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第1種方式 正確麵對溝通障礙(1)(2 / 3)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處到了這一步,與孩子的良好溝通也就無法進行了。當然,對孩子的正確教育也就無從談起了!

事例3:

另外一名中學男生說:“我媽媽是個女強人,真是很不容易,她又當爹來又當媽。不過,她總是想知道我的秘密,要不訪問我的老師,要不就問我的同學,就好像一個老偵探。有時候,我真想把她揍一頓!”

想把媽媽揍一頓固然是不對的,可難道不信任孩子就對嗎?代溝是有天然性的,因為年齡、性格、人生閱曆和時代背景迥異,就難免產生代溝。但是,與孩子更多更深的代溝卻是因為不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而人為挖掘而成的,比如對孩子的千篇一律的教育、對孩子的捕風捉影的懷疑、大事小事都讓孩子聽父母的、不懂家庭教育卻自以為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等。

事例4:

某教授有個13歲的兒子,因為平時忙於工作,教授疏忽了對他的教育。結果,兒子在網上認識了三個女孩並並與他們開始網戀。教授發現後,十分氣憤。於是,他嚴厲地製止了兒子的行為,並開始給兒子講一些與異性交往的方法。這位教授為了了解兒子的心思,以對他加強管理和教育,就偷看兒子的網絡聊天記錄,看了之後就更加氣憤。

從那以後,他對兒子感到失望至極,與兒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日益緊張。除了強硬地禁止兒子與那幾個女孩交往以外,他甚至都不知道應該怎樣與兒子交流了。

這位教授父親本應該在孩子青春期到來之初,就平等地與他探討異性交往的方法。可直到兒子與幾個女孩開始網戀時,他才采取措施,這是性教育的滯後;偷看兒子的聊天記錄,更是觀念的滯後;當他不知道應該怎樣與兒子說話時,就是交流方法的滯後。可見,父母在知識、觀念與教育方法等方麵與孩子成長和社會發展同步,才是有效消除代溝的關鍵。

事例5:

很多父母這樣抱怨:一天到晚,也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跟孩子說話,告訴他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時,他一副十分反感的神態,好像在抗議父母囉嗦。還有,孩子整天把自己關在屋裏,很少出來與我們聊聊天。真是不知道今天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心裏到底是怎麼想的。於是,一方麵是為了了解孩子,另一方麵也是擔心他心理方麵出問題,我們就把他的日記找出來看。

這也說明了社會普遍存在的代溝問題,比較普遍地反映了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交流難,觀念和思想等存在一定的隔閡。在孩子看來,父母的認識跟不上他的變化,理解不了她的心思,可能也接受不了父母的教育方法。而在父母看來,確實不知道到底該怎樣與孩子溝通,該怎樣教育孩子。

親子溝通小貼士

不可否認,代溝有種種現象。父母與孩子成長的時代不同,自然就會形成不同的愛好、習慣與思維。比起父母,孩子們更喜歡像流行音樂、動漫、網絡遊戲之類的新事物,而父母們卻守著自己的圈子,不理解孩子喜歡的東西,甚至還會不屑一顧。實際上,父母對孩子施以一種基於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基礎上的真愛,才能與孩子重建和諧的代際關係。

代溝是怎麼形成的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在10歲以前的一個年齡段,是非常崇拜父母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很好教育,他認為爸爸媽媽什麼都知道,都是大英雄,很偉大。

但是,在10歲到20歲時,就進入了另外一個年齡段,這個時期,孩子在心理上對父母會輕視,會瞧不起父母,而開始崇拜影視明星、體育明星了,認為爸爸媽媽每天都是嘮嘮叨叨,沒有什麼大的誌向,就知道發牢騷,自己成不了龍鳳,反而要求他成龍成鳳。

下一個年齡段,也就是20歲到30歲,這個時期又開始對父母有所理解。30歲到40歲時,有些愛父母。到了40歲之後,就到了經常回家看一看的年齡,這時才能真正重新審視父母,理解父母,原來父母真的不簡單,因為平平淡淡才是真,於是就會很好地對待父母了。

今天,很多十幾歲的孩子就處於一個從崇拜父母到看不上父母的年齡。實際上,也就是與父母之間產生了代溝。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當我7歲時,我感到父親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當我14歲時,我感到父親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當我21歲時,我忽然發現我父親還是很聰明的。”其實,父母和孩子生長在不同的時代,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下,往往就會有代溝。

但代溝是怎樣形成的呢?源於哪裏?為什麼不同時代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會不同呢?研究表明,以下幾點是直接導致代溝衝突產生的原因。

第一,父母教育的不均衡。

代溝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時代的發展與變遷,這會讓兩代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均衡,總是過度關懷孩子的生活與學習,而很少關注孩子的精神和情緒,這會導致不同的看法升級到父母與孩子水火不容!

作為父母,不應該隻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還應該關注他的精神和情緒變化。在某種程度上說,代溝是因為父母漠視孩子的情感變化而產生的。所以,父母隻有平衡地關注孩子生活、學習、精神和情緒,代溝才可能得到一定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