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轟炸機(3 / 3)

國產的轟-5轟炸機裝備部隊後,研製部門並沒有止步不前。他們根據使用中提出的問題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對轟-5進行改進,並製造出多種型號的轟-5型飛機。1968年,哈爾濱飛機製造廠根據上級要求,改裝成功了能夠運載核武器的轟-5型飛機,該機在1968年12月7日執行核武器運載與投放任務時,在飛行員的精湛技術操縱下,成功地完成了試驗性核武器投擲。飛機製造者還根據用戶要求,在轟-5的基礎上,改裝成了轟-5高空偵察機、轟-5教練機等多種機型。

進入20世紀80年代,我國空軍仍然使用著轟-5飛機,在1981年9月舉行的華北地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中,轟-5飛機擔任空中布雷任務,該飛機駕駛員在5秒鍾之內就完成了布設反坦克地雷864枚的任務,這表明該飛機仍具有符合時代需要的戰術性能。在國慶35周年閱兵式上,轟-5飛機作為飛行編隊的核心飛機,展現出了空中戰鷹的雄姿。

轟-6轟炸機

這是中國西安飛機製造廠研製的國產噴氣式中程轟炸機。該機的前身是前蘇聯製造的圖-16轟炸機。1957年9月,中國向前蘇聯購買了圖-16轟炸機的製造權,對方根據協議,提供了全套技術資料,但是,所有的材料,包括發動機、機上設備等,都必須由中國自己製造。中國的航空工程人員,克服種種困難,經過努力,終於使用國產配件和發動機,製造出了中程轟炸機,並為之命名轟-6飛機。

圖-16轟炸機是前蘇聯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產品。是一種雙發動機噴氣式亞音速中程轟炸機。1952年完成試飛,1955年投入使用,被北約組織稱之為“獾”。該飛機的主要性能數據是,機身全長34.8米,高10.8米,翼展33米,機翼麵積165.65平方米。全機最大起飛重量75800公斤;空重37040公斤,最大載油量3436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為每小時992公裏,實用升限12800米,最大航程6000公裏,作戰半徑2300公裏。機載主要設備有,遠距離通信電台、應急救生電台、轟炸機瞄準雷達、射擊瞄準雷達、盲目著陸係統、敵我識別係統、電子偵察幹擾係統等。武器係統主要有,上、下和尾部各有一個活動炮塔,中部兩側翼根部裝有雙發動機,中腹部設置一個長6.5米的炸彈艙。該彈艙可裝載各種炸彈、核彈、魚雷、水雷。最大載彈量可達9000公斤。機翼下設兩個掛架,可攜帶2枚各種型號的導彈。裝有7門23毫米口徑的機炮。該機出口埃及後,曾參加過第四次中東戰爭。

轟-6是借助圖-16的技術生產出來的。起初基本沿用圖-16的設計,後來根據本國的材料和各種設備,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現代轟-6的主要外形特點性能數據是:機身呈流線形,中部兩側翼根處裝雙發動機,機翼為懸臂式後掠中單翼;尾翼由懸臂式後掠的上平尾和單垂尾組成。2台發動機的最大推力是,2×9500公斤,額定功率為2×7650公斤。飛機全長34.8米,高9.85米,翼展34.19米,機翼麵積167.55米。全機最大起飛重量75800公斤,空重37700公斤,最大載油量3436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每小時1014公裏,使用升限13100米,最大爬升速度為每秒16.1米,最大航程6000公裏,作戰半徑6000公裏。

該飛機的主要機載裝備是:駕駛與領航儀表、自動駕駛儀、通信與指揮電台、無線電羅盤和高度表、信標接收機、敵我識別器、轟炸雷達、後視雷達、轟炸光學瞄準具等。這些裝備保證了該機的全天候作戰性能。

轟-6的武器裝備是:機頭部裝有1門23毫米口徑機炮;機身上、下和尾部個裝有2門23毫米口徑機炮。配備彈數量為1800發;機身中部設大型彈艙,該彈艙可裝載常規炸彈、核彈等,最大載彈量為9000公斤。翼下可掛2枚空對地導彈。

轟-6是我國空軍裝備的主要轟炸機型,該飛機具有速度較快、航程較遠、載彈量較大等優點,裝備部隊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空軍部隊保衛領空的能力。

隨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軍事任務要求的提高,轟-6機型不斷改進,據報道,轟-6飛機已經出現了多種改進型號,如,轟-6甲、轟-6乙、轟-6丁等型號。其中有的改裝成了運載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也有的改裝成了轟-6教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