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海戰之前(1 / 1)

地道已經挖的差不多了,再差一點點就可以通了,所有人都很高興,這樣多了一條活路,不管怎麼樣,要這樣的亂世之中,活著才是最重要的。老百姓也不著急跑路了,盡管一直以來有被攻打的消息,也有一些有門路的人早就離開了。留下的人也多半不知道要去哪兒,能去哪兒,倒不如先呆在這裏吧,再怎麼著也有吃有喝。離開了家,啥也不是。很多時候又得從頭再來,而那樣是最難的。所以地道的事大家也都很配合,現在眼看地道成了,那麼命運又給眾人多開了一扇門。

前方偵察的士兵傳來了消息,對方動身了,但一直沒有查出來是打哪裏。這次沒有傾巢出動,留下耿忠留守,那哥阿和尚可各帶一路人馬出發。倆人還是一前一後,這次是尚可先行,打前鋒,那哥阿墊後,看來那哥阿還是沒有完全恢複元氣。而且一路上也不是急行軍,速度不快不慢,誰也搞不清楚他們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直到他們朝海岸線的方向靠去,眾人這才明白,原來他們要去打鄭家。可是鄭家的主力都在島上,且以海軍為主,能打則打,打不過就上島,別人也沒法追呀,也不知道這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不過這讓李國鬆了口氣,最起碼能有喘氣的機會了。這一仗下去,沒個把月不會結束的,不管怎麼樣,都給他留夠了準備的時間。

那哥阿自從俘了孫望,挫敗了李國,本在清庭有很高聲望的他更加是得意了。誰見了都要誇,就連清皇這會也是關愛有加了。所以對目前的局勢,南方的走向,基本上是以他說了算。什麼時候打,打誰,打不打,怎麼打,他都有極高的自主權。不像當初那會,被清皇逼著損兵又折將的。再說,所謂的世子也沒出現,就孫望叫了叫,就不了了之,清皇也沒有那麼急迫了。

關於世子,孫望事後向清皇的解釋是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世子,也沒有人找到,他之所以要杜撰出世子來,主要是想把所有的義軍都集結在他的麾下。孫望的這段話是一半一半的,他確實找了個假世子,其實他也不知道假的也是真的。自己也不好意思說世子被人救走了,所以這樣說了,清方也就沒再追究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先攻打誰,在那哥阿內部是有過爭論的。有人說趁著李國現在兵不強馬不壯先滅了再說,也有人說鄭家才是最大的威脅,李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隨時都可以消滅,但是鄭家則需要花很大力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那哥阿還是決定先探探鄭家的底,畢竟鄭家目前才是最大的敵人。至於李國,找個機會再徹底消滅,先讓他多活兩天。

兩支隊伍沿途收編集鎮,小城,總之能拿下的都拿下,有的是投降了,有的是跑了。這些小城鎮以前要麼沒人管,要麼就受鄭家的庇護,清軍這次就先要從外圍斷了鄭家的路。但是越是接近鄭家的大本營,越是沒有人。探子回報,人都上島了,即便是等他們到了跟前,也無法登島,更沒有戰艦,無論如何,都沒法一戰。

這些事情在出發之前,那哥阿心裏就多少有些概念的。但為什麼還要打呢?一是要顯示一下清方的決心,不管在哪裏,都要打。二是要給清皇信心,你看我一直在追著目前南方最大的敵人在打,這也是戰績呀。第三就是探探對方的底,大軍壓境之下鄭家如何應對。所以,與其說是要打鄭家,還不如說是預演一次。

鄭家是堅壁清野的政策,大軍一到,周圍連村莊裏的人都上島了。島的附近都被鄭家掌控著,平時都受其管理。所以來的時候什麼都看不到,島在哪裏也不清楚,但如果要去島上,就得有船,普通的船隻可能還不行,還得是大船,戰船,要不然很可能葬身海底。那哥阿了解了情況之後,先安排大部隊駐紮下來,他和尚可互為犄角之勢。

既然上不了島,不妨先看看這仗如何打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