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我們來時的路,一路的泥濘,讓我學會成長,讓我們變的堅強;一路的艱辛,讓我學會勇敢有努力向往;一路的磨煉,讓我學會勇於麵對,堅持到底才有成功的希望。
失敗是讓我們認識自己,失敗是成功的前提。失敗不可怕,怕就怕失敗了我們不總結,不懂得失敗的原因;怕就怕失敗了我們就放棄,不敢再次嚐試。其實成功並不是那麼的遙遠,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在先前付出了比失敗人多很多的汗水,假如自己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多想一些,想遠一些,多考慮一些,考慮周到一些,不給失敗空間,那麼又何來失敗呢?失敗常有,不要因為失敗而沉淪才是最要緊的。
刀不磨不鋒利,人不磨不成器
古語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一個人要想獲得幸福,走向成功,就可能要忍受比別人更多的苦難和折磨。
你要知道,上帝在關閉一扇窗戶的時候,往往會向你大方的打開另外一扇門,不幸是不會永遠降臨在一個人身上的,所以當那些折磨屢屢發生在你身上的時候,你離成功已經不會太遠,隻要你用心堅持,最終上帝也會眷顧你的。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任何學習,都不如一個人在受到屈辱時學得迅速、深刻、持久,因為它能使人更深入地接觸實際和了解社會,使個人得到提升和鍛煉,從而為自己鋪就一條成功之路。
因而,換一種眼光來看,社會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所受的些許折磨,承受的各種苦難其實並不都是消極的,有些反而是一種促進人成長的積極因素。生命就是自我不斷蛻變的過程,惟有經曆和承受各種各樣的折磨,才能拓展生命的厚度。
成功者堅信折磨是人生的必修課,苦難是人生的大學,隻有通過這所大學考驗的學生才會將獲得成功和幸福。而失敗的人,往往在折磨的打擊下選擇了退縮,選擇了放棄,放棄自己堅持的理想和事業,最終成為碌碌無為的人。
曾經,有個生意人因運氣不佳而欠下一大筆債務,由於無力償還,他甚至產生了輕聲的念頭。苦悶至極的時候,有一天他獨自走到朋友的農莊,打算在那裏清靜和反思一下。
當時,正值秋天豐收的季節,田低裏飄出的瓜香吸引了他。有個守著田地的農夫看見他到來,便熱情地摘了幾個瓜果請他吃。不過,這個生意人心情依然不好,一點享用的心情也沒有,但是又無法拒絕這位農夫的好意,於是便吃了一個,並客氣地隨口讚美了幾句。
農夫聽到他的讚揚,心情非常喜悅,便開始滔滔不絕地向他訴說自己種植瓜果所付出的心血與辛苦:“四月播種,五月鋤草,六月除蟲,七月守護……”
聽得出來,他大半生的時間都在田地裏,與瓜秧相伴,流了不少汗水,也流過許多淚水。有一年,就在瓜苗出土時,便遭遇旱災,但為了讓瓜苗能夠成長起來,農夫每天來回挑水,磨得肩頭全是血泡也不覺辛苦。
又有一年,就在瓜地收獲前夕,正好一場冰雹來襲,徹底砸爛了還沒來得及采摘的瓜果,打碎了農夫的豐收夢;還有一年,當金黃花朵正開得茂盛時,一場洪水突如其來,讓這一切都泡湯了……
農夫堅強地說:“人和老天爺打交道,肯定是要吃些苦頭受些氣,但是隻要人能低下頭,咬緊牙管,挺一挺腰板,困難也就過去了。最後瓜果豐收之時,才是最令人快樂和感到成功的。”
最後,農夫指著纏繞樹身的藤蔓,對著境況不佳的生意人說:“你看這藤蔓雖然活得輕鬆,但它卻一輩子都無法抬頭!風一吹,它就彎,它不願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人生也是如此啊!”
農夫的這番話讓生意人翻然醒悟過來,他對老人連聲道謝,並在瓜棚下的桌子上放了瓜錢,便踏著堅毅的步履離開了農莊。
5 年之後,這個生意人重新崛起,並且成為一個大公司的老板。
生活中沒有一帆風順,隻要在折磨中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麵,你也可以在折磨中走向成功,成長為一名強大的成功者。
每一件折磨你的事,每一次經曆的困境,都可以成為你磨煉意誌,向上突破的機遇。好刀是磨出來的,寶劍是經過成百上千次捶打才能得到的,人也是這樣,如果沒有捶打和曆練,可能一輩子也就像藤蔓一樣,纏繞在別人身上,隨風搖擺,聽天由命。
所以,在生活中,當我們遭受批評、抱怨、挫折時,不要放棄,不要灰心,就把它們當做自己的“磨刀石”。更進一步地講,為了獲得更偉大的成功和榮譽,我們甚至應該做多一些折磨自己的事,如果你那樣做了,你會發現成功原來並不難!
