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空間”的原理告訴我們,當兩人彼此過分接近時,會令人產生不快及焦躁感;“私人空間”變得狹小不足時,會產生壓迫感,而使人不能冷靜、客觀地做判斷,甚至會對侵犯者采取攻擊的態度。
而“心理距離”便是“孤獨感”的源泉。人類是宇宙中唯一(迄今而言)的智慧生物。地球的獨居性必然賦予人類孤獨的心理狀態,在沒有找到第二個“地球”,發現第二個“人類”之前,人類是無法消除“心理距離”的。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已經密密麻麻地“擠”著50多億個智慧生物。50多億人畢竟不是“全同性分子”,畢竟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如同找不到“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從這方麵講,每個人都可能感覺到距離。愛因斯坦這樣說過:“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於我的國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親近的人,在所有關係麵前,我總是感到一種距離,並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與日俱增。”這種距離便是前麵所提到的產生孤獨的源泉,這種“心理距離”也的確存在,其具體表現形式便是——孤獨。
當你離群索居、漂泊異鄉,會因為對陌生環境的把握不定和自身的失落而產生孤獨感;當你與家人或同事產生了隔閡,也會感到孤獨。但這些具有明顯的機緣性,隻要改變、克服來自自身的或外界的種種誘因,這種孤獨感便會消失。當對社會、對人生具有獨到的見解、抱負和使命感時,這種孤獨感便會纏繞著你,哪怕是身處人群之中,或在兒女情長的包圍之中,心理上的孤獨也“在劫難逃”。
由“心理距離”而導致孤獨並不可怕,善於孤獨,恰恰能在心靈上築起一座“世外桃源”。信不信由你,孤獨有利於自我塑造。埃裏克·斯隆說得很深刻:“孤獨是生活中的一個危機,也是自我深思、自我完善的一個良機。”
“私人空間”是人與人的雙邊關係,“心理距離”則是個體的內心需求。無論是“身體距離”,還是“心理距離”都隻能說明:人作為高智能生物,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距離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每個人的個人空間到底有多大呢?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空間範圍圈的大小,除了取決於不同民族和文化因素之外,同時也和許多其他因素有關。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製定了一個人際心理距離和空間距離相對應的尺度,為了幫助了解,我們在這裏將其繪製成一個簡表,見下表。空間範圍圈表
有的心理學家認為,這類空間都是人類為了追求內心的安定而設計的。
在家庭中,我們可以允許親人進入自己的身體區域內,但在辦公室裏就不同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很難容許別人接近。這一點和其他動物防衛自己“地盤”的情形大致相同。
假設你是一個新進員工或公司裏年紀較輕的職員,有一天被經理叫進經理室彙報工作,通常經理會神色自如地從辦公桌旁的角落邊拉出一張椅子,然後請你坐在辦公桌前。
就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那張阻隔彼此界線的辦公桌,正是經理宣示自己領域的小道具。
經理請你坐在辦公桌的前麵,就是非常技巧性地利用辦公桌這個小道具,來強調自己的身份。
我們可以這樣說:這張桌子實際上就是經理“自我”的延伸,或者說它在扮演著捍衛經理“心靈地盤”的角色。
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是,人類能將擴大自己地盤的道具加以有效的利用。一張桌子,或者某些特殊物品,都能達到宣示“地盤”的效果,也具有心理上的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