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事要做得精彩,話也要說得漂亮。擁有一副伶牙俐齒,就等於獲得了成功的籌碼。話說得妥當、說得在理,別人聽了才會覺得有道理,才會覺得舒服,事情才會辦得順利,成功才會來得更容易。
1做生意要能說會道,一句話籠絡人心
成功有很多種秘訣,其中口才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口才是指一個人對語言的駕馭能力。我國從古代開始就非常重視說話之道,孔子很早就在自己的學校開設了口才課,所以他的弟子中能言善辯的人非常多。古代還有很多的能言善辯者,像晏子、藺相如,憑借自己的口才,維護了國家、國君和個人的尊嚴。在當今社會中,一個人要想事業成功、人脈暢通,這一切的條件都離不開一張能說會道的嘴。
說話的水平是一個人思維、認識、知識底蘊等的綜合表現。在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是靠語言來實現的,所以要想讓自己成為他人眼中的“人才”,就應該能說會道。因此,做生意也要有好口才才行,要能一句話就籠絡對方的心。語言的力量就是這樣神奇,“一句話能把人說笑,一句話能把人說跳”,更可以讓你在殘酷的生意場上殺出一條寬敞的道路,關鍵就看你會不會說話。
西方有位哲人說過:“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那些在社交場合中能夠如魚得水的人,都可以順暢表達自己的意圖,能夠完美地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意思,別人聽後也會樂意接受。另外,一個優秀的商人不僅能口吐蓮花,還能從別人的談話中探測商機,從中得到啟示,為自己所用。
如果一個人不掌握說話之道或者根本不擅長言語,那麼又憑借什麼去接受外界信息,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呢?因此,這些特點必然要求生意人要具有靈活的說話能力。假如一個人笨嘴笨舌,那麼在做生意時與他人交談就不容易了,也難以得到別人的好感。
小魏是一家煙草公司的員工,單位新出了一種香煙,派出了好幾位銷售員,銷量都不好。於是,領導決定派出小魏——這位年銷售冠軍。小魏的推銷技巧就在於他的嘴上,他到了對方單位後,很自然地與其拉起了家常,絲毫不提香煙的事。
當扯到家庭的時候,小魏歎了口氣,說:“抽煙其實是世界上最壞最壞的事,為什麼呢?這不就是花錢去買尼古丁來吸?我老婆就是因為我喜歡抽煙,所以天天吵著要跟我離婚。所以我見朋友都說千萬不要抽煙,不然家庭不保。”隨後,他突然話鋒一轉,“不過話說回來,戒煙真是最難的事。我16歲就開始抽煙,到現在十幾年了,不但煙沒戒掉,癮還越來越大了。我橫豎想,反正都得抽,還不如吸一些尼古丁較少的煙。我想,大多數抽煙的朋友一定也都這麼想,我們公司新出的煙尼古丁最少,要投到市場上去賣,銷量一定差不了。”小魏就用這種欲揚先抑、以退為進的方法,一下子就抓住了對方的心,最後順理成章地獲得了訂單。
小魏要是直接從尼古丁的角度說服對方與其合作,是不大可能的事。但隻要有靈活的頭腦、絕佳的口才,就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擁有好口才是多麼重要。好口才是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證,掌握了說話的技巧,你就能在談笑間達到你的目標。
毫不誇張地說,口才是一門語言藝術,是用口語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巧妙的形式。懂得語言這門藝術的人,也一定是懂得生意之道的人。首先他不會勉強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而是巧妙地通過某種媒介引導他人走到自己的思路上來。所以那些善於用準確、貼切、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人,做生意往往更容易成功。反之,那些不懂得說話藝術的人,往往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
我國一個集團公司的領導人訪問某國,在與對方財團談論關於合資經營新型浮法玻璃廠的問題時,對方以其獨特的技術設備優勢而漫天要價,雙方的談判一度陷入僵局。後來,該公司的領導人發表演講,他在話中若有所指地提道:“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早在1000多年前就將四大發明的生產技術無條件地貢獻給了人類,而他們的後代子孫卻從不認為他們不要專利是愚蠢的行為。相反,卻為祖先作出的傑出貢獻而感到驕傲。現在,中國在與各國的經濟合作中,並不要求各國無條件地讓出專利權,隻要價格合理,我們一分錢也不會少。”憑著這場不卑不亢的精彩演講,該領導人贏得了全場的掌聲。最後,國外財團在談判中讓了一步,雙方的合作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