能力。再如HY-2A使用被動式紅外導引頭,這項技術,有效地提高了導彈的隱蔽性和抗幹擾能力。同時,該彈捕獲性能好,在製導距離內,能夠對海上艦艇目標實現全向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