每處傷疤都代表著成長
那些痛苦經曆如影隨形,讓你仿佛看到自己的身體被劃開一道長長的傷口,那些醜陋的傷口是你的恥辱,你隻是感受到疼痛,隻是感到絕望,卻不曾想到,你的身體還有自動複合的能力,傷口總有愈合的時候,而且當它愈合之後,你的直覺將會告訴你,下一次該如何繞開同樣的錯誤,避免產生同樣的痛苦。
傷口並不可怕,因為每一次的傷疤都會提醒你,這是你成長的代價。
我們都曾暗暗許願:希望人生之路能夠坦蕩無阻,希望得到細心體貼的關懷,希望一切煩惱和痛苦都遠離我們。然而,我們的願望沒有被滿足,我們仍然在紅塵中掙紮,生命中那些源於心靈的痛苦時時折磨著我們,讓我們不願意麵對,卻又無法逃避。
尼采曾說過:“極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後解放者,惟有此種痛苦,才強迫我們大徹大悟。”麵對生活中種種苦難的鞭策,麵對那些讓你痛不欲生的經曆,如果你就此放棄了,那麼,失敗者的頭銜將和你如影隨形,而如果你能夠從心靈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主動承受各種折磨帶給你的問題,認真審視痛苦的根源,那麼,你將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強大。
法國著名化學家維克多·格林尼亞年輕的時候,耽於玩樂,曾在一次宴會上遇見一個讓自己一見傾心的美麗姑娘,當他走過去跟這個心儀的女孩搭訕的時候,卻被高傲的姑娘冷漠地拒絕:“先生,請你站遠一點,我最討厭被花花公子擋住視線了。”
格林尼亞感到羞愧不止,這似乎成了他人生中的奇恥大辱,但姑娘說的沒錯,那個時候的他,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花花公子,隻是從來未曾有人如此輕慢他而已。
格林尼亞離開了家鄉,獨自一人到外地求學,他時刻牢記姑娘的諷刺,發誓擺脫花花公子的形象,他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刻苦學習,最終獲得了 1912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一個聞名世界的著名化學家。
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每個人都要獨自處理自己的傷口,沒有人會守在你的身邊隨時準備為你療傷。對此,你必須有清醒的認知,接受苦難的洗禮,並且做好獨自承擔的準備,才能為更美好、更豐富的人生積蓄能量。
塞涅卡曾說:“沒有誰比從未遇到過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為他從未有機會檢驗自己的能力。”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像茶杯裏的水一樣波瀾不驚,若是,這樣的人生未免太過單調無趣。我們總是在得到與失去的交替中,在渴求與放棄的轉變間,經曆著痛苦,同時也感受著快樂。
貝爾是一個父母早逝的孤兒,雖然吃了很多的苦,但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天性,當他好不容易憑借自己的努力擁有了一個小農場,然而持續的幹旱讓他再次受到破產的威脅,他像一頭憤怒的公牛,言辭激烈地質問上帝,為何不留條活路給他。
上帝微笑地回應他:“難道你想自殺嗎?”
