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第8種方式 讓孩子真正信服你(4)(2 / 2)

父母還應該了解一點,當孩子的朋友發現他事事都不能做主,就不再願意找他玩耍,不再接受他,這樣也有損於孩子社會性的發展。所以,除非迫切需要,也就是孩子的朋友提出的要求極不合理,需要當麵立即禁止,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避免當著他的朋友的麵進行,這樣孩子才會容易接受。當然,父母也不應該當著他人的麵揭孩子的“瘡疤”。否則,孩子損失的是麵子,而父母損失的則是影響力。

孩子交朋友,父母不能太功利,不要認為孩子的一切都必須圍繞著學習。孩子交朋友應該是廣泛的,目的也應該是多方麵的,隻要是正常朋友,他們在相處中各自都能有所收獲。作為父母,就應該尊重孩子的朋友圈。

親子溝通小貼士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如果父母忽視孩子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對他批評指責、甚至打罵,不注意給孩子留麵子,常在孩子的朋友麵前或外人麵前數落孩子,就會讓孩子在朋友麵前抬不起頭來。這樣,會大大刺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產生敵對和緊張情緒,甚至會引發悲劇。所以,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給他留點麵子,讓天真活潑的孩子始終與快樂相伴。

不當孩子的麵說別人不好

魏巍與同學們和朋友聚在一起時,總是喜歡談論別人,對別人評頭論足,說人家的壞話,有時候甚至會把他人貶得一無是處。魏巍用語尖酸刻薄,一點兒芝麻大的小事她也能滔滔不絕,沒完沒了地說呀說。

一天,魏巍的小姨碰巧聽到她正在亂說別人的壞話,於是就批評了她,可魏巍說別人壞話的毛病卻一直沒有改。直到有一天,小姨又批評魏巍,魏巍卻滿不在乎地說:“我媽媽也這樣,她也天天說別人的不好!”

小姨這才意識到,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呀!

可見,父母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麵說別人的壞話,如果父母當著孩子的麵議論別人的是非,誹謗或辱罵別人的話,就會對孩子將起到極壞的示範作用,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就會沾染上這種惡習,而且還會陷入打擊報複的情緒之中。

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語言衛生”,這是言行“為子師表”的一個重要方麵。因為孩子說的刻薄的話、壞話往往都是從父母那裏學來的。父母與別人發生矛盾時的態度與采用的方法,也會影響孩子以後對這類問題的處理方式。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的舉止。”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之大,因為在這些方麵,孩子學習的最主要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

所以,父母在與人相處時,一定也要注意友善,千萬不要任由自己的習氣,對他人大加貶低,說人家的壞話。父母不但不能當著孩子的麵說別人的壞話,就是自己與妻子或丈夫,甚至父母、朋友也不能說別人的壞話,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父母發現孩子有亂講別人壞話的毛病,一定要及時教育、引導、矯正,要讓孩子知道,他必須對自己的言語負責,亂講別人壞話是要付出代價的;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創造一個高雅健康的文化環境,自己首先不亂講別人壞話,要多以讚賞的眼光看待別人。

另外,作為父母,還要注意,不能對老師做否定的評價,更不能說老師的壞話。即使老師真的有什麼不妥的地方,父母也不應該當著孩子的麵責怪、責罵老師,應該找機會與老師當麵或電話溝通。

在孩子眼裏,老師是有威嚴的;在孩子麵前,父母應該做尊師的榜樣,如果父母隨意對老師做不好的評價,比如,說老師的水平太差,這樣就會直接影響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孩子也可能以此為借口,厭惡學習,消極應付,缺乏主動精神,對學習放棄努力。

父母要知道,孩子自主分析和判斷力還不成熟,父母對老師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對老師的評價與認同,個別學生之所以不尊重老師,甚至對老師進行誹謗和人身攻擊,往往就是承襲了父母的觀點。

當然,父母也不要輕信孩子的話,比如孩子說老師偏心,對他不好,這樣的觀點也許是孩子一時的誤會,也許是孩子不願意學習的借口,也許是其他同學對他不經意的傳達……父母千萬不能當真,更不能以此來否定老師,偏袒孩子。否則,就很可能助長孩子的壞毛病,或正好給孩子不努力學習的借口。所以,父母一定要耐心與孩子溝通,必要時,應該與老師溝通,不能任由孩子的情緒與習氣。

親子溝通小貼士

父母一定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高雅的語言文化環境,注意自己的語言,千萬不要隨意對別人評頭論足,更不能說別人的壞話,以免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