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現代辦公用品公司在拓展某國業務的時候,派原田先生與一家公司簽訂合同。但一到那家公司,原田發現對方態度十分冷淡,還告訴他:“公司已另有打算,不準備簽這份合同了。”但這是打開國際打印機市場大門的一個好機會,原田不能錯過。
經過調查,原田發現另一家生產廠家以比他們低的價格向這家公司提供打印機。於是原田再次找到公司的老板,說:“我們願以比原價低三成的價格提供給貴公司產品。”老板聽後非常高興,當場就簽了合同。
生意雖然成了,卻是賠本的買賣。但是,日本富士現代辦公用品公司就是靠這批賠本的打印機,打開了該國打印機市場的大門。隨後,因其優質的質量,銷路逐漸拓寬,公司不但收回了之前的損失,還大賺了一筆。
當很多人感歎生意不好做時,原田先生卻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一個成功的商人看重的不是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是長遠的利益和回報。就因為他們比別人看得更遠,沒有局限在“不虧”的狹隘思維中,所以他們能成功。
2與人為善,不耍詭計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話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說天下的君子都愛財;二是提醒人們用正當的方式賺錢,而不能為了獲得金錢不擇手段。盡管這句話是在兩千年前說出來的,但至今仍然膾炙人口,具有警醒意義。
有些人為了金錢不惜違背良心,背棄道義,不顧社會道德標準的約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尤其是一些奸商更是一切“向錢看”,不顧他人如何評判。麵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不禁要問:經商真的有必要不擇手段、喪盡天良嗎?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聰明機靈,可是事業卻始終沒起色。什麼原因呢?不是因為別人故意疏遠,和他們過不去,而是因為他們在與別人相處時,總是愛耍計謀,隻為自己著想。無論是和誰相處,隻要能一團和氣,充滿善意,那麼肯定能夠和他人相處融洽。反之,一個人如果愛耍陰謀詭計,那麼還有誰會願意和他交往,一起做生意?在很多時候,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這就告訴我們要學會待人如待己,隻有處處與人為善,寬以待人,才能建立與人和睦相處的基礎。
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和諧的潤滑劑,也是我們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必備素質。隻有做到與人為善,才能造就和諧的人際關係。雙愛集團的創始人陸宗琴就是這樣的商人。
2000年,陸宗琴為了籌建帕源化工廠,傾其所有征地250畝。當時有人主動提出與她合作一個年收益超過千萬的大項目,但是這個項目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汙染。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麵前,陸宗琴守住了經商的底線,最終選擇了放棄。她說:“做人應該有良知,做企業應該有道德底線。”後來她把投資方向鎖定在沒有汙染、高附加值的自主創新項目上。然而,經過整整兩年的技術攻關,依然沒有取得成功,最終損失了400多萬元。
對於這次失敗,有人說陸宗琴是傻子,放棄千萬元的收益不要,硬要損失400多萬元,兩者相比,差額巨大,而陸宗琴卻要走彎路,冒風險,最後還失敗了。對此,陸宗琴的解釋是:“如果汙染了環境,影響當代還要害了後代,我將終身悔恨。”
盡管帕源化工給企業造成了重大損失,讓雙愛集團陷入了嚴重的困境,但是陸宗琴依然咬牙堅持下來了。她說,即使不為賺錢,也要為追隨自己多年的員工想一想。幸運的是,上天是公平的,勤奮的陸宗琴找到了北京一家科研院,又花了兩年時間,開發了世界上隻有三家企業能夠生產的化妝品中間體,產品問世之後,就受到了美國、德國知名用戶的青睞。
人活著不能隻為了賺錢,作為商人,即便你是以賺錢為目的,即便你要養活手下的員工,即便你有千百萬個理由,都不足以支撐你不擇手段的賺錢心理。相信任何一個人,都不希望被人戳著鼻梁骨怒罵“無德”,任何一個人也都不希望在賺錢之後,被合作夥伴訴諸法庭,對簿公堂,鬧得不歡而散。
張磊下崗後,在市場上租了一個攤位,做起了水產品生意。由於是第一次做生意,不善經營,他的攤前總是冷冷清清,顧客稀少。
這天,張磊照常擺好攤,可是眼巴巴盼了一上午,也沒見人來買。而在他旁邊擺攤的李龍卻忙得熱火朝天,攤前顧客雲集。隻見李龍一邊忙著賣自己的鯽魚,一邊又“幫”鄰攤賣魷魚。張磊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他不明白的是,李龍的生意怎會突然變得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