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夫婦要出遠門,怕兒子餓死,於是想了一個辦法,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兒子的頸上,告訴他想吃時就咬一口。等他們回到家裏時,發現兒子已經餓死了。原來他隻知道吃頸前麵的餅,不知道把後麵的餅轉過來吃。
這個故事譏諷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也不能說沒有,特別是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視之為寶貝,孩子的日常生活嚴重依賴親人,造成長大以後生活自理能力極差。
某報載有個學生考取了出國留學生的資格,但該生一想到出國後沒人給他洗衣,沒人照顧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懼,最後隻好放棄出國的事。據天津市少工委對1 50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其中519%的學生長期由家長整理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有744%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離開父母就束手無策;隻有134%的學生偶爾做些簡單家務,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從以上分析可知,目前獨生子女教育如果不抓緊抓好,有些孩子就會形成依賴心理,從小的方麵講影響了個人的前途,從大的方麵講則是影響一代人的發展乃至整個國家的命運。
附:你有依賴心理嗎
如果你滿足了上述九項中的五項,那麼就說明你是一個具有依賴心理的人。
依賴心理調適
對依賴心理的調適,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習慣糾正法
具有依賴心理的人的依賴行為已成為一種習慣,首先必須破除這種不良習慣。清查一下自己的行為中哪些是習慣性地依賴別人去做,哪些是自己做決定的。你可以每天做記錄,記滿一個星期,然後將這些事件按自主意識強、中等、較差分為三等,每周一小結。
依賴行為並不是輕易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習慣,你會發現要自己決定每件事是非常困難的,可能會不知不覺地回到老路上去。為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簡單的方法是找一個監督者,最好是找自己最依賴的個人。
2重建自信法
如果隻簡單地破除了依賴的習慣,而不從根本上找原因,那麼依賴行為也可能會複發。重建自信法便是從根本上加以矯正、治療依賴心理的方法。這種方法包括以下兩個步驟:
第一步,消除童年不良印跡。具有依賴心理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識十分低下,這與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痕跡有關。你可以回憶童年時父母、長輩、朋友對自己說過的具有不良影響的話,例如:“你真笨,什麼也不會做。”“瞧你笨手笨腳的,讓我來幫你做。”等。你把這些話語仔細整理出來,然後一條一條加以認知、重構,並將這些話語轉告給你的朋友、親人,讓他們在你試著幹一些事情時,不再用這些話語來指責你,而是熱情地鼓勵、幫助你。
第二步,重建勇氣。你可以選做一些略帶冒險性的事,每周做一項。例如:獨自一人到附近的景點做短途旅行;獨自一人去參加一項娛樂活動或一周規定一天“自主日”,這一日不論什麼事情,絕不依賴他人。通過做這些事情,可以增加你的勇氣,改變你事事依賴他人的弱點。
偏執心理及其調適
具有偏執心理的人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極度的感覺過敏,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思想行為固執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對他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緊張不安,妒火中燒,不是尋釁爭吵,就是在背後說風涼話,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在工作和學習上往往言過其實;同時又很自卑,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他人,但從來不信任別人的動機和願望,認為他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形勢,有問題容易從個人感情出發,主觀片麵性強;如果建立家庭,常懷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具有這種心理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隻好對他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