貝爾憤怒地回答:“我不會自殺的,已經沒什麼能讓我感到害怕,你休想讓我結束生命。”
上帝仍然保持著微笑:“那你比他幸運多了。”上帝讓貝爾看到地獄裏正在受苦的另外一個人,“他一生幸運,但當他遇到你現在遇到的狀況時,自殺了。”
要知道,正是這些經曆,這些感受,豐富了我們的人生,而且,讓我們的性格趨於完善,在成長的過程中,讓我們學會了發現,懂得了珍惜,對於那些在心中化解不開的結,對於那些讓我們承受痛苦的人,淡淡一笑,學會欣賞,學會包容。
隻有灑脫地轉過身,才能發現新的風景。成長是一種痛,痛過才知道幸福的真相;成長是一種蛻變,經曆了磨難才能破繭而出。
在我們的一生之中,總會遇到一些不願去麵對的事情,給我們帶來身心疲憊的感受,讓我們像受傷的小袋鼠一樣,想要逃回母親溫暖的口袋裏。然而,能否在種種折磨和煎熬中挺過來,堅持原本的目標和理想,卻是你邁向成功人生的重要一步。
正視和接受失敗,是成熟者的做法
失敗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盡量避免失敗,盡量避免犯大錯誤尤其是戰略性的大錯誤而導致的失敗,但是,永遠不失敗的人是不存在的。
失敗一旦成為事實,最重要的是正視。不能正視錯誤和失敗,會使錯誤越來越大,失去改正錯誤、挽救失敗的時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導致無可挽回的敗局。既然失敗不可能完全避免,那麼,對待失敗最好的辦法是:正視和接受失敗,並從中找出原因,爭取下一次成功。
春是一位老實木訥的人,在他去參加一家銀行的職位招聘麵試前,很多人都覺得他肯定“沒戲”,誰知他竟在眾多的應試者中脫穎而出。春說,其實那位招聘麵試也談不上幸運,他隻是老老實實辦事,規規矩矩說話,緣於此才使他得到了公司的欣賞。
那次,和春一起參加麵試的還有許多人,個個都是躊躇滿誌的樣子。春心裏可一點底也沒有,他隻是剛從學校裏出來,並沒有多少為人處世的經驗和工作的經曆,春對此也不抱多大的希望,隻是抱著試試的心態。
麵試開始後,麵試的試題令眾多的應聘者感到意外。本以為會考驗麵試者綜合素質,可麵試的試題隻是叫應聘者點錢。其實,這是取自一檔娛樂節目的創意。主考官拿出厚厚的一疊紙幣,有 100 元的,有 10 元的,也有一元兩元的,而且淩亂地放在一起。主考官說,點幣是銀行員工應具備的基本業務素質,在點幣工作中還得回答考官的各種問題。而且,隻有把錢全部點對者才有進入下一輪麵試的機會。
麵試開始了,最先點錢的也是一位和春一樣剛從大學畢業的男孩。在男孩點錢的同時,主考官也問他有什麼業餘愛好等一些平常的問題。這男孩本來點得很快,似乎可以準確無誤地把錢全給點清,但後來卻是越來越緊張,最終點錯了。
下一位可能在別的銀行單位幹過,在點錢方麵是一位老手。可在主考官那些問題的幹擾下,他還是不可避免地出了錯。他也有些懊惱,不無好氣地說怎麼出了這樣一個整人的試題,主考官聽了,依舊隻是微笑著,揮手讓下一位應聘者繼續數錢。
其實,這是一個幹擾性的遊戲,在電視上的那個節目裏,也沒有人能在主持人的提問幹擾下將錢數對。春當然也不可避免地掉入了這個幹擾陷阱,他數出來的金額和正確金額也差了許多。不過,春隻是平靜地說:我失敗了,在幹擾下我不能做到一心兩用。
其後的麵試也沒有一個成功者。不過大家對這個測試的結果仿佛都不能接受,紛紛抱怨公司怎麼出了這麼怪的試題,要知道他們在業務上可都是一把好手。而有的甚至說公司這是故意設下的陷阱,其實招聘人員早已是內部定好的。對於這些話,主考官依舊是麵帶微笑,說他將宣布最終獲得這個崗位的人選。
名單宣布後,春都不敢相信這個人就是自己,全場一片嘩然。主考官解釋說,其實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這次麵試主要是考查一下你們對挫敗的態度,隻有一個能正視失敗能承認失敗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好員工。聽了解釋,全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春贏得這個崗位其實不是他的幸運,而是他對人生的態度。在人生中,我們渴望成功,我們當然不可避免地要麵對一係列的失敗和挫折。而失敗並不可怕,怕的是沒有一顆敢於承認失敗和正視失敗的心。隻有能承認失敗,進而從中汲取經驗,才能邁向成功的道路,這樣的員工才是公司真正渴望的人才,也是每個人應該完成的任務。
要想在失敗不可避免地到來之時盡早發現錯誤,並及時采取措施以停止損失,首先必須有承認失敗的勇氣,坦誠麵對和正視失敗。
真正傑出偉大的人從不替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大凡世界上偉大的企業家或政治家,大多數都能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麵對錯誤和失敗,拋棄所有的借口,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他們的共同特點。他們或及時采取措施改正錯誤,或另起爐灶,從頭再來,接受失敗,讓自己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過一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沒有常勝將軍,隻有堅韌的成功者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堅韌是什麼?就是你站起來的次數比倒下去的次數多一次。成功者是什麼?就是爬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這樣的一次,便成為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區別。
有一位父親很為他的兒子苦惱,都已經十六七歲了,卻一點男子漢的氣概都沒有。實在想不出辦法了,他去拜訪一位拳師,請求他幫助好好地把兒子訓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