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部分 骨質疏鬆患者的生活起居(2 / 2)

六、做到“五宜五不宜”

骨質疏鬆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治好的,患者必須堅持做到“五宜五不宜”。

1.宜早不宜遲。

現代研究發現,骨鈣開始丟失的年齡段女性為35歲左右,男性為40歲左右,骨質疏鬆的防治要特別重視這個年齡段,防治工作越早越好。70歲以上的老年人要想延緩骨鈣的丟失,就十分困難了。

2.宜動不宜靜。

堅持長期的適當運動,不僅可減緩骨鈣的丟失,還可明顯提高骨鈣含量。如果每日堅持適當運動,可使骨齡年輕,骨骼的硬度增強。

3.宜補不宜破。

實驗證明,補腎方藥能增強成骨細胞的功能,促進骨骼的形成。腎陽虛者,可服用腎氣丸、右歸丸等;腎陰虛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4.宜健脾不宜損脾。

健脾能夠促進鈣、磷及維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有利於骨質疏鬆的防治。骨質疏鬆患者可用人參歸脾丸、參苓白術丸等。

5.宜養血不宜破血。

骨質疏鬆的突出症狀是腰背疼痛,通則不痛,可用養血活血法通之。宜選用當歸、川芎、白芍、懷牛膝、雞血藤等。

七、生活起居不當與骨折

(一)站在板凳上摔下來骨折

橈骨下端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往往是由於摔倒時,單手著地或雙手著地而引起。橈骨下端骨折可能沒有移位,也可能移位並形成角度,有的甚至皮肉裂開,這叫作開放性骨折。橈骨下端骨折多見於老年人,中青年人發病者也有之。曾經有一位老人,站在板凳上拿櫃子裏的衣服,一不小心從板凳上摔倒在地,右手著地後,頓時感覺右手腕上方疼痛難忍,家人趕快把老人送往醫院,經醫生檢查後,懷疑右手臂的骨頭斷了,通過X線片檢查,證實為右手橈骨下端骨折。老年人骨折後不僅自己十分痛苦,生活很不方便,而且也給家人帶來許多麻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處處防範摔跤,以免身體受到傷害。

(二)下汽車時,不慎歪倒骨折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骨折。中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多數是因行走跌傷時下肢扭轉、內翻或外翻造成。路滑、路不平及上下台階是骨折的誘發因素,骨質疏鬆是骨折的內在因素。而老年體弱、神經肌肉調節能力低下、關節不靈活、缺乏對外傷防禦反應,則是骨折的重要原因。外傷後髖部疼痛,不能活動,應考慮股骨頸骨折。有時骨折僅有裂縫而無移位,患者疼痛不明顯,甚至還能站立、行走,極易漏診。我們曾經遇到這樣一位老年人,他的生活條件較好,外出活動很少走路,一般都是汽車接送。有一天他從外麵回家,下轎車時,不慎跌倒在地,扶起來還能走路。過了一陣子,老人的一側胯部有些疼痛,送醫院經X線攝片檢查,發現患者為右側股骨頸骨折,並患有明顯的骨質疏鬆。所以,外傷後有髖部疼痛的人,一定要攝X線片,以明確診斷。

(三)一塊香蕉皮的惡作劇

在現代社會裏,骨質疏鬆的發病越來越多,由骨質疏鬆而引發的不同部位的骨折也時有發生。我們曾經遇到這樣一位老年骨質疏鬆者,他就是被一塊香蕉皮害骨折的。一天,這位老先生外出散步,不慎踩到一塊香蕉皮,頓時摔倒在地,老人倒地後,立即感到右肩處劇烈疼痛,睡在地上不能自己站起來。旁邊的幾位年輕人把老人攙扶起來,老人起來後,雖然能夠走路,但右臂完全不能活動,並且疼痛難忍。接著,家人趕快把老人送到醫院診治,經X線片檢查,證實老人的上臂發生了骨折。

(四)旅遊回來,彎了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老年人也在其中。在旅遊中,不少人選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有一位老人,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和家人一起坐汽車去外地旅遊,一路上遊山玩水,看了許多迤邐的風景,玩得十分開心。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回到家裏之後,雖然沒有明顯的腰酸背疼,但自己的腰卻直不起來了。家人趕快把他送到醫院診治,結果發現,由於長途顛簸,老人發生了腰椎壓縮性骨折。這件事提醒人們,年紀大的人,一定不能在長途汽車上顛簸,以免引起嚴重後果。這裏還要指出,有些腰椎壓縮性骨折完全沒有任何征象,隻是在體檢時通過攝X線片才發現自己有腰椎壓縮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