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降還是不降(1 / 1)

暴風雨來了,電閃雷鳴。豆子大的雨珠從天而瀉,所到之處劈裏啪啦。大風刮斷了樹枝,滿地的泥濘。有幾個人在艱難地行走著,這種天氣,還在外麵,真是太難了。他們是從孫望府出來的下人,這一行人頭也不回,隻顧往前走,走到哪裏去,他們也不知道。隻要是逃離這個地方,走得遠遠的,就可以。

在降與不降之間,孫望選擇了前者,後者的代價太大了。他一心想稱王稱霸,精於算計,到頭來算計到自己頭上。眼看著死了那麼多人,眼看著自己的家人也要被自己所連累,孫望選擇了放棄。他一生都在掙紮,一生都在選擇,但往往選對了開始,沒有料到結尾。也許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即便是再想規避,都是沒有意義的。

但他在降的時候,提了些條件,我家裏的所有人,包括下人,都不能有事,要保證他們的安全,而且要跟他在一起。如果下人們有想離開他的,得保證他們安全離去。他知道,清人是不可能放走他的家人的,但那些下人們,他們有選擇的權利。他要為他們爭取一次,就這樣,有幾個人離開了,不是他們不想跟著孫望。而是他們見多了打打殺殺,實在想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他們想躲進深山老林,從此過上平安的日子。

可是,現實哪有那麼簡單,就如同這大暴雨,說來就來,他們連個躲雨的地方都沒有,更何況安家之處呢?亂世裏,到處都是危險,山野裏還會有猛獸出沒,或許還會有匪徒打家劫舍。安全感隻有太平盛世才會有,戰亂哪會有安全。就算找個安全地方生活,那總得吃穿用度,都需要銀兩,又從何而來。

動物也許不是最可怕的,猛獸也可以躲過,也可以捕捉。可怕的是人心,是亂世裏的人心。他們看到孫望前腳還在義正言辭斥責清人,還在鼓勵大家團結,一定要衝出去,後腳就投降了。是的,他有家人,他要為家人負責。可是,誰能為這裏的老百姓負責呢?在這場較量裏,百姓們都隻是棋子而已,充其量也隻是為孫望之流的稅收做貢獻的。

那哥阿接管了整座城,發出了招募令,有回城的老百姓,種地的免費分田,做生意的免賦稅,就是要讓城市重新恢複活力。這裏以後就是他南征的大本營,鞏固好了大本營,才能所向披靡。告示貼出去後,陸陸續續有老百姓回城。不管是誰來掌管這天下,老百姓就操心怎麼吃飯,隻要有口飯吃,隻要有條活路就行。

孫望搬出了自己的府邸,現在變成那府了。那哥阿給他在城裏找了一處還算安靜的小宅子,夠他一家人住了,安頓好後,派重兵把守。他的手下,都被分散編入尚可和耿忠的隊伍。所有人都打散了,可能隻有戰時才能相見吧,平時在各自的軍營。做好一切安排後,那哥阿這才上書清皇,將這裏的情況如初稟報。

攻下城池,拿下孫望當是最大的功勞,甚至還俘虜了不少的士兵,補充了兵源。招募回來的百姓,日後又能貢獻賦稅,就在孫望這裏,那哥阿的算盤打得精明。這是他上書的最大一功。第二功便是重挫李國,殲滅其大部分的有生力量,隻有小股兵力和李國逃出,拿下也是遲早的事情。第三則是這次打孫望、李國雖然大勝,但是他的隊伍也是損傷嚴重,需要給死傷的戰士家裏一個交待,給活著的士兵重賞。

另外,耿忠、尚可在此次戰役裏,配合出色,也應重重賞賜。那哥阿全程沒有提自己,都在說別人,但處處顯示了自己的過人之處,大家都有賞了,他必然有,而且經過此役,他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南方平亂才剛剛開始,正是用人之計,他定會安然無恙。

最後,他也請示了關於孫望如何處理一事,孫望名聲在外,在義軍中頗有威望,所以對孫望的處理一定要慎重,處理的好了,可能將來招降就容易一些,處理不好,就又可能招致已降的反叛。所以必須請示清皇才能做決定。其實那哥阿心裏也有本賬,隻不過此時他還是要夾著尾巴做人,不能太高調,一切讓年輕的清皇來做決定。

那哥阿對自己這份奏折很是滿意,反複看了又看,裏麵的用詞調整了又調整,斟酌了又斟酌,直到完全滿意,這才派出快馬,向京遞去。這一來一回又需要好多天,那這段時間,他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這段時間,從北到南,大小戰鬥不斷,沒睡過一個好覺,現在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也可以讓士兵們好好休整一番。

暴雨一直在持續,這是南方特有的天氣。悶熱和潮濕讓那哥阿很不舒服,又有一些士兵患病,他本想好好休息的,這看來天不遂願,隻好派人去四下打聽,找當地的大夫來給大家開藥,而他自己,也需要藥物調理,他的病不光是悶熱而得,還有心病。積攢他心中的心病已經很多年了,每每當他調整好心態,壓下去的時候,總會有一種外部力量再把他給拉出來。

如果不能解決,遲